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 课程性质与作用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基于会计工作导向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开设在第五学期,前导课程为《会计基础》、《初级会计实务》、《企业纳税实务》、《企业财务管理》,没有后续课程。
以2006年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主线,学习企业经济业务中某些特殊交易与事项的会计核算方法。
《中级财务会计》以会计工作过程中某些特殊交易和事项为核算对象,按实际工作中具体任务和中级会计资格考试需求确定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会计工作过程中某些特殊交易和事项的会计核算方法,为今后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在学生具备基本经济业务核算能力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某些特殊交易和事项及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开设的一门课程。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注重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建构主义学习观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课程内容的确定充分体现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
把实际工作中的各项特殊交易和事项设计为不同的教学单元,主要教学单元为: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或有事项、借款费用、所得税、会计政策变更、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外币折算、合并会计报表等特殊交易和事项的核算。
另外,按教学单元设计单项实训,单项实训主要是针对每一项特殊业务的处理,以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综合能力。
二、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具有对会计工作中的特殊业务进行正确会计核算能力;
(2)具有一定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3)具有一定的会计监督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1)具有自主学习能力;
(2)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具有获取并处理专业信息能力;
(4)具有专业应用和分析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2)具有与人合作能力;
(3)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创造性思维,从而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四、课程实施
1.教学条件
(1)多媒体教室;
(2)单项实训资料;
(3)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2.教学方法建议
(1)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案例教学。
选取工作中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习一起完成工作任务,以培养学生依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处理特殊交易和事项的能力。
(2)教学过程中注意突出实践教学。
每学习完一部分理论知识,都辅之以单项实训。
(3)教学中,应当充分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型和积极性,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学生在不同角色中的转换,让学生在完成教师涉及的训练活动中,既强化了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又培养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与操作能力,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3.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考试
(2)考核比例及要求:①期末能力考核 50%;②课堂出勤10%、单项实训成绩(10个章节测试成绩)40%。
4.推荐教材: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本课程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是针对会计岗位能力而设计,并结合会计师考试大纲,在以能力教学为主的原则下,与会计职称考试接轨。
(2)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收集各种典型工作任务,使教学活动多样化。
(3)学校应与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操作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不仅为考取各种证书奠定基础,更要为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创造条件。
六、其他说明
注意根据准则的变化,更新相关的授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