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皮革市场抓住机遇弄潮皮革时尚(上)海宁中国皮革城官方网站 2010-6-2 15:51:22海宁皮革市场一直以“我看世界,风尚看我”来弄潮皮革时尚。
海宁中国皮革城于1994年建成开业,先后被认定为“全国文明市场”、“浙江省重点市场”、“浙江省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市场”、“中国十强文明市场”、“浙江省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8年,客流量达到376万人,成交额达百亿元。
一、皮革城介绍皮革城由皮革服装交易区、裘皮服装交易区、箱包皮具交易区、原辅料市场、鞋业广场、皮草广场等组成,建筑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是以品牌店、专卖店为主体的现代化、商场化的大型专业市场;也是功能齐全、购物方便、环境优雅,集展示、购物、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特色休闲购物中心。
近年来,皮革城牢牢定位于引领皮革时尚潮流,坚持走时尚化、品牌化、国际化之路。
集中了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十大真皮衣王等众多知名品牌。
皮革城不仅成为中国皮革服装、裘皮服装、毛皮服装、皮具箱包、皮毛、皮革、鞋类、牛仔服饰的集散中心,更成为流行趋势、市场行情、行业动态的晴雨表,是“永不落幕的时尚秀”。
二、借助世博机遇“据预测,世博会将产生7000万人次的旅游客源。
海宁作为上海周边的一个县市,世博会期间,必定有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购物。
”海宁市旅游局局长程懋菁说,为了抢占旅游市场先机,海宁市旅游部门早早就开始行动起来,赴上海等地宣传海宁的世博之旅。
海宁市共有5个景点被上海世博局确定为上海世博体验点,海宁中国皮革城就是其中之一。
“世博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目前,我们已经做好各项准备,为世博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皮革城内的老板纷纷表示。
海宁中国皮革城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皮革专业市场,不仅仅世博会期间将迎来数以万计的游客,而且也将是海宁融入上海的重要平台。
三、海宁皮装产业北迁佟二堡眼下,16万平方米佟二堡海宁皮革城已进入主体封顶阶段,764个商铺和摊位全部售罄,室内装修即将展开,9月末可交付使用。
二期、三期工程正陆续跟进。
据悉,正在进行产业转移的海宁将把皮装和裘皮产业北迁至佟二堡。
佟二堡作为海宁扩展业务抢占全球市场的重要基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原料皮的资源。
海宁无疑是看中了佟二堡丰厚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的优势,力图把佟二堡海宁中国皮革城建成北方的“海宁”。
佟二堡皮装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具备相当规模,为壮大裘皮和皮装主导产业,该镇引进了浙江海宁的投资项目。
海宁与佟二堡的合作可谓是珠联璧合。
o四、皮革城扩建四期市场顺利结顶皮革城四期工程市场部分,历经5个月加班加点的施工建设,克服了天气多雨等种种阻碍因素,终于顺利结顶。
海宁中国皮革城四期项目是海宁皮城为进一步推动海宁皮革产业集群发展,拓展裘皮服装销售平台而投资开发的。
该项目位于海宁中国皮革城一期北侧,用地面积74.25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一座地下一层、地面四层、建筑面积为6.2万平方米的裘皮交易市场,以及约5.8万平方米的两幢商务楼。
四期项目裘皮交易市场一至四层可供租赁面积2.96万平方米(套内建筑面积),除餐饮用房外的225间商铺共计2.8万平方米。
通过投标方式,有220户认租了裘皮交易市场商铺2.74万平方米,为推出租赁面积的97.81%,总承租权费金额约6.37亿元,合407.68元/平方米每月。
根据事先公布的租赁单价,认租商铺平均租金水平为195.5元/平方米每月,认租商铺第一年租期(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总租金约4826.39万元。
海宁皮城已收取该220户缴纳的选房保证金1.1亿元。
如今四期工程已经顺利完工,招商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世博机遇也带给了海宁绝佳的销售机遇,更为融入上海市场,提高国际知名度创造了机会;佟二堡海宁皮革城的主体封顶,商铺和摊位全部售罄,可以预见在东北佟二堡海宁皮革城必将打开一片新天地。
诸多发展条件昭示着海宁皮革市场已经整装待发,在全国皮革市场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海宁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皮革时尚产业形势及展望海宁中国皮革城官方网站 2010-3-12 14:25:012009年对于皮革时尚产业来说,是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加速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获得喜人成绩的一年。
海宁中国皮革城作为皮革时尚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和龙头,2009年同样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在建成开业15周年之际,“海宁皮城”成功登陆中小板、三期工程续建项目和四期工程相继开工、佟二堡海宁皮革城正式奠基、在全国专业市场中唯一入选央视“60年60品牌”、获得“国际休闲旅游购物基地”称号……“中国答卷”令人满意2009年,中国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捷报频传,交出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答卷”。
皮革时尚产业作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组成部分,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一、市场大繁荣。
2009年,海宁中国皮革城接待各方来客420多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12%以上。
从海宁皮革全行业看,2009年下半年的生产销售形势之“火爆”让很多企业都直呼“出乎意料”。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个成绩的取得无疑是令人欣喜的。
具体分析如下:1、皮革时尚产业产生了无穷动力。
时尚是什么?学院派的解释是:时尚是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实验、而后来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
时尚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甚至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
具体到皮衣、皮具行业,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时尚是一种态度,时尚是一种责任,时尚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拉动内需的第一生产力。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皮衣、皮具行业逐步摆脱了“皮衣是御寒品”、“裘皮是少数富人消费品”、“皮具是奢侈品”等固有思维方式,努力摸索一条适合中国消费者实际的时尚消费之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从20世纪80、90年代的温饱型消费为主不断向包括温饱型、享受型、奢侈型消费在内的多层次消费模式。
同时,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毕竟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人们在追求消费的档次和气派的同时,也希望能有一个合理的价位。
在上述背景下,价格适中、款式新颖、个性鲜明的皮革时尚产品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传统的皮革产业也悄然嬗变出一个“新生代”,这就是皮革时尚产业。
2、国家保增长、促内需政策以及长三角地区巨大的经济活力。
2008年以来,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有力地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促内需的政策和举措。
与此同时,历经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经济也显现出了强大抗风险能力和经济活力。
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江浙沪生产总值相加达7.18万亿元,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超过印度和韩国,在国际上成为第十一大经济体。
强有力的经济容量扩张也加速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转型,无锡市统计局最新披露的2009年长三角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也显示,2009年长三角16市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突破45%,第三产业比重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
从海宁中国皮革城2009年的情况看,自驾车前来旅游购物的消费者增速明显大于其他类型消费者,国庆、元旦等节假日杭浦高速海宁口子等交通枢纽因前往海宁中国皮革城的车辆集中到达而出现堵车现象,这也直观地证明了长三角地区的消费繁荣程度。
二、转型升级捷报频传。
近年来,海宁中国皮革城一方面加速市场自身的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发挥龙头作用,引导和推动皮革产业的转型升级。
1、奔跑+跨越:市场升级高歌猛进。
回顾海宁中国皮革城16年来的发展,先后多次改建、扩建,市场规模从当年的16万平方米迅速扩大到66万平方米,加上在建项目,总面积则接近100万平方米。
从发展轨迹看,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市场升级也从初期的“奔跑式”(即侧重经营面积扩容)转向了“奔跑+跨越”(即在扩大面积的同时更侧重功能的升级)。
为了实现市场升级的跨越式发展,海宁中国皮革城不仅每年都花大力进行市场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通过举办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中国皮革时尚周、原辅料采购节等一系列活动来提升影响力,还于2008年开工建设了中国皮革总部商务区等新项目。
占地220亩、规划建设面积20万平方米的中国皮革总部商务区(品牌风尚中心)依托皮革城既有优势,按照现代总部商务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将打造成集展示销售、设计研发、品牌营销、商务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皮革行业总部商务区。
“为突破而诞生” ——皮革风尚中心将为中国皮革时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不竭动力!2009年,17万平方米的佟二堡·海宁皮革城和12万平方米的四期工程也先后开工。
其中,佟二堡项目意味着海宁中国皮革城正式开始了跨地区的品牌输出,四期工程则包括商务办公楼区、裘皮服装专业市场区以及皮革博物馆区三大功能。
2、“时尚”成为产业升级主旋律。
海宁中国皮革城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皮革专业市场,被誉为“中国皮革时尚风向标”、“中国皮革第一桥头堡”。
之所以能取得业内公认的影响力,主要原因在于海宁中国皮革城牢牢牵住了引导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
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兴起得益于海宁这个全国最主要的皮革产业集群。
但我们也深知:资源是有限的,唯有创新才能生生不息——传统产业的优势需要转型升级才能发扬光大。
为了促进产业升级,海宁中国皮革城除了投入巨资建设皮革工业园区等“硬平台”之外,还着力打造了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中国皮革时尚周、原辅料采购节、“真皮标志杯”中国时尚皮革、裘皮服装设计大奖赛等一系列“软平台”,并组团参加CHIC等国内外重要的展会——这些举措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海宁皮革产业的时尚化、品牌化,也在全国乃至国外业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如今,海宁中国皮革城早已经不仅仅是海宁人的“天下”——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经营户、企业主、设计师。
国外的原料供应商、设计机构、采购商也将海宁中国皮革城作为与中国皮革业界进行合作的首选窗口之一。
3、加速国际化。
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广告语先后有三句:第一阶段是“买皮衣到海宁——海宁皮革城”,主要面向长三角周边城市的消费者;第二阶段是“皮衣时尚潮起海宁”,意味着走向全国;现在则是“我看世界风尚看我”,这是面向全球的再一次提升。
近年来,海宁中国皮革城暨海宁皮革业与国际同行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
包括哥本哈根皮草、芬兰裘皮拍卖行、美国传奇皮草公司等世界主要的皮草原料供应商先后主动来到海宁中国皮革城寻求合作。
2007年初,海宁中国皮革城和哥本哈根皮草合作成立海宁·哥本哈根皮草学院,通过专业培训提升中国皮革时尚界的营销能力;2007年10月,海宁中国皮革城被哥本哈根皮草正式授予“哥本哈根皮草认证精品店”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