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灵璧县朝阳中心小学陈蓉
陈蓉,女,灵璧县朝阳中心小学教师,现任寄宿部五()班班主任。
自年朝阳中心小学开办寄宿部以来,始终在寄宿部担任寄宿班级的班主任。
该同志在教育教学业务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对留守儿童不仅在学习上精心辅导,生活上也关怀备至。
一、工作上知难而上勇挑重担
年秋,朝阳中心小学领导针对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的现实情况,决定开办寄宿部,把留守儿童集中教育。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老师们均知到寄宿部任务重、责任大,普遍不愿到寄宿部任教更不用说担任寄宿班主任。
这个局面,让校领导头疼不已,当时陈蓉老师知难而上,毛遂自荐,主动要求到寄宿部任教数学,并担任六()班主任。
二、学习上建立留守档案细心辅导
在陈蓉老师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留守儿童”档案,上面除了登记着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和联系电话等情况以外,还清晰的注明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不同情况,如:一个家长在家的;父母皆不在家的;父母离婚的;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现在谁是监护人等等。
有了这本留守儿童档案,陈蓉老师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得心应手、面面俱到。
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学习上普遍缺少良好的习惯和学习信心。
为了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陈老师常常与这样的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
例如学生郑某因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一段时间她无心学习,陈蓉老师发现后及时通过电话联系家长了解状况,然后与郑同学谈心,并且带她洗澡,先帮她洗衣服然后教会她学会洗衣服。
“精诚所至,金
石为开”,通过一段时间细心呵护,郑同学的思绪恢复平静,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三、生活上和学生同吃同住无微不至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为了更好地照顾好自己的学生,入冬以来,陈老师始终和留守学生吃住在一起,尽管宿舍里都有宿舍管理员,陈蓉老师每天夜里仍要起来看看学生们的被子盖好了没有、有没有生病的。
大课间时,她亲自带着学生到操场上活动,安排全班同学踢球、打篮球、转呼啦圈、打乒乓球……让学生们动起来,既陶冶了情操,也暖和了身体。
冬天气温低,学生洗过的衣服、袜子不易干,陈蓉老师就把他们的湿衣服、袜子拿回自己家脱水;当她发现有的同学手冻肿了,马上买来冻疮膏给孩子们涂上……
四、情感上定期家访重视心理疏导
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陈蓉老师经常利用双休日进行家访,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感情交流与沟通。
在陈老师细心的关爱下,班里的孩子们的心情开朗起来了,性格活泼起来了,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虽然远离父母,但他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他们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天天健康地成长。
班上有一个叫李雷的学生,性格孤僻、自私,和同学相处不到一块儿。
为了准确了解李雷的情况,陈蓉及时家访,了解到李雷的爸爸妈妈早已离婚,孩子判给父亲,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家里联系,更不用说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孩子了。
李雷被托付给姥姥家,由于李雷的姥姥一家在镇上做生意自身都忙不过来,仅仅能保证双休日有饭给他吃,其他事情一律没有时间管,导致李雷卫生习惯差,性格孤僻、自私。
了解到这些情况,她更加同情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主动和李雷谈心,帮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