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某种安全分析方法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
其基本步骤包括分析的准备、进行分析和编制分析报告。
这种方法需要由多工种、多专业的人员组成评价小组来完成。
该安全分析方法是( )。
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B、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C、预先危险分析(PHA)D、故障假设分析(WI)>>>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4节>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答案】:B【解析】: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包括:(1)是一个创造性过程,通过应用一系列引导词来系统地辨识各种潜在的偏差,对确认的偏差,激励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小组成员思考该偏差发生的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2) 是在一位训练有素、富有经验的分析组长引导下进行的,组长需通过逻辑分析思维确保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
分析组长宜配有一名记录员,记录识别出来的各种危险和(或)操作扰动,以备进一步评估和决策。
(3) 小组由多专业的专家组成,具备合适的技能和经验,有较好的直觉和判断能力。
(4) 在积极思考和坦率讨论的氛围2.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下列关于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采用企业自评的方式进行评估B、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C、生产经营单位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安全教育培训无须记录D、安全设备设施可随意拆除和挪用,也可以任意安装>>>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7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与要求【答案】:B【解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采用企业自评和评审单位评审的方式进行评估,选项A错误。
企业应明确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保证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资源。
企业应如实记录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和从业人员个人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选项C错误。
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不应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选项D错误。
故选B3.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下列费用中,不应列入安全生产费的是( )。
A、煤炭生产企业新建项目安全评价支出B、危险品储存企业修筑库房防护围堤支出C、非煤矿山开采企业采空区治理支出D、建设工程施工企业自有轮胎式起重机检测检验支出>>>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1节>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和管理【答案】:A【解析】: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和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支出。
(2)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3)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4)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标准化建设支出。
(5)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7)安全生产适用的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推广应用支出。
4.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主要是指( )。
A、安全技术措施B、个体防护措施C、安全教育措施D、安全检查措施>>>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安全、本质安全【答案】:A【解析】: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 故障一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通过本质安全的两方面内容:失误—安全、故障—安全,可以得出本质安全的措施主要是安全技术措施。
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
故选A。
5.甲市具有一级建筑资质的A企业承包了乙市的某建设项目。
因工作量较大,按照合同要求,将部分工程分包给丙市的B企业和丁市的C企业,A企业分别与B、C企业签订了安全协议。
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造成A企业1人死亡、B企业2人死亡、C企业3人重伤。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是( )人民政府。
A、甲市B、乙市C、丙市D、丁市>>>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2节>事故调查【答案】:B【解析】: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3人死亡、3人重伤属于较大事故,应由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该建设项目在乙市,所以应由乙市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故选B正确。
6.下列统计描述的分析方法中,属于计数资料类分析方法的是( )。
A、算术平均数B、构成比C、标准差D、百分位数>>>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1节>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答案】:B【解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有所不同,通常采用比、构成比、率3类指标来描述,这些指标都是由两个指标之比构成的,所以称为相对数。
7.安全预评价与安全验收评价划分评价单元的方式有所不同,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应以( )等为原则进行。
A、人文条件B、便于实施评价C、危险源或危险物质的种类条件D、社会科学>>>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2节>安全评价的内容【答案】:B【解析】:安全预评价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和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
故选B。
8.单元综合抵消因子的值越小,说明单元现实危险性与单元固有危险性比值越小,即单元内危险性的受控程度( )。
A、越低B、越高C、先高后低D、先低后高>>>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6节>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及分级方法【答案】:B【解析】:单元综合抵消因子的值愈小,说明单元现实危险性与单元固有危险性比值愈小,即单元内危险性的受控程度愈高。
因此,可以用单元综合抵消因子值的大小说明该单元安全管理与控制的绩效。
一般说来,单元的危险性级别愈高,要求的受控级别也应愈高。
故选B。
9.某金属矿采掘企业自开办以来,一直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责令该企业限期参加工伤保险,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 )的滞纳金。
A、万分之一B、万分之二C、万分之三D、万分之五>>>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1节>工伤保险管理【答案】:D【解析】: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故选D。
10.下列生产安全事故案卷资料中,属于现场勘查报告及事故现场勘查材料的是( )。
A、事故抢险救援报告B、事故现场图C、专家鉴定意见D、调查询问笔录>>>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4节>事故调查处理案卷管理相关知识【答案】:B【解析】:现场勘查报告及事故现场勘查材料,包括事故现场图、照片、录像,勘查过程中形成的其他材料等。
故选B。
11.某金属矿地面生产厂区,厂区东面职工宿舍500m处设置了燃气锅炉房(一用一备),由于职工张某操作不当,造成燃气锅炉泄露进而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当时在班4人死亡,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等级属于( )。
A、一般事故B、较大事故C、重大事故D、特别重大事故>>>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1节>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答案】:B【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或者100人以上(含100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 ,或者1亿元以上(含1 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含10人)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含50人)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含3人)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512.某石油化工企业在A省B市C县的一天然气生产矿井发生井喷。
井喷后作业人员应急处置不当,含有H₂S的有毒气体向下风向扩散,造成周围群众13人死亡,105人急性中毒。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负责组织此次事故调查的是( ),A、国务院B、A省人民政府C、B市人民政府D、C县人民政府>>>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2节>事故调查【答案】:A【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或者100人以上(含100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 ,或者1亿元以上(含1 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含10人)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含50人)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含3人)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513.某企业坚持开展“隐患速拍”活动,在网站设置“隐患曝光台”专栏,将职工在生产现场和日常生活中拍到的安全隐患照片进行集中“曝光”,并制定奖惩措施,鼓励职工当好“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