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文2 大雁(3)

课文2 大雁(3)

课文2 大雁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正确的朗读课文,理解字、词、句意义。

2、有顺序地观察画面,看懂图意,了解秋天的景象。

3、讲读课文,进行句子训练,使学生知道秋天的一些特点,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从形象中初步感悟课文。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划分: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大雁”,让学生读准“雁”,然后打出幻灯——大雁投像,教师简介大雁的外形特征,它是一种侯鸟。

二、预习课文。

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拼音能力自己去读准全部生字的字音,并读通课文。

给予自读课文5~7分钟时间。

(1)读准生字字音,对读错的字音进行强化矫正。

如:
往,第三声读音要到位。

“一群”、“一会儿”、“一字”的三个“一”,根据语言环境要变调,初步教给变调规则。

“一会儿”的“儿”,在这里要读轻声。

(2)读通课文。

看生字回到课文中,有否读准字音。

强化课文中“,”、“。

”的语气停顿时间。

评析:这一步教者重视拼音能力的迁移,侧重读准字音,采用边看汉字边看音节读出字音的方法。

这一方法体现在读准字音中渗透字形;在读准字音后,生字回到课文中去巩固,体现整体性识字原则。

三、阅读课文,理解字、词、句意义。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和指导学生观察幻灯上投影——大雁飞翔在课文插图后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为什么大雁要在这个时候往南飞?(引导理解“来”、“凉”两字意思,对“来”与“去”、“凉”与“冷”作字义的比较。

指名学生读:“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然后提问:
(1)读读这个句子,看看插图,“一群大雁”的“一群”是多少只?(学生甲说,我从图上看出一群是七只,学生乙说,不对,“一群”不一定是七只,是很多只。

教师引:“一群”,正确地说应该是多少只呢?老师给大家举例:“一群小朋友在玩耍。

”“一群小鸡在寻食。

”“一群羊在山坡上吃草。

”这些句子中的“一群”是多少只呢?经过老师启发后,这个班的一名优等生发言:“‘一群’,‘七只’不准,‘很多’不够明确。

应该是三只以上的数字。

”老师表扬他肯动脑筋,是“最佳发言”。


(3)句子中“往南飞”的“往”,谁能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说说。

(往——向、朝“往南飞”的“往”与“来来往往”的“往”意思是不是相同?(“来来往往”的“往”是“去”的意思。


(4)“一群大雁往南飞”的“南”,谁能在黑板的挂图上指出“南”的方位。

课文中的插图大雁飞的方向是往南吗?(插图是往“西”飞的。


(5)“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这两个“一会儿”说明大雁飞行时队形怎样?(大雁的飞行队形不断在变化。

教师并用幻灯动片片基在投影上表示大雁飞行的队形在不断的变化。

那么,“一会儿……一会儿”表示前后间歇的时间多长?(间歇的时间不太长)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二句话。

(进一步矫正“往”。

三个“一”的读音。


评析:这一步侧重理解字词意义,而字词教学在课文的整体中进行。

这样,通过教学既理解了字词意义,同时也读懂了句子。

并在字词意义的理解过程中巩固了字音,渗透了字形。

第二课时
一指导书写和书写练习。

教师教学“雁、往、群、排”四个字的部首名称。

“(厂字头),(双人旁),(羊字旁),(提手旁)”。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全部生字:
“雁、群、往、儿、排”
后问:哪几个生字的字形你已经记住?
是怎样记住的?哪几个有困难?
动脑筋怎样把它们记住?
(前后座四人小组讨论,启发学生运用已学习过的八种识字方法——数笔画法、分析结构法、部件法、象形法、比较法、联想法、猜谜法、编儿歌法,提出自己识记生字的思路。


指导书写,不平均使用力量。

“排、群、往”这三个左右结构的字,选“排、群”,指导在田字格上书写。

“排”,左边占1/3格;“群”左右各占1/2格。

二书写练习(15分钟)
三作业展示
1 写得好的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2 让学生说怎么才能把字写漂亮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
(1)听写生字。

中下类型学生四人到黑板上写,其余学生把生字写在“听写本”上。

(2)朗读课文(检查“,”、“。

”号的语气停顿时间是否对;生字字音是否读准确、到位)。

二、填空练习
秋天来了,天气(),树叶(),菊花(),大雁()
三、口头扩词练习
群——一群、群众、合群、羊群
往——来往、往来、往东、往西
排——排成、排队、排长
口头词语搭配练习:
一群(大雁)一群(小孩、小朋友)
一群(山羊)一群(小蝌蚪)
小红一会儿(唱歌),一会儿()
小玲一会儿(),一会儿(笑)
四、看图说话。

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意思。

(这一环节的要求是促使学生把学过的生字、新词在口头中正确运用。


五、你喜欢大雁吗?为什么?
六、默写课文(包括标点)
评析:以上五个过程,是进行听说读的综合训练和思想教育,但侧重在字词的口头运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