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活与哲学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共40张PPT)
生活与哲学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共40张PPT)
核心突破
1.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 (1)内容的客观性。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 识。无论是深刻的意识还是肤浅的意识,都是人脑对 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 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2)形式的主观性。 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意识是由知识、情感、意 志等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 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 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等的差异,会 产生不同的反映; 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 象,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还可能是 对现实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教材框架结构:
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作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本课重点掌握:
1.意识的起源和生理基础。 2.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3.意识的本质和物质决定意识的含义。 4.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及表现。 5.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 求。 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7.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从发,实事求是? 8.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核心突破
正确把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 系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 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要 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 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程度, 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的积极效果的 程度。
意识的作用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 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 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要求 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 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 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 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 为的思想。
意识的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 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注意: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二重性。正确的意识对客 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 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核心突破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具有目的性
意
识
活
具有自觉选择性
动
具有主动创造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 抱有一定的目的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 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 么就反映什么,意识反映的选择性
源于实践活动的需要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 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 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
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 高,正确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加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 制作用
核心突破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 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 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 作用。 (2)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 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我们 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 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核心突破
2.全面把握物质决定意识 (1)从时间上看,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 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2)从性质上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统一于物质,意识依赖 于物质。 (3)从地位上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 于物质。
核心突破
特别注意
人工智能≠人的意识
(1)两者的活动机制不同。人脑以人的生命机体活动为基 础,思维是复杂的精神活动,而人工智能是物的装置, 其过程也是机械的物理运动过程。 (2)意识有社会性,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3)意识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人工智能接受人的指令工作, 没有主动性、创造性。 (4)人工智能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是人事先设定的程 序过程,而人的意识除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有情 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
意识的本质
1.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结论: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 (1)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 生理基础。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注意:人脑≠大脑;机能≠源泉。
意识的本质
3.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1)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注意: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不管是正确 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 反映。 4.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 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核心突破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从深度看
人能够
意
能动地
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认识世 界
从跨度看
的
能
从进程看
动
作 用
人能够 从意识与客 能动地 观世界的关系看
改造世
界
从意识与人自 身的关系看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 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不仅能“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 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核心突破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 反映
物质
决 定
能 动 作
用
意识
人能够能动地 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 改造世界
意识的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必须尊重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 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3)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 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