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投资分析教程

金融投资分析教程


7-14
則其基本每股盈餘計算如下:
96年基本EPS=$700,000 $40,000=$2.75 240,000
若與95年比較$2.75比$4.8減少了$2.05, 可是事實上96年EPS比95年增加才對。若96 年EPS分母仍用120,000股計算,則EPS= $660,000 ÷120,000=$5.5,比95年多了 $0.7($5.5-$4.8)。
EPS計算如下:
1. 理論上:
EPS=$5681,00000,00400,02000,00$010110%
$528,000=$4.8 110,000
2. 實務上:
2
EPS= $528,000 =$4.4 120,000
7-11
二、充分稀釋每股盈餘
前述之每股盈餘稱之為「基本每股盈餘」。 當公司有發行可轉換証券或認購權証時,則該 類投資者,可行使轉換權或行使認股權,而成 為普通股股東,以致增加了普通股之股數,因 而使得EPS降低了,即所謂稀釋作用。會計上 基於穩健原則,必須假定可轉換証券轉換了, 認股權証行使了,然後再計算EPS。此稱為 「充分稀釋每股盈餘」(這類証券若有反稀釋作 用則不必考慮)
五、合理設價 六、盈餘殖利率(益本比)
心靈饗宴G:「人生本益比」
7-4
第二節、股利的評價
一、每股股利 (一) 除息與填息 (二) 除權與填權
二、本利比 三、股利殖利率
第三節、資產的評價
一、每股淨值 二、股價對淨值比率
7-5
第四節、其他觀念與比率
一、經濟附加價值 二、股利支付率 三、盈餘保留率 四、股利保障倍數 五、股利成長率
透過本益比與股利支付率的關係,可以預估 股票的市價,說明如下:
假設B公司本益比為18,每股股利為$2, 股利支付率為25%,則其每股市價計算如下:
每股盈餘=$2÷25%=$8 每股市價=$8×18=$144
7-42
(三) 本益比與股利成長率
藉由此兩種比率,可以導出市價與淨值的 關係,說明如下:
假設D公司股利成長率為5%,今年股利發 放率為50%,股票必要報酬率 為12%,則該公 司股票之合理本益比為何?計算如下:
7-21
(二)除權與填權
類似現金股利,股票股利的發放亦有所謂 除權日,在除權日當天以後買入的股票不能享 受股票股利,稱之為除權股(ex-right stock)。由 於發放股票股利使得股數增加,但每位股東的 權益並無改變,故每股帳面價值下降,照理應 該反映在股價上,因此除權後的股價必須加以 調整,其公式如下:
參考股價=過去某一段期間的平均股價
7-24
二、本利比
本利比(Price/dividend Ratio)即每股市價 與每股股利之比例關係,公式如下:
計算本利比的目的與本益比類似,都是投 資者用以評估股票投資的工具,如果本利比低, 投資股票較為有利,本利比高則不利於投資。
7-25
三、股利殖利率
股利殖利率(Dividend Yield)又稱為「股利 收益率」,為本利比的倒數,代表每投資一元 可以獲得多少股利的報酬率。公式如下:
7-22
除權前收盤價與除權後參考價的差額稱之為權值。 假設B公司宣佈發放股票股利$2,即無償
配股率20%($2÷$10),若除權日前一天的收盤 價為$40,則除權日當天開盤之參考價格為 $33.3計算如下:
該股票之權值為$40-$33.3=$6.7
7-23
(三) 現金增資(有償配股)
前項談到無償配股,因此不得不繼續談談有償配 股的問題,其對投資者亦有相當大之影響。因為投資 者必須決定是否買該股票參與現金增資,或是已持有 該股票,而考慮參與現金增資或是放棄現金增資,這 些當然都跟股票市價有密切相關。台灣証交所的規定, 現金增資除權參考價的計算公式如下:
7-18
五、合理股價
所謂合理股價,係指股票值得加以投資的 價位。其公式為:
六、盈餘殖利率(益本比)
益本比即為盈餘價格比,又稱為「盈餘殖 利率」(Earnings Yield),公式為:
7-19
第二節 股利的評價
一、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意思當然是每股所能分配的股利, 亦即公司宣佈發放的總股利除以流通在外股數 之意。
7-36
此一倍數愈大,表示公司支付特別股股利的可 能性愈大,尤其對累積特別股之股東越有保障。
注意此公式之分子與利息保障倍數有兩點 不同: 1. 本公式分子採「稅後淨利」,利息保障倍數採 「稅前淨利」。 2. 本公式分子不用加回特別股股利,利息保障倍 數則加回利息費用。
7-37
五、股利成長率
V0=普通股價值 D1=第一期之股利 k =預期報酬率 g =盈餘或股利成長率 若我們想計算預期報酬率,可將公式轉換成
7-13
三、追溯每股盈餘
通常公司公佈之報表係比較兩期之財務報 表,當公司有股票分割或發放股票股利(盈餘轉 增資),股數雖然增加,但股東權益不變,使得 當年每股盈餘受到降低之影響,若與前期比較 時,應追溯調整前期之每股盈餘,才能有公平 之比較立場。例如前述甲公司95年基本每股盈 餘為$4.8,假設96年稅後淨利為$700,000,並 於96年3月發放100%股票股利,故其年底普通 股數為240,000股、特別股資料不變。

7-32
二、股利支付率
股利支付率(Dividend payout ratio) 或稱為 「股利發放率」,係指普通股股利佔盈餘的比 例關係。公式如下:
7-33
三、盈餘保留率
盈餘保留率(Percentage of Earnings Retained)係指盈餘保留於公司不發放股利給股 東佔全部盈餘的比例。公式如下:
7-39
六、本益比與各種比率的運用關係
(一) 本益比與股東權益報酬率
藉由此兩種比率,可以導出市價與淨值的 關係,說明如下:
7-40
假設A公司今年本益比為20,股東權益報酬 率為8%,則市價淨值比為20×8%=1.6倍,又 如果已知每股市價為$40,則每股淨值為$25。
7-41
(二) 本益比與股益支付率
公式中,每股盈餘與每股股利均指普通股的成 分,若有特別股的部分,均應事先扣除,盈餘 保留率加上股利支付率等於一。
7-34
假設連通公司今年每股盈餘$5,每股股利 $2,則
股利支付率= $2=40% $5
盈餘保留率=1-40%=60% 即 $5 $2 =60%
$5
7-35
四、股利保障倍數
股利保障倍數係指特別股之股利保障倍數 (Times Preferred Stock Dividend Earned),雖然 普通股也有股利,但是投資普通股的主要目的 以賺取投資報酬率為目的,主要反映在公司獲 利的狀況,以及股價的差價上,股利只佔其中 一小部份而已。
股利包括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又稱為無償 配股或盈餘轉增資),兩者均為投資人所重視。
7-20
(一)除息與填息
發放現金股利有所謂除息日(停止過戶日), 在除息日(包括當日)以後買入的股票,因為不 能過戶,就不能享受股利,稱之為除息股(exdividend stock),在除息日之前買入之股票稱為 附息股(dividend-on stock),可以分配股利。在 除息日當天開盤價格會自動減除所附之股利數 額,(除息後參考價=除息前收盤價-每股現金 股利),故除息股與附息股在除息日前一天的收 盤價與除息日當天開盤價之差額,即所分配之 股利數額。
7-6
六、本益比與各種比率的運用關係 (一)本益比與股東權益報酬率 (二)本益比與股利支付率 (三)本益比與股利成長率
個案研習G:「七倍本益比」 本章公式彙總 思考與練習
7-7
第一節 盈餘的評價
一、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簡 稱EPS)
所謂每股盈餘即將盈餘除以公司普通股的股 數,其中「盈餘」與「普通股數」有進一步解 釋之必要。
7-38
D1 為股利收益率,故k包括了股利收益率以及 V0 股利成長率。k也代表了股東權益的成本率。 但g卻必須做一估計,通常有三種方法可予估 計,即內部成長率、歷史成長率及企業之目標 成長率。
假設大安公司保留盈餘報酬率為12%,股利支 付率為40%,則股利成長率為7.2%,計算如下:
12% ×(1-40%)=7.2% 如果不知保留盈餘報酬率,則可用權益報酬率 取代之。
7-9
(二)普通股數
1. 理論上: 普通股數應為「加權平均流通在外普通股數」。
2. 實務上: 多數企業、券商等大都用期末流通在外股數計 算每股盈餘。其原因在於簡單扼要方便計算,
7-10
茲舉例說明每股盈餘之計算,假設甲公司95年稅 後淨 別股40,000股,股利率10%,7月1日另增資發行20,000 股。(我國普通股與特別股面值均為$10)
7-8
(一)盈餘
1. 盈餘通常指稅後淨利,但是若損益表中有停止 營業部門損益、非常損益、會計原則變動之累 積影響數等,將對最後之淨利有重大之影響, 故對這些特殊項目應表達其EPS。
2. 計算每股盈餘,應扣除累積特別股之股利,因 為那屬於特別股股東享有。至於非累積之特別 股股利,當公司盈餘為正數則亦扣除,若盈餘 為負數(即虧損)則不扣除。(在美國則以宣佈與 否區分,有宣佈則扣除,沒宣佈不扣除)
金融投资分析教程
7-2
本章網要
實務供應G:「除息行情」 第一節、盈餘的評價
一、每股盈餘 (一)盈餘 (一)普通股數
二、充分稀釋每股盈餘 三、追溯每股盈餘
7-3
四、本益比 (一) 每股盈餘為過去資料,股價為當前 資料,且隨時在變 (二) 採用預估本益比,需注意其風險 (三) 若公司每股盈餘很低,或是有虧損, 則本益比不可採用
7-12
假設前例甲公司之累積特別股為可轉換之 特別股,每股可轉換為普通股一股。則充分稀 釋EPS計算如下: 1. 理論上: 充分稀釋EPS= $568,000 ≒$3.7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