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临床应用1PPT课件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临床应用1PPT课件
糖尿病病人的伤口 • 缺血、感染和神经障碍 • 晚期糖化终产物(AGE) • 高糖干扰细胞转运维生素C进入细胞
• 皮肤是人体最大器官,覆盖了人体的整个体表,其面 积约2平方米,重量约4.5~5kg。伤口或称皮肤组织损 伤是临床护士最常遇到的问题,伤口护理(包括压疮护 理)始终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预防和处 理伤口的结果常常作为衡量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压疮的流行病学
• 3、国内护理质量管理曾经要求压疮的 发生率为0。
• 4、但各种期刊上刊登更多的是治疗压 疮的经验和方法,说明压疮发生并不 少见。
压疮的病理学
▪ 压疮的病理实质是:受累部位皮肤软组织的缺血
缺氧性坏死. 一般认为≥毛细血管平均压4.27kPa(32mmHg)
的持续压力,即能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聚集. 形成微血栓而影响组织血供,导致组织缺氧。
• 我们国家去年也有了正式的专业组织,防止病人“压疮 ”引起的非医源性损伤是2006年中国医院协会公布的 2007年病人安全管理的八大目标之一。
压疮的流行病学
• 1、压疮的发生率依医护人员、医疗条件、及病人群 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 2、国外护理认为。压疮绝大多数可以预防,但并非 全部。有关人员统计:住院老年病人10%—25%;美 国住院病人3%—6%;一般医院2.5%—11.6%;急诊 护理机构9.2%;昏迷、截瘫病人24%—48%;脊髓 损伤病人25%—85%;神经科慢性病人30%—60%。
伤口护理的总原则
• 3.预防和控制感染:包括清洁伤口(可用无菌生理盐 水清洗伤口,清洗范围包括伤口周围2.5cm。理想的 冲洗压力是用50ml空针抽取生理盐水用19号针头冲洗, 减少局部细菌数量);加强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 症;更换敷料时戴无菌手套,专物专用,预防交叉感 染;每周做一次伤口培养,监测感染情况等。
压疮的危害
1.增加病人痛苦,降低病人生活质量; 2.增加经济负担;影响病情,引起脓毒 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3.增加死亡率:发生压疮的老年人比无 压疮的老年人,死亡率增加4倍,如压 疮不愈合,死亡率增加6倍。
伤口的分类
• 根据受伤时间可分为急性伤口和慢性伤口(伤口愈合大 于8周);根据受伤累及皮肤深度可分为部分皮层损伤 伤口和全层伤口;根据受伤的原因可分为机械性或创 伤性伤口、热损伤和化学性损伤伤口、溃疡性伤口、 放射性损伤伤口;根据颜色可分为红色、黄色、黑色 和混合伤口。
• 营养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 创面修复需要的基本营养 • 高蛋白高糖 富含胶原食物 • 营养与创面上皮愈合 • 营养与创口收缩 • 微量元素与伤口愈合 • 一锌与窗口创面愈合 • 1影响胶原形成2影响炎症反应进程3影响伤口收索4抗
感染作用5促进创面上皮化 • 二其他微量元素和创面愈合 • 1与创伤后血管内凝集及微血管变化有关的微量元素
伤口营养与愈合
• 伤口及伤口愈合的基本概念 •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 伤口愈合与营养 • 如何营养支持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 全身因素:营养不良、循环障碍或有抑制组织炎症反 应和影响胶原细胞生长的因素,均不利于伤口愈合。
• 局部因素:伤口内有血肿、异物和坏死组织或缝合不 良,以及局部感染等原因也都可影响伤口愈合。
此为美国的NPUAP(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在 2007年2月的 会议上对压疮下的定义
• NPUAP(美国国家压疮指导委员会)成立于1987年,2007 年2月份召开全球范围的第十界压疮研讨会;
• 欧洲13个国家于1996年成立“欧洲压疮专业指导委员会 EPUAP”;
• 日本国家压疮专业指导委员会JPUAP于1998年已经成 立,持续进行大量研究;
• 2.清除坏死组织:现代伤口护理的观点认为:对坏死 组织应尽早清除。因为:A.坏死组织自溶后经创面吸 收可成为毒素,引起机体中毒;B.坏死组织富含蛋白 质等营养,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易感染; C.坏死组织附着于创面可成为不良刺激源,影响毛细 血管重建与生长,阻止肉芽生长和上皮再生,因而阻 碍伤口愈合。
1982年Witkowski通过对压疮皮肤的多处活检, 描述了其病理变化过程,首先出现毛细血管及微静 脉扩张、水肿及吞噬细胞浸润,继而血小板聚集, 细胞肿胀及血管周围出血,同时汗腺及皮下脂肪 出现坏死,最后表皮坏死脱落。
压疮的病理学
• 1981年Daniel根据对猪的实验发现,最早的损害发生在 附着于骨隆起部位的肌肉组织,随着压力的增加和/或 时间的延长,由深而浅发展,如高压短期(66.7kpa,4h) 或低压长期(13.3kpa,10h)的压迫,虽然皮肤仍完 整但深部肌肉损害已出现。高压长期(106.8kpa,10 h)或低压超长期(26.7kpa,15h)的压迫,损害从肌 肉经皮下脂肪至真皮发展,而浅层皮肤及毛发生长仍 正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伤口护理的总原则
• 4.保护伤口及其周围组织:使用减压垫减除伤口及其 周围组织的压力;保持伤口局部的密闭性,预防分泌 物、排泄物污染;采取保护性体位或放置保护性支架 等。 (有报导:使用圈形垫子会使中央的组织血流量减少, 对防治压疮有害无益??)
伤口护理的总原则
• 5.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湿润环境:根据伤口的大小、 深度、颜色及液量等情况,选择恰当的封闭敷料敷贴 伤口,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低氧、湿润的愈合环境。
伤口护理的总原则
• 伤口的良好修复有赖于合理的伤口处理,目的是尽可 能在短时间内闭合伤口,完成再上皮化。评价各种伤 口处理方法的标准应是愈合时间与愈合质量的统一。
• 1.清除刺激源:如热烧伤、化学烧伤必需立即终止烧 伤源,将伤口置于自来水下冲洗30min,去除附着于 伤口和皮肤表面的刺激源。
伤口护理的总原则
伤口的定义
• 1.伤口:是指物理、机械或热力等外界因素造成人体 活组织的缺损或破坏,有时由于医疗意外或生理异常 也可导致上述现象。
• 2.复合伤口:皮肤完整性受损,并累及肌肉、骨骼及 内部器官的深伤口称为复合伤口。
压疮的概念
• 压疮(pressure sores):压疮是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 局部损伤,通常发生在骨突出处,是压力的损伤结果, 或者是压力和剪切力和/或摩擦力的共同作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