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英语阅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

高中生英语阅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

高中生英语阅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
【内容摘要】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影响学生阅读水平的几个因素。

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阅读选材策略合作自主性
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它是人们获取信息,进行学习或娱乐的最基本途径。

在国内外各种语言测试中,阅读所占的比例很大。

阅读能力的高低是检验学习者语言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

如CET、TOEFL、PETS等。

然而尽管当前国内外学者对阅读教学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但无论是教师的努力还是学生的大量阅读练习都收效甚微。

笔者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阅读仍然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

鉴于此现象,本人所在的高二年级英语教研组自2003年九月参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实验项目,使用了《高中英语学习评价手册》(以下简称评价手册)编写组编写的阅读手册。

希望多维、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至今已完成高一(上、下),高二(上)共三册。

经过一年半的实验,本人意在进行一个阶段性总结。

并通过调查试图发现在阅读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使用此书的总体反馈,以此希望来探讨影响高中生有效地提高阅读水平的各种因素。

同时,借助调查结果来更好地指导本人下一阶段的实验工作。

一、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本人执教的高二(6)班(理科)61人.(注:由于学校办学机制,原来班上成绩拔尖的学生已被滚动到实验班。

又从别的班进了一些学生。

因此本班的英语成绩突出的人较少,一般的人居多。

)
2.调查手段:
采用问卷调查法。

问卷由14个问题组成。

其中第4、5、6、8小题可多选。

这些问题大体可分为四个方面:阅读自主性、选材及题型设计、阅读策略、以及该调查所反映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阅读自主性
英语教学自从在中学开展以来,由于语言学习环境的制约,主要教学形式为课堂教学。

英语学习只是单一的知识与文化追求。

这潜在地对学生的外语学习过程的促进作用作了极大的制约。

整体而言,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整体性动机也不十分明确。

或者说,学生对英语学习多元化的语用目的还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英语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事实上,学习动机对于学习活动的开展十分重要。

JeremyHarmer这样解释动机:“Motivationissomekindofinternaldrivethatencouragessomebodytopursueacourseofaction.”(Jere myHarmer,l983)学习动机可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影响内在动机的因素包括身体条件、教师的教学方法及人格魅力和成功等。

而影响外在动机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对目的语即英语的态度。

而从本人进行的问卷调查可以明显看出:当被问及“你对阅读是否有兴趣”时,78.7%的学生的回答是“一般”,甚至有16.4%的学生对此不怎么感兴趣。

在回答“除了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外,还会找其他的材料进行阅读吗?”这个问题时,47.5%的学生选择了“不会”。

这说明仍有近半的学生阅读主动性、自主性不够。

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综合性动机对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自主性至关重要。

而如何在日常教学中体现这种认识也是笔者一直关心的一点。

令笔者稍感欣慰的是,虽然学生没有较强的阅读兴趣,但每周仍有65.6%的人进行二至三次的自行阅读。

尽管这只是学生的工具性动机(学好英语是进入理想大学的必备条件)的一种体现。

2.阅读的选材及题型设计
在英语教学中,需要考虑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材料的选择。

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应该
是authentic还是non-authentic,历来是争论的焦点。

本人认为,材料的内容首先必须符合学生的兴趣。

从调查结果看出,学生对故事型题材最感兴趣(47%),其次为科普文章(29.5%)、社会文化类(29.5%)。

这个结果和学生对第10小题的回答结果一致。

学生对评价手册阅读材料的选择基本满意。

61.4%的学生认为材料很接近生活,符合实际需要。

这表明阅读者的兴趣与材料的选择有密切的关系。

尽管不同的阅读者有各自的习惯和倾向,但仍呈现一定程度的一致。

而根据兴趣自我选择的阅读效果最为理想(束定芳、庄智象,1996)。

笔者在教学中也发现,以时间顺序组织的叙述文字以及单向推叙的描绘文字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记忆。

因此,阅读材料编写者应充分选择不同的话语结构,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兴趣,对练习的设计加以改进(束定芳、庄智象,l996)。

其次,材料的真实性不可缺少。

但有些真实材料因词汇、习惯用法等具体原因,会给学生阅读带来较大难度,不利于他们顺利而有效地进行阅读活动。

久之,甚至会极大地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阅读材料至少要做到simulated-authentic。

既在真实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

研究表明,难度适当的材料对提高阅读最为有利。

从这个角度来说,评价手册做到了这点。

有80.3%的学生认为该书阅读材料的难度适中。

JeremyHarmer在HowtoTeachEnglish一书中提到几个指导阅读教学的原则。

其中有几点值得思考。

他认为,在阅读训练中应该鼓励学生不仅要对语言本身,而且,也是更重要的是对材料内容做出反应。

同时他也认为,对于所涉及的主题,应当设计出相应的任务。

问卷结果显示,学生除了对评价手册的选材及难度持肯定态度外,对本书的题型设计也基本认可(65.3%认为“新颖”,30.3%认为“一般”)。

而在目前国内大多数的语言测试中,阅读理解的题型设计大致相同。

即在每篇短文后设置几个问题,每个问题后提供四个选项。

目的是检测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但从实践中看出,所给选择的项目具有较强的个人主观色彩。

同时,给了学生盲目猜中的比率。

这削弱了测试本身所要求的可信度。

而评价手册中多样化的题型设计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它不再是单一的客观选择题的组合,而是融选择、正误判断、简答等于一体,全面考察学生逻辑思维及分析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并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学会用不同方式处理不同的工作项目。

本书练习中的writingtask及project为学生设计了真实的写作任务和语境。

特别突出了阅读后续活动(follow-upactivities)的重要性,再次强调了语言学习中的语用目的。

换句话说,本书很好地体现了写作与阅读的关系。

可以说,写作是阅读的进一步深入,阅读又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两者相互作用。

然而,不得不指出的是,本次调查最后一个问题的结果却表明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点,只有44.3%的学生认为阅读与写作有非常大的关系,甚至有11.5%的学生认为两者毫无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