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生物化学》期末复习指导

《医学生物化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3年春期开放教育(专科)《医学生物化学》期末复习指导2013年6月修订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医学生物化学》是药学、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选修基础课,它是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本质,即研究生物体(人体)的化学组成及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考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分子的结构与生理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生物体重要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生理意义、调节以及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基因信息传递和基本过程,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各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它们在医学上的意义。

2.考核方式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开放教育专科护理学、药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周爱儒、黄如彬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第2版)。

与之配套使用的有《医用生物化学学习指导》一书。

4.命题依据该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医用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要求对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做到融会贯通。

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生物体重要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生理意义、调节以及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基因信息传递和基本过程,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各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它们在医学上的意义。

6.考题类型及比重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15%)、选择题(40%)、名词解释(25%)、问答题(20%)。

一、填空题1.人体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为_氨基酸___、除_甘氨酸外___,均属于__L—a---氨基酸___。

根据氨基酸侧链的R基团的结构和性质不同,可分为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不带电荷的极性氨基酸、_酸性氨基酸、__碱性氨基酸_四类。

2.蛋白质分子表面的_电荷层_____和__水化膜____使蛋白质不易聚集,稳定地分散在水溶液中。

3.__肽键________是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基本结构键。

4.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单核苷酸__,它们之间是通__3,5_---磷酸二酯键_____链相连接的。

5.写出下列核苷酸的中文名称:ATP__三磷酸腺苷__和dCDP_脱氧二磷酸胞苷______。

6.结合蛋白质酶类是由__酶蛋白__和__辅助因子____相结合才有活性。

7.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时,对Vm的影响__不变_____,对Km影响_是增加_____。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是因为它可以引起酶的___不可逆____抑制作用。

8.米氏方程是说明___底物浓度___和__反应速度__之间的关系,Km的定义__当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的1/2时的底物的浓度___________。

9.FAD含维生素B2_____,NAD+含维生素____PP________。

11.糖酵解途径的限速酶是___己糖激酶_、__6—磷酸果糖激酶___和_丙酮酸激酶__。

12.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是__生成磷酸核糖__和__NADPH+H_。

13.糖酵解的主要产物是乳酸___。

14.糖异生过程中所需能量由高能磷酸化合物_ATP__和__GTP__供给。

15.三羧酸循环过程的限速酶_柠檬酸合酶__、_异柠檬酸脱氢酶、_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16.糖酵解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_乳酸__的过程,成熟的_红细胞__靠糖酵解获得能量。

17.乳糜微粒(CM)在__小肠粘膜细胞__合成,其主要功能是_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____。

极低密度脂蛋白在__肝脏_合成。

18.饱和脂酰CoAβ—氧化主要经过脱氢、_ 加水__、__再脱氢___、__硫解___四步反应。

19.酮体是由__乙酰乙酸___、__2---_羟基丁酸____、__丙酮_____三者的总称。

20.联合脱氨基作用主要在__肝____、_肾__、__脑___等组织中进行。

21.氨在血液中主要是以__谷氨酰胺__和__丙氨酸_____的形式被运输的。

22.ATP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用物水平磷_酸化____,另一种_氧化磷酸化____。

23.线粒体外NADH的转运至线粒体内的方式有_苹果酸-天冬氨酸_和_a_---磷酸甘油___。

24.携带一碳单位的主要载体是_四氢叶酸__,一碳单位的主要功用是_合成核苷酸等______。

25.脂肪酸的合成在__肝脏______进行,合成原料中碳源是_乙酰CoA__;供氢体是_NADPH+H_,它主要来自_磷酸戊糖途径____。

26.苯丙酮酸尿症患者体内缺乏__苯丙氨酸氧化_酶,而白化病患者是体内缺乏_酪氨酸____酶。

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是_胰岛素___。

27.某些药物具有抗肿瘤作用是因为这些药物结构与酶相似,其中氨甲嘌呤(MTX)与__叶酸____结构相似,氮杂丝氨酸与__谷氨酰胺____结构相似。

28.核苷酸抗代谢物中,常见的嘌呤类似物有__6—MP______,常见的嘧啶类似物有__5—FU______。

29.在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中重要的调节酶是_磷酸核糖焦磷酸激_酶和_磷酸核糖氨基酸转移__酶。

30.生物体物质代谢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酶调节___、__激素调节__、_整体水平调节___。

31.化学修饰最常见的方式是磷酸化和___脱磷酸化_____。

33.DNA合成的原料是__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__,复制中需要的引物是_RNA______。

34.“转录”是指DNA指导合成__RNA_______的过程;“翻译”是指由RNA指导合成__蛋白质___的过程。

35.在体内DNA的双链中,只有一条链可以转录生成RNA,此链称为__模板链______。

另一条链无转录功能,称为__编码链______。

36.阅读mRNA密码子的方向是___5----3_________,多肽合成的方向是___C端---N端___。

37.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携带转运氨基酸的核酸是_tRNA___,决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核酸是_mRNA__。

38.多细胞真核生物调节基因表达是为调节代谢,适应环境、维持__生长、发育与分化____。

39.对环境信息应答时,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的现象称为__阻遏______,引起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的信号分子称__阻遏剂___。

40.肝脏是通过___肝糖原合成__、___肝糖原分解__与___糖异生__调节血糖水平以保持血糖浓度恒定。

41.肝脏生物转化作用的特点是_多样化____和_连续性___,同时还有解毒和致毒的双重性。

42.胆汁酸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作为脂肪的__乳化剂____,可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抑制__胆固醇____结石的形成;对__胆固醇_____代谢具有调控作用。

43.红细胞获得能量的唯一途径是_糖酵解_,此途径还存在侧支循环_2,3-二磷酸甘油酸支路。

44.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由_血红素____和__珠蛋白____组成。

45.作为血红素合成原料的氨基酸是_甘氨酸__。

46.使血钙升高的激素是_甲状旁腺素_____,使血钙降低的激素是_降钙素____。

47.钙的吸收主要在_小肠____进行,决定钙吸收的最主要因素是__维生素D___。

48.正常血液PH应维持_7.35------7.45之间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关于蛋白质等电点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 )A.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于7.0时溶液的pH值B.等电点时蛋白质变性沉淀C.在等电点处,蛋白质的稳定性增加D.在等电点处,蛋白质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E.蛋白质分子呈正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值2.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D )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C.肽键的断裂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E.蛋白质的水解3.蛋白质变性会出现下列哪种现象( B )A.分子量改变B.溶解度降低C.粘度下降D.不对称程度降低E.无双缩脲反应4.蛋白质分子中维持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A )A.肽键B.二硫键C.酯键D.氢键E.疏水键5.关于肽键与肽,正确的是(A )A.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B.是核酸分子中的基本结构键C.含三个肽键的肽称为三肽D.多肽经水解下来的氨基酸称氨基酸残基E.蛋白质的肽键也称为寡肽链6.DNA水解后可得下列哪组产物(A )A.磷酸核苷B.核糖C.腺嘌呤、尿嘧啶D.胞嘧啶、尿嘧啶E.胞嘧啶、胸腺嘧啶7.DNA分子中的碱基组成是( A )A.A+C=G+T B.T=G C.A=C D.C+G=A+T E.A=G8.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连接的方式是( C )A.2′,3′磷酸二酯键B.2′,5′磷酸二酯键C.3′,5′磷酸二酯键D.肽键E.糖苷键9.大部分真核细胞mRNA的3`—末端都具有(C )A.多聚A B.多聚U C.多聚T D.多聚C E.多聚G10.关于tRNA的叙述哪一项错误的(D )A.tRNA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形B.tRNA分子中含有稀有碱基C.tRNA二级结构有二氢尿嘧啶环D.反密码环上有CCA三个碱基组成反密码子E.tRNA分子中有一个额外环11.影响Tm值的因素有( B )。

A.核酸分子长短与Tm值大小成正比B.DNA分子中G、C对含量高,则Tm值增高C.溶液离子强度低,则Tm值增高D.DNA中A、T对含量高,则Tm值增高E.溶液的酸度12.DNA分子杂交的基础是(A )A.DNA变性后在一定条件下可复性B.DNA 的黏度大C.不同来源的DNA链中某些区域不能建立碱基配对D.DNA变性双链解开后,不能重新缔合E.DNA的刚性和柔性13.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C )A.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蛋白质都有催化活性B.体内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质大多数是核酸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D.酶能加速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E.酶都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14.Km值与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关系是( A )A.K m值越小,亲和力越大B.Km值越大,亲和力越大C.Km值大小与亲和力无关D.Km值越小,亲和力越小E.以上都是错误的15.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具有的特性为( E )A.Km¯,Vm­ B.Km不变,Vm­C.Km­,Vm­ D.Vm¯,Km¯ E.Vm不变,Km­16.共价修饰的主要方式是( D )A.乙酰化与脱乙酰化B.甲基化与脱甲基化C.腺苷化与脱腺苷化D.磷酸化与脱磷酸化E.疏基氧化型与还原型的互变17.同工酶的正确描述为(C )A.催化功能不同,理化、免疫学性质相同B.催化功能、理化性质相同C.同一种属一种酶的同工酶Km值不同D.同工酶无器官特异性E.同工酶是由相同基因编码的多肽链18.下列哪组动力学常数变化属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A )A.Km增加,Vmax不变B.Km降低,Vmax不变C.Km不变,Vmax增加D.Km不变,Vmax降低E.Km降低,Vmax降低19.酶原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 B )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C.酶原是一般蛋白质D.缺乏辅酶或辅基E.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20.磺胺药的抑菌作用属于(B )A.不可逆抑制B.竞争性抑制C.非竞争性抑制D.反竞争性抑制E.抑制强弱不取决于底物与抑制剂浓度的相对比例21.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C )A.酶的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是维持酶空间构象所必需B.酶原激活是形成酶的活性中心过程C.酶的活性中心是由一级结构上相互邻近的基团组成的D.当底物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构象改变E.由必需基团组成的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区域是非竞争性抑制剂结合的区域22.不含B族维生素的辅酶是( D )A.CoA B.FAD C.NAD+D.CoQ E.NADP+23.维生素B12可导致(D )A.口角炎B.佝偻病C.脚气病D.恶性贫血E.坏血病24.哪种维生素既氨基酸转氨酶的辅酶又是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 C )A.生物素B.硫辛酸C.维生素B6D.维生素PP E.维生素B12 25.下列维生素中哪一种不是脂溶性维生素(E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K D.维生素E E.维生素C26.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 C )A.肌肉组织是贮存葡萄糖的器官B.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磷酸激酶C.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一6一磷酸酶D.肌肉组织缺乏磷酸化酶E.肌糖原酵解的产物为乳酸27.6-磷酸果糖激酶-1最强的变构激活剂是( D )A.AMP B.ADP C.ATP D.2,6一二磷酸果糖E.1,6一二磷酸果糖28.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限速酶是( E )A.柠檬酸脱氢酶 B.柠檬酸合酶 C.苹果酸脱氢酶、 D.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E.异柠檬酸脱氢酶29.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催化作用的是( E )A.丙酮酸激酶B.丙酮酸羧化酶C.果糖二磷酸酶D.已糖激酶E.3一磷酸甘油醛脱氢酶30.有关糖的无氧酵解过程可以认为(A )A.终产物是乳酸B.催化反应的酶系存在于胞液和线粒体中C.通过氧化磷酸化生成ATP D.不消耗ATP,同时通过底物磷酸化产生ATP E.反应都是可逆的31.三羧酸循环最重要的生理意义,在于它( C )A.使糖、脂肪、氨基酸彻底氧化,通过呼吸链产生能量供抗体之需 B.作为糖、脂肪、氨基酸互变机构C.作为糖、脂肪、氨基酸各代谢途径的联络枢纽 D.消除代谢产生的乙酸CoA,以防在体内堆积E.产生CO2供机体生物合成需要32.一分子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CO2和能量时( 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