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4)石英晶体振荡器讲解

第5章(4)石英晶体振荡器讲解

5.6.12
1 则振荡频率ω为: 0 1 2Q tan YF
对式5.6.12全微分得:
0 Q YF 0 Q YF tan YF 1 2Q 0 0 1 0 tan YF 2Q 2 Q 2Q cos 2 YF YF

tan YF 1 时, 2Q




0

0
0

tan YF YF Q 2Q 2 2Q cos 2 YF
5.6.13
该式表明了 0、Q、YF 对频率稳定度影响的定量 关系,可以看出: (1) 0、Q、YF 均影响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2) 0 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最严重;
荡频率,可选的集中参数电容容量大,降低不稳定电容占回
路总电容量的比重。所以,为了提高频率稳定度,在无线电 设备中总是希望主振器工作在较低的频段,然后采用倍频的 方法达到规定的频率。另外一种方法是在满足起振的条件下
尽量减小回路与负载、有源器件之间的耦合,即采用部分接 入的方法。 ㈣. 提高回路的有效Q值。采用先进工艺提高线圈本身 的Q值。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
(4)石英晶体振荡器
5.7.1 5.7.2 石英振荡器的性能与等效电路 石英晶体振荡器
作业: P185
5.18
5.19
5.6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频率稳定度是振荡器非常重要的电气指标之一。例如电
子钟时钟频率不稳,直接影响计时的精度;FM广播如FM发射
频率非常稳定,就可实现自动播音,取代有线广播。 5.6.1 频率准确度和频率稳定度 评价振荡频率的主要指标是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 频率准确度表明实际工作频率偏离标称频率的程度。它
Y Z F 0 0 Z
5.6.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从式5.6.10可知提高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一般规律: (1) 要小。要尽量减小外界不稳定因素α的变化,最主要 的是减小振荡回路固有频率 (2) 分子
Y Z F
二、频率稳定度分析
1 rG 1(变压器耦合),振荡器的 根据式5.4.6 LC
ω主要取决于回路的L、C,当然也与晶体管的参数(G∑) 有关。从相位平衡条件可知,电路中任何一个相角发生变化 都会使振荡频率产生变化,而使振荡器重新平衡在某一新的
频率上。例如温度、湿度、电源电压、负载等的变化以及机
其振荡的幅度、频率(相角)不随时间而变化。即使有变化, 希望它尽快地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 不稳定因素也会破坏相位平衡条件。如电流电压的波动 或者工作点的变化会使晶体管Yfe的相角φ fe发生变化。相角 的变化必然会引起频率的变化。因为 d
二种可能情况: 1、外因使 0 ,表示反馈电压 uf超前原先的输入电压 ui ,相当于提高了回路的补充能量,使频率提高 0 ; 2、外因使 0 ,表示反馈电压 uf滞后原先的输入电压 ui ,相当于减小了回路的补充能量,使频率下降 0 ; 不论上述哪种情况,频 率随相位的变化趋势是: 0
tan YF (3) △Q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要考虑到系数 ,Q越高, 2Q 2
(4)
YF 越小,△Q的影响越弱; 1 YF 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要考虑到系数 2Q cos
YF 越小,则 YF 的影响越弱。 越高,
2
YF
,Q
结论:要提高频率稳定度,首先要提高回路的标准性。 所谓回路的标准性就是指回路在外界因素变化时保持其固有 谐振频率不变的能力。| | 越小标准性越高。此外,要求Q 值要高,YF 要小。
F 为反馈网络相移。
Y Z F
当 |
5.6.8
Y Z F Z || |, | || |时 Z
Z 0
因此,相位的稳定条件为
由此可见,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是靠并联回路 的相频特性来保证的。回路的品质因数Q值越高,这 种稳频能力越强。
谐回路锁定装置。
(2)温度:将主要元器件放在恒温槽中。合理选择回路元 件的材料,如选用膨胀系数小的金属材料和介质材料。采用 正负温度补偿。也可用热敏电阻稳定偏置。 (3)湿度和大气压力:将振荡器和主要元件密封,还可选
用吸潮性较小的介质和绝缘材料。
(4)电源电压:采用性能好的稳压电源,振荡器单独供电。 (5)周围电磁场的影响:采用电磁屏蔽措施。 (6)负载变化:加缓冲级(跟随器)。 (7)老化:预先对元器件进行老化处理。
0
1 LC
的变化量
越小越好,在外界因素α变化时,
、 、 Y、Z、F 的变化量尽量小。或者设法使 三个量
Y Z F
不完全同号,相互抵消。 (3) 分母
Z
越大越好。即要求并联谐振回路相频特性的斜
率要大,在较小斜率增量作用下,能产生足够的相位来补偿 外因所引起的 Y、F 的相移。 由并联振荡回路的相频特性可知,Q越高,ω越接近ω0 相频特性就越大。因此应尽量提高Q值,减小 Z 相角。 以上研究了提高频率稳定度的原则性措施,为了将上述
频率稳定度表示。
| f f o |max fo
5.6.3
时间间隔
频率稳定度按时间间隔分为:
长期频率稳定度——数月或一年内的相对频率准确度; 短期频率稳定度——一天内的相对频率稳定度;
瞬时频率稳定度——秒或毫秒内的相对频率稳定度。
频率稳定度数据处理方法有: 1.均方根值表示法:它是用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测得的各频 率准确度与其平均值的偏差的均方根值来表征的。即
械振动的影响都有可能引起回路元件参数(L、C、Q等)。有
Z 、 F 发生变化,而使ω发生变化。 源器件参量和相角 Y 、
令α代表外界不稳定因素,由于振荡器各相角都是外界不稳 定因素α和频率的函数。所以相位平衡条件可以写成:
, Y , Z , F , A , F , 0
dt
为了使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稳定,必须使得频率变化 时产生相反方向的相位变化,以补偿外因引起的相位变化。
因此,相位平衡的稳定条件是:

而振荡器的相移:
0
g
5.6.6
A F Y Z F
5.6.7
Z 为回路相移, Y 为晶体管正向传输导纳相移,, 式中,
电感线圈。其特点是损耗小且温度膨胀系数小,吸水性小。
高质量的电容则采用膨胀系数小的金属(如殷钢)作极片的
空气电容或云母电容器。还可以采用温度补偿的方法。 ㈡. 减小分布电容和引线电感。引线尽可能短,且应有 足够的机械强度,各引线和元器件的连接和安装尽可能牢 靠。 ㈢. 减小不稳定电容对回路标准性的影响,即减小不稳 定电容在回路中所占的比重。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振
Y Z F Y Z F F 对频率变化的敏感性远小于Z 对频率变化的 由于 Y 、
因而
敏感性,即
Z Y F
又ω≈ω0则上式可近似写成
C L 即 0 1
0
5.6.14
2 C
L
式中负号表示L或C增加时,ω0降低。可见谐振频率相
对变化量的L和C的相对变化量之和成正比。因此,提高回路
的标准性,也就是当外界因素变化时,减小L和C的相对变化 量。 ㈠. 采用高质量的回路元件 目前使用较广的是在高频陶瓷上用烧渗银的方法制成的
Y 及其变化量 (2) 减小相角 F、
㈠. Y 是平均正向传输导纳的相角,它主要由以下两个
原因产生:一是载流子在基区渡越时间的影响。二是高次谐
波的影响。前者可选用fT高的晶体管,使Y减小,通常选 fT=10f 。后者,主要是因为回路的Q值有限,高次谐波在回 路上总有一定的压降,使得回路电压uC不是理想的正弦波而
措施具体化,下面讨论振荡频率与电路参量之间的关系。
并联谐振回路的相频特性为:
由相位平衡条件: Z 得
Z arctan arctan 2Q 0
5.6.11

Y F Z YF 0 arctan 2Q YF 0 0 0 2Q 2Q( 1) tan YF 0 0
(长期频率稳定度)
2
n
1 f n i 1 fo
n
f f o

5.6.4
f 1 n f lim 式中,n为测量次数, f o n n i 1 fo
为n个测量数据的平均值。 i
可以分为绝对频率准确度和相对频率准确度。 定义:绝对频率准确度 f f f o
相对频率准确度
f fo f fo fo
5.6.1 5.6.2
式中,f为实际工作频率,fo为标称频率。 频率稳定度:是在指定时间间隔内频率准确度变化的最
大值。也分为绝对频率稳定度和相对频率稳定度。常用相对

5.6.3 提高频率稳定度的措施
要提高频率稳定度可采取如下两方面的措施:1.减小
YF 的影响,即为外界因 △α ;2.减小外界因素对ω 0、Q、
素变化时,设法使△ω 0、△Q、△YF 尽可能小。 1. 减小外界因素变化△α的措施
影响振荡频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机械振动,环境温度
的变化、湿度及大气压力的变化、电源电压的变化、周围电 磁场的影响、负载不稳定等。 (1)机械振动:回路线圈、电容应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底板和屏蔽罩必须结实。元器件焊接牢固。加防震措施和调
到满足,则
,
5.6.9
当α 变化时,ω 也相应变化,只要相位平衡条件重新得
, 0
对式5.6.9全微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