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工程技术员工作总结2011公司个人工作总结自2011年4月1日来到兵团建工一键诚信分公司农大项目部参加工作,这一年来,一直在项目部担任技术员一职,,通过这个工程现场实践工作的锻炼,得益于项目部领导的关心培养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谆谆教导,让我的工作有了快速的提升,我已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员。
在此感谢公司对我的信任及同事们的支持,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摸索出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此对一年情况进行个人工作总结,请给位领导指导与纠正:一、主要职责1、负责钢筋材料计划的编制及进场钢筋的质量数量验收。
2、负责钢筋的放样,钢筋工作交底以及钢筋工程的检查及验收。
3、负责天气情况记录、施工测量放线、钢筋工程隐蔽时间及混凝土浇筑记录。
4、负责决算各分部分项工程计量工作。
5、参与现场钢筋、模板、土建、架子工及各队的劳务管理,以及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
二、工作心得1、会干工作、干好工作是出色完成工作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
2、一个项目的成败取决于团队合作,干一项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只有整个团队克服眼前的一切困难,形成合力,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3、工作中要勤奋,工作态度认真,主动沟通,避免信息滞后。
4、技术、管理两个方面,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狠!三、不足之处1、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工程管理方面有些不能做到事前控制。
2、在钢筋工程结算方面,广联达运用不熟练,需要不断的加强学习。
3、施工方案的编制不太熟悉,需要不断的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4、做事容易冲动。
四、今后的打算1、逐步掌握施工方案的编制。
2、争取2012年考上二级建造师,然后再考一级建造师。
3、在工程管理方面多下功夫,加强目标控制和管理协调的能力。
总体说来,对于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都已比较顺利、较好的完成了。
一年来的从事工程施工工作,在不断的取得进步,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长进和加深,工作能力,包括组织协作能力、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宝贵的工作经验的积累。
一年来的工作表现也得到了项目部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展望2012年工作中将会有更多的新的挑战,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更加积极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百倍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在学习中进步和成熟起来,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其工作也是比较辛苦的,既要做好计划,提前准备后续工作,确保在后续工作实施时,不手忙脚乱,不缺东少西,不影响工期,又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对工程质量作全面的检查,对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纠正,对特殊工序的施工工艺的施工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查,确保每道工序合格,配合监理技术人员巡查并解决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加以整改,确保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达标。
同时白天还要在现场跑来跑去指导施工,晚上要对当天的内业资料进行整理,并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安排。
尤其是在赶工期,更加辛苦,这就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及时完成当天的工作。
作为一个企业,盈利是最终目的,所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当追求利益最大化。
这就要求在施工中要注意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工序,尽量降低工程成本。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节约人力和材料。
对于能增加的变更要及时向监理和业主争取。
* 本人邢伟斌.男.汉族.21岁,2011年毕业于兵团建工师职业技术学校工民建专业,在校三年,大专学历。
本人在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一直在施工单位从事技术施工,有一定的施工经验,并且有信心把#楼工程圆满地交给业主使用。
工程施工是按照设计图纸把设计师的思想完成从意识形态到实物形态的转变过程,要搞好工程施工,就必须首先熟悉施工图纸,掌握设计师的意图,完成从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再回头修订图纸的过程(即完成图纸的施工前会审),其次要强化对图纸的了解程度,熟悉工程的基本概况,考虑具体的施工方案,初步明确工程技术施工的重点、难点,为以后的施工操作行为做准备。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工作是重中之重,它贯穿整个工程施工的始终,是工程施工的灵魂,要想工程干好,必须把测量放线的工作做好,所以施测、校对、复核的程序就一个都不能少(并且施测、复核的工作要有不同的人来做);其次要结合整套图纸对各个施工层、施工段、施工点进行校对,避免遗漏工程细小的部位构件;再次,就是检查、落实是否工程的实际操作层的理解`方案范#文.库整-理^与自己的思想一致,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某一工程段施工完成后,要及时检查,验收,总结经验和教训,把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在下一施工段,减少错误的连续发生。
工程施工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把它作为一个自己的艺术产品去雕刻,力求精益求精,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作风,要本着对国家(不浪费资源)、对社会、对业主负责的态度去工作,要有“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赢一片口碑”的决心,这样才能把工作作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
工程施工是一个群体作业的工作,它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完成的,它是需要上至质检站、设计院,下至劳动工人的相互紧密配合,才能完成的一项复杂的作业任务,所以,做好相互间的联系配合就显得尤其重要,否则,干好工程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篇二: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前言:本总结分技术管理总结和技术专业总结两个方面,因为我认为目前从公司至项目综合来看,技术专业素养和技术管理(包含质量管理以下统称技术管理)可以分开来谈,自成体系,自成脉络。
因为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一定要抱着这两个思路,两道线来走。
当然,这两点又是相得益章、互相促进、缺一不可融于一身的,这个“身”就是项目总工。
目前公司状况下,技术总工的神圣使命就是技术质量管理和技术专业问题地解决。
从宏观上讲,我认为技术质量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比解决技术专业问题更重要。
因为没有管理就会非常散,就会有很多的工作遗漏点或工作盲区。
整个部门的工作就会变得很被动。
技术管理总结一、图纸管理图纸管理是技术管理的重中之重,整个工程的雏形最开始就是以接触蓝图为起点的。
从工程投标、报价到预算、结算;从写每一份方案到做每一次施工交底;从做每一份工程变更洽商到最后工程顺利交档,无时无刻都离不开所建工程图纸。
假如哪位技术人员不重视工程图纸的重要性,那就是最大的败笔!当然我所说的图纸包括新图、旧图、蓝图、白图甚至于设计院发的电子版图。
因为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房地产开发商把整个工程设计时间、施工时间压缩的越来越紧,给设计院的设计时间严重缩小了,这就导致了设计图纸质量下滑,而开发商又要追求完美的艺术造型,所以图纸设计出来势必漏洞百出,自相矛盾、考虑不周之处在所难免。
跟设计院的朋友交流过,他们有一句经典的话就是:早一天出图就能多得一辆宝马车!大环境驱使所致,设计院的图纸整体设计深度会越来越浅,而造型外立面效果只会越来越复杂,就需要施工单位极大提高自身的审图、阅图能力,尽快适应这种边施工边变更的施工状态。
⑴、每一次收甲方图纸要严格做好接收记录,包括接收时间、接收流水顺序号、版次、发图单位、发图人、收图人、是否替换等内容。
⑵、收图时要检查,是否有设计院正式公章,正式有效签字,或甲方发图章等,即确保图纸是有效的,可以依此施工的。
尤其到工程紧张、工期紧时更要强调这一点,如果没有签字或公章坚决拒收,因为那是废纸一张。
⑶、收到的图纸需由总工亲自批示,下发至何部门单位和个人。
必须由总工批示,因为工程楼号多,单体多,所以必须有一个人总体把握。
⑷、每一张新收的图纸正面要盖上我们自己的收图章,注明收图日期、版次、是否替换原图,然后再复印下发。
注意是“每一张”,这点非常重要,平时可能体现不到它的重要性,越到工程收尾,越到装修,越到与其它分部工程配合的时候就越显得格外重要了。
如:与grc安装厂家的配合,哪个部位有grc,土建的施工范围,给它预留造型的位置多大,这些都需要非常较真,这时就要求技术人员从众多版次中挑出最终版本的图纸了。
(5)、确定作废的图纸正面即时卡作废章!这五点图纸管理的要求看似非常简单,但具体做起来,有时就很难做到了,需要总工以身作则,严格监督,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如果自己没时间,可以组织技术员“互相学习”达到互检工作的目的。
好处:这是一种叫做“贯标”的管理方法,即假如明天你突然走了,有人迅速就可以接替你的工作,只需要翻看一下过程记录则以。
而不至于出现,最初管理这个栋号的人一走,大家两眼一摸黑,哪张图是新版图都不知道,哪张图纸有没有用也不知道。
听起来都是笑话,但实际工作中就很容易碰到此事。
搬办公室、换劳务分包队伍、新进场一家分包队伍这些时候最考验图纸管理的重要性了。
二、方案管理方案管理主要指方案的编写、报审、收发、存档等。
程是:总工牵头编写→确定第一编写人→编写方案→副总工或质量员审核→报公司→修改审核完毕→报监理→修改审核完毕→报甲方→修改审核完毕→打印6份(甲方4份我司和监理各一份原件)→复印下发至工程、质量、商务、分包→归档→由专人负责管理需要说的是:1、方案编写人一直到方案归档前就是此方案的第一责任人,他全面负责方案的报审、催审、取回、修改、再报、再催、再修改、再报、再再催、再再修改。
2、并负责做好每次报批的收发记录,如果在编写或审批过程中谁问起此方案了,要把来龙去脉说的非常清楚,审批到什么程度了,方案在哪必须清楚。
因为此项目状况,方案在甲方监理那审批过程非常之久,监理是故意拖着方案不及时批,而甲方是需要审的人太多,工程部、采购部、工程总监、总工办每一处都得压上几天。
每个方案从上报到最终审批完毕少则两周,多则一个月甚至两月三月。
3、经常是方案还没批下来,活就得开始干了。
甚至活都干完了,方案才批下来。
这肯定是不正常的,但又是事实存在。
采取的办法是提前与甲方监理沟通,同意了先行施工,将过程方案先下发至作业层。
三、交底管理每个稍大点的施工方案,都要对应一个方案交底和施工交底、方案交底是交给主管工长,施工交底是直接交给班组的,理论上由工长来亲自编写并交底至作业层。
交底的作用和意义不再赘言。
关于交底感触最深的是,每个交底最好能由技术部组织召开一次专题的交底会,将施工交底的内容统一宣贯下去,让工程、质量、各家分包达成共识。
而不是单单就让某个人签个字就结了,当然字是必须签的,这是责任划分的重要依据。
开个专题会的效果要强的多。
如10年5月份左右主楼卫生间沉池因为土建、机电、防水三家在施工顺序、施工配合、工序交叉上频频出错,相关人员组织了一次交底会,在会上是照着变更在一条条的念,还有停顿,说得不太连续,又多次被人打断,效果不佳。
我认为作为一个技术专题会,对交底人的要求是,首先自己把这事弄的非常清楚,最好是不看“纸”,把枯燥、生疏、过于理论的书面语,用自己的理解把它通俗自然地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