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民主选举是公民基本民主权利,是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区分:基本民主(政治)权利和基本权利(基本人权、基本经济、基本文化、教育等权利)2、扩大公民政治权利,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
()3、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直接参与社会事务,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4、党代表的选举也属于民主选举。
()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司法、守法、立法的平等;公民的权利是一样的、同等的。
()6、我国的民主是全民的民主,民主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对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7、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可以放弃。
()8、国家和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没有矛盾,完全一样。
()9、村民参加村民会议,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10、村党支部委员会是基层党组织。
村委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
()11、等额选举有利于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差额选举有利于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竞争,为选民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人大代表的选举普遍实行差额选举。
12、直接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街道人大代表选举;城市居委会、村委会选举。
间接选举: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代表的选举;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领导人的选举。
13、区分民主决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一般是意见、建议);民主监督:信访制度(一般是揭发、举报、检举)。
14、专家咨询制度:是决策机关通过组织专家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问专家。
专家如果以个人的名义给国家提建议就属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15、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权(乡镇街道),不是政府部门,不是党组织,不是社会团体,不是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机构;第二单元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人大是行政机关的执行机关。
()2.中国共产党能代替政府行使国家职能。
()3.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4.政府管得越少越好,或者政府应该包办一切。
()5.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目的是树立政府权威。
()6.政府要依法执政。
()7.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必须加强立法工作。
()8.在政府民主决策过程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少数人的意见不予考虑。
()9.检察机关的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10.政府拓宽接受监督的渠道,意味着扩大了公民的监督权。
()1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2.每个公民都有监督权和质询权。
()13.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14.国务院机构改革旨在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府职权。
( )15.取消和下放大量行政审批事项,表明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在减弱。
( )16.政府要依法执政,执政为民。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全国人大与地方各级人大的权力是一样的。
()4、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是立法机关。
()5、各级人大拥有任免任何国家机关干部的权力。
()6、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7、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直接行使一切国家权力。
()8、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9、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11、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13、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局。
()14、人大关于法律的制定、修改、废止、司法解释的决定是立法权,对国家机关工作报告进行审议的决定是监督权,对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计划的通过是决定权。
人大听取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总的来说是监督权,但对报告中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部分的批准是决定权。
15、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
16、区分:人大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法院是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检察权。
第六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1.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3.人大与人民政协都是我国的国家机关。
()4.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都是选举产生的。
()5.人民政协拥有重大政策的决定权。
()6、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要依法行政,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职能。
()(提醒:中国共产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履行政府职能,党不能与政府相混淆。
)7、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朝党,民主党派是反对党、在野党;党执政的目的是保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8、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为国家意志的。
()(提醒: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是通过法律来实现的,党的政治领导通过全国人大变为国家意志。
)9、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组织上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提醒: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
)10、政协委员依照宪法和法律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11、依法执政是中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2、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
()13、中共中央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是中央的执行机关。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1.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四级。
()3.民族区域自治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完全自治权。
()4.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7.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8.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的。
()9.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可以到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
()10.国家保护宗教活动。
()11.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12.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意味着不与国际宗教界开展友好交往。
()13.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支持和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14.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意味着在我国宗教的消极作用已经消失。
()15.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16.在我国,宗教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
()17.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18.我国的宗教性质上已发生了根本转变。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1. 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2. 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是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的表现;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是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的表现。
()4、世界的多极化业已形成. ()5. 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6.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
()7. 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粮食安全问题。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10.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参加联合国的各项活动。
()11. 恐怖主义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12. 弱国无外交,经济实力的强弱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13.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4、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主导作用。
()15、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唯一目标。
()16. 一国的经济越发达,综合国力越强,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就越大。
()17. 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
()18. 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由本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