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市绿道网建设规划0115jian

广州市绿道网建设规划0115jian


以自然、城市景观为主
二、方案介绍
规划原则
在战略规划指导下,以战略规划和总规所确定的基本生态线及生态结构为基 础,结合《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1-2020)修编》、《广州市历史文 化名城规划》、《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规划建设布局》、《广州市城市自 然生态及历史文化特色区步行系统规划》的布局,利用GIS平台(航片、地形) 分析,根据以下原则形成广州市绿道网方案,同时落实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 在广州的线位走向。 地域性原则:串联本地最有特色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郊野郊野公园、 地域性原则: 旅游点、古村落、文物古迹等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 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 社会性原则: 社会性原则:形成以健康生活为前提的、以宜居城乡为目标的绿色载体,提 倡公共参与,开放给公众共同使用。 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充分结合现有地形、水系、风向以及生态承载力特征。 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结合现状可供选择绿道路径,强化绿道建设的可操作性。 历史性原则: 历史性原则: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 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安全性原则:以慢行交通为主,减少与机动车的冲突。 安全性原则:
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
广州市绿道网建设规划方案
广州市规划局 2010年1月
工作过程
2008年底,广东省建设厅根据《 2008年底,广东省建设厅根据《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 要(2008-2020)》的要求开展省区域绿地的研究。为找到 》 省区域绿地实施的抓手,着手区域绿道研究。 2009年 月,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建设厅联合起草了《 2009年8月,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建设厅联合起草了《关于 借鉴国外经验率先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建议》 借鉴国外经验率先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建议》。汪洋同志 阅后,认为绿道的概念很好,指示拍摄宣传DVD供省市有 阅后,认为绿道的概念很好,指示拍摄宣传DVD供省市有 DVD 关领导参考 2009年11月24日,汪洋同志审阅了题为《绿道——建设广东 2009年11月24日,汪洋同志审阅了题为《绿道——建设广东 宜居城乡的希望之路》DVD样片后,赞扬该片“ 宜居城乡的希望之路》DVD样片后,赞扬该片“拍得很好, 超出想象,意犹未尽”,指示“ 超出想象,意犹未尽”,指示“绿道是广东省实践科学发 展观的重要举措,是珠三角城乡一体化的具体举措,是广 东省的标志工程”,提出“ 东省的标志工程”,提出“实施两道建设,践行科学发展 观”,把绿道与城际轨道的建设上升到践行科学发展观的 高度。同时,他还要求绿道建设要“ 高度。同时,他还要求绿道建设要“一年基本建成,二年 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 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

1 2
背景



方案介绍
一、背景
绿道的概念
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 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 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 古迹和城乡居民聚居区等。 绿道主要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游船码头、 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食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一定宽度 的绿化缓冲区构成。
起于肇庆星湖国家森林公园,经肇庆鼎 湖山风景旅游区、砚洲岛旅游区,佛山 云东海、海景森林公园、沙涌郊野公园, 广州沙面-白鹅潭、海珠万亩果园、 广州沙面-白鹅潭、海珠万亩果园、大 学城、化龙湿地公园、莲花山景区、 学城、化龙湿地公园、莲花山景区、亚 运村-海鸥岛、大虎岛 运村-海鸥岛、大虎岛,中山红树林湿 地,珠海琪澳岛、凤凰山、黑白面将军 以珠江水系为脉络 山,至珠海横琴长隆海滨度假区。 2号绿道:东岸山海休闲绿道 号绿道: 起于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经从化 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温泉、帽峰山、天麓湖郊野公园 温泉、帽峰山、天麓湖郊野公园,东莞 麻涌万亩蕉林、威远-沙角炮台,深圳西 部海上田园、凤凰山森林公园、西丽湖 度假区、塘朗山-梅林森林公园、银湖森 林公园、梧桐山森林公园、沙头角、大 小梅沙、南澳海湾旅游区、大鹏半岛, 以北部山林为主 惠州大亚湾旅游区,至惠州巽寮旅游区。
工作过程
按照汪洋书记的要求,省建设厅委托省规划院、广州市规划 院等推进了《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 院等推进了《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的工作, 与珠三角各地市规划局沟通,形成了1680公里长的珠三角区 与珠三角各地市规划局沟通,形成了1680公里长的珠三角区 域绿道方案。并委托市规划院编制《 域绿道方案。并委托市规划院编制《珠江三角洲绿道建设 示范段)工作指引》 (示范段)工作指引》 。 我局按照省厅的要求,积极推进珠三角绿道在广州的落实工 作,具体工作由局城乡规划处、市编研中心负责组织,市规 划院编制完成。 12月21日,工作组向省建设厅提交了初步方案。 12月21日,工作组向省建设厅提交了初步方案。 12月29日,我局召开局业务会专门讨论绿道建设的问题。 12月29日,我局召开局业务会专门讨论绿道建设的问题。 2010年 2010年1月4日,根据局业务会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了方案 。 2010年 2010年1月8日,汪洋要求:广州绿道亚运前基本有模样。 2010年 13日,张广宁要求:年内广州将建300多公里绿道 2010年1月13日,张广宁要求:年内广州将建300多公里绿道
广州体育馆 海心沙
增江河
沙面
亚运村
广州市域区域绿道分期实施规划图
二、方案介绍——中心城区11条步行绿道 方案介绍——中心城区 条步行绿道 中心城区11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广州市城市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特色区步行系统规划》 广州市城市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特色区步行系统规划》
二、方案介绍
规划思路
区域绿道:以帽峰山、 珠江前后航道为核心, 利用已有的水系廊道、 道路绿化廊道、生态隔 离带连接市域主要生态、 人文景观节点,并与东 莞、佛山、中山的区域 绿道进行衔接。
区域绿道走向主要考虑因素
一、背景
任务目标
按照省建设厅要求,在珠三角区域层面,我市的工作任务是12月底前 按照省建设厅要求,在珠三角区域层面,我市的工作任务是12月底前 确定珠三角绿道在广州市的走向、功能等,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确定珠三角绿道在广州市的走向、功能等,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1)结合珠三角绿道网空间布局方案初步选线方案和本地生态景观特 色、地形地貌、城市建设特点和已有设施条件等,提出珠三角绿道在 色、地形地貌、城市建设特点和已有设施条件等,提出珠三角绿道在 本市域范围内具体的线形走向方案。 本市域范围内具体的线形走向方案。 (2)策划、布局绿道沿线的省立公园、重要景点。 )策划、布局绿道沿线的省立公园、重要景点。 (3)建议将于2010年完成建设的绿道网。 )建议将于2010年完成建设的绿道网。
3号绿道:珠三角文化休闲绿道 号绿道: 起于江门大田洞摩崖平遥记,经江门圣 堂古村、开平碉楼、圭峰山,江门白水 带风景区,佛山马宁山郊野公园、顺峰 广州大夫山山风景名胜区,广州大夫山-滴水岩、 广州大夫山 滴水岩、 余荫山房、莲花山景区 余荫山房、莲花山景区,东莞麻涌万亩 蕉林、旗峰森林公园,惠州红花嶂、惠 州主城区、白面石自然保护区,至惠州 黄沙洞自然保护区。 以自然、人文景观为主 4号绿道:广珠生态休闲绿道 号绿道: 起于广州芙蓉嶂水源林保护区 广州芙蓉嶂水源林保护区,经佛山 广州芙蓉嶂水源林保护区 草场湿地公园、鲤鱼沙湿地公园、顺 峰山风景名胜区,中山蒂峰山森林公 园、五桂山森林公园、铁炉山森林公 园,珠海司马山森林公园,至珠海仔 髻山森林公园。
一、背景
绿道的特点
绿道从乡村深入城市中心区,具有生态联系功能,可改善城市热岛效 应和居住环境,是城市的“风道”,符合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 绿道是城乡联系的纽带,可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户外空间,增加城乡居 民彼此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城乡统筹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绿道除了设置游径、休息站、零售和简易餐饮服务等必要设施外,还 可以在绿道周边结合旅游发展建设酒店、度假村、运动俱乐部等设施, 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 绿道建设基本不需要占用建设用地指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
流溪河
增江河
珠江前后航道
佛山
东莞
珠江水系
珠江西航道
二、方案介绍
规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路
城市绿道:与区域绿道 对接,以绿色开敞空间 连接市域内主要的集中 建成区,方便市民健身 休憩、回归自然。
佛山 东莞
中山
《珠江三角洲区域 绿道规划纲要》的 要求
二、方案介绍
初步方案
按照《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 要》,广州市绿道主线长度约393km 1号区域绿道(滨水休闲):佛山—沙 面—珠江前后航道—大学城—莲花 山—亚运村—黄山鲁—南沙湿地—中 山,约163km 163km 2号区域绿道(山水休闲):流溪河 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河—帽峰山、增 江河(2条支线)—东江—东莞, 约 157km 3号区域绿道(文化休闲):佛山— 滴水岩、大夫山—长隆—余荫山房— 莲花山—东莞, 约36km 36km 4号区域绿道(生态休闲):芙蓉嶂 水库—新街河—巴江河—沙面—滴水 岩、大夫山—佛山顺德,约37km 37km
一、背景
根据汪洋书记对珠三角绿道网“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 三年成熟完善”指示精神,规划建设珠三角绿道网工作的原则是以 人为本,工作的标准是国际先进水平,工作的整体思路是: 珠三角区域层面:由省建设厅组织编制《珠三角区域绿道网总体规 划》,为绿道网建设提供技术和政策指引。 市域层面:由各市根据《珠三角区域绿道网总体规划》编制市域绿道 网建设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统一实施。
一、背景
工作过程及思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