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共合作国民党正面战场

国共合作国民党正面战场


2. 太原会战
• 11 8
正太 敌 军党 不 首 千在 加 会 太 日 淞
规原 二 ,军 可 次 余平 会 战 原 军 沪
战失 万 激队 战 大 人型 战 。 。 侵 会
争守 余 战在 胜 捷 ,关 。 八 国 入 战
基后 人 达山 ” , 取伏 八 路 民 山 期
本, 。 半西 的 打 得击 路 军 政 西 间
•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 模会战。如淞沪战役、晋北忻口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 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
•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 3个月灭 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 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 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总结
• 中国军民以重大牺牲换来了国际尊重,美 英等国先后放弃了租界和其它在华特权, 中国基本取得了国际关系中的平等地位, 终止了晚清以来的屈辱状况。
• 8年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举行过22次重 大战役,歼灭日军100余万,国民党军队伤 亡321万。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曾经 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勇作战,不怕流血 牺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切 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爱国官兵,都为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都是值 得全民族尊敬与纪念的。
国共合作联合抗日
正面战场
• 6
• 15
• •
的江空场前几淞 事是 着中 终在一
血水,,惨场沪 家战 强国个 于被头
光,血笑烈大、 频, 大军月 一啮通
。敛色卧。会忻 频是 的队战 声噬体
住的九中战口 亮和 日以略 怒欺创
了大泉国交、 相? 本血防 吼凌伤
日地。军织徐 ,政 侵、御 ,了的
军,血人博州
, 攻 势 凶
百 余 万 ,
余 万 , 中
, 日 军 投
南 、 湖 北
场 遍 及 安
牲 最 大 的
力 最 多 、
战 防 御 阶
月 的 武
。。
• “国民党政府对日作战 是比较努力的。”
• ——毛泽东
四大会战具有 重大意义
• 它挫敌凶顽之气焰,遏敌逼人 之锋芒,使其速战速决、三个
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化为泡影。
4. 武汉会战
• 1938 6 10 10 25
动 猛历国入等徽一战段汉
撤月的时配兵省、次线中会
离 日四置力。江战最国战年
汉 口 ,
日 , 中
军 遭 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个 多 月
兵 力 一
达 四 十
会 战 中
西 、 河
役 。 战
长 、 牺
投 入 兵
, 是 抗
月 至
会 战 结 束
国 守 军 主
重 大 消 耗
• (一)抗战初期阶段的正面战场
• (二)抗战相持与反攻阶段的正面 战场
• 1937年7月,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 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国的抗日战争 由此开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 战,虽然有许多失误, 即国民党存在侥 幸心理,企图依靠国联,从而执行片 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作战,加上国 民党军队思想混乱,派系林立等因素, 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但 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 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
此后,侵华日军日益深陷中国
战场的泥潭不能自拔,直至最
后葬身于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 的汪洋大海之中。
•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协同作战, 显 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 必
胜信念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 存能力, 使国际社会刮目相 看,
赢得了美、苏的航空支援及太平洋 战争爆发之后美、苏、英更大规模 的宝贵支持,更为 结成国际反法
1. 淞沪会战
•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占领北平、天津。日 本军部决定:向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发动 攻击,速战速决,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 国。1937年8月13日,日本企图在十天内 “为制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南京最 重要”的目标,在上海发动了军事进攻, 史称“八•一三”事变。因战争是在上海及 其周围地区进行的,所以又称“凇沪会 战”。会战历时三个月,日军动用了海陆 空二十余万人,在付出伤亡六万多人的代 价后,于11月12日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 束。
“血色战杀、
太色的死,武
阳的天沙空汉


纵治 横家 捭、 阖军 。
略以 军肉 。阻

大 血 战 ,
蓦 然 惊 醒 。
年 之 后 ,
大 睡 狮 ,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 的四大会战
•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 旨在灭亡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日本 侵略野心的极度膨胀,不但极大地损 害了英美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更危 及到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中国的统治。 为此,从1937年8月到1938年10月间,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四次 规模较大的会战,以抗击日军的侵略。
西斯同盟、直至打败法西斯阵营奠 定了基础。
•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御侮之战,一 场卫国战争。经过八年血与火的洗 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近百年来 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 利。作为抗战主战场的国民党正面 战场在抗战时期究竟发挥了多大的 作用,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多大的 贡献,我们该如何评价抗战时期国 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呢?
•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 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 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 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 必胜的信念;
• 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 上的影响力;
• 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 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侵华方针 的改变,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采取消极对 敌,避战观战,消极抗日的态度,确定了 “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反动方针, 建立了“防共委员会”。蒋介石则运用一 切办法尽力限制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 此后将大量军队用于对付中共军队相继掀 起三次反共高潮,限制全国抗日民主力量。 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基本上都是起消极作用 的。由于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方 针,正面战场形势严重恶化,以至于出现 豫湘桂战役这样的大溃败。正面战场的地 位逐步下降到次要位置。
结华 月忻神破抗日军开府,,
束北 月 之口 话 了 战军 一 赴 组 企 在

战 场 的
日 ,
久 ,

阻 击 日
。 国 民
“ 皇 军
以 来 的
, 歼 敌
一 五 师
山 西 参
织 太 原
图 夺 取
华 北 ,
3. 徐州会战
• 这是抗战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会战, 从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历时五 个多月,双方都投入了数十万兵力,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消灭日军 一万余人。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 胜利,重创日军精锐部队矶谷师团, 并击退从临沂赶来增援的板垣师团一 部。虽然中国官兵在战斗中表现出同 仇敌忾、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但终 未能阻止装备精良的日军的疯狂攻势。 1938年5月,徐州失守,会战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