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


一、作家作品
1、孔子及《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 始人,世人尊称“圣人”。 •《论语》:论(lún)是议论之意,语是答述之意。 此书是孔子的再传弟子辑录孔子及其学生的语录, 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孟子》、《大学》、《中庸》 合称为《四书》,后被作为科举考试的儒家经典。
二、熟读课文,排查生词字
不亦说乎 yuè 不亦乐乎 lè 知其所亡 wú 不愠 yù n 好学 hà o 罔 wǎng 殆 dà i 锲 qiè 镂 lò u
三、解释词语, 翻译句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按一定时间 通“悦”,高兴,愉快.
孔子说:“学过了,按一定时间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你对古文了解什么? 怎样学习古文?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在《巴黎宣言》中指出:“如果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 从2500年前的孔老夫子那里汲取 智慧!”
学法指导——多圈点
例举几种圈点批注的符号:
(1)重点字词用“•”; (2)通假字用“□”; (3)一词多义用“△”; (4)古今异义用“*”; (5)重点句式用“ ”。
物 固 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
固:本来
莫不:无不,都
然:这样
事物都有长有短,人也是这样。
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假:借助 故:所 以 所以善于学习的人能借助、吸取别人的长处,用来弥补
自己的不足。
以修身自强,则配尧禹。
修身:培养品 德 配尧舜:同尧禹齐名。配, 与之相配。
能培养自己的品德,能自强,就可以同尧禹齐名。
可谓好学也已矣。”
矣:了
可以说是好学了吧。”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官:器官 得:有所得
心这个器官是思考问题的,思考就能
有收获, 不思考就无所收获。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雕刻
雕刻(器物)中途舍弃,即使是糟朽的木头也雕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舍:放弃 镂:雕刻
雕刻(器物)一直不放弃,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成花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友 也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快乐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了解 恼怒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人家不了解你(的学问、才能),却不恼怒,
不也是君子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 以为 师矣。”
故:旧的 可:可以 以为:把…当作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 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3)谈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的句子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金无足赤,《吕是春秋》中谈到人该 怎样弥补自身的不足: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知识积累——一词多义
词 故 词义 词性 例句 旧知识 名词 温故而知新 所以 连词 故善学者假人之长 出处
先秦诸子 论学八则 先秦诸子 论学八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通”惘“,迷惘,这里 是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殆:危险,这 里是不能解决 疑难问题。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 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亡:通“无”, 不知道的东西。
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己所能,
通 假 字
通假 字 例句
不亦说乎? 日知其所亡 学而不思则 罔
说 亡 罔
本 读音 释义 出处 字 悦 yuè 高兴,愉快 先秦诸子 论学八则
无 惘 wú 这里指不知 先秦诸子 道的东西 论学八则
wǎng 迷惘,这里 先秦诸子 是不解决 论学八则 疑难问题的 意思
五、作业:
背诵课文。
2、孟子及《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 舆,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
南) 人。著名 的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他继 承和发展了孔子创立 的儒家学说, 是儒家第二大宗师, 后世尊号“亚圣”。 •《孟子》,孟子与其弟子所著。
3、荀子及《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 况,战国时期赵国人, 继孔子、孟子之后最有 成就的儒学大师。
四、思考:
1、八条语录都说明了有关学习的哪些方面? 第一、八则说明学习与品德修养。 第一、二、四、六、七则说明学习的 方法和态度。 第三、五则说明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2、这几则语录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
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请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温故知新 锲而不舍
4、用原文回答问题: (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 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阐述”学“与”思“的辨证关系的句子 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荀子》荀子及其弟子所著。
4、吕不韦及《吕氏春秋》
•吕不韦,战国后期 卫国人,本是 •阳翟富商,在邯郸 经商时,受到 •秦公子子楚的赏识, 后被奉为丞相, •弃商从政。秦始 皇执政后,被免 •职,迁往蜀郡,忧惧自杀。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 门客集体编撰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