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法规试题整理

安全法规试题整理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共47题,每题1分,共47分。

)1.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T )3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指在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实验室,为了保护实验样品,保护实验人员安全,保护环境不被污染,通过实验室的设计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装置,遵从标准化操作规程等措施,已达到上述目的的实验室即为安全防护实验室。

2.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是指实验室内和实验室外的病原体使实验工作人员获得的感染。

( F )57类似于院内感染。

实验室感染指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有据可查的非实验室工作人员被实验室内的病原微生物或医学寄生虫感染或发病。

3.对未知病原体的操作一律按HBV/HIV(乙肝病毒/免疫缺陷型病毒)处理。

(T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F)T --16炭疽中的肺炭疽、H1N1?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和丁类。

(F )共三类甲乙丙6.在我国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T )7.我国将每类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各分为四级。

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一级最高,四级最低。

( F )生物安全实验室,结构上由一级防护屏障(安全设备)和二级防护屏障(设施)两部分组成。

安全设备包括生物安全柜,实验服,手套等;设施包括门、洗涤槽等。

一级最低,四级最高,一级和二级称为基础实验室,三级为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四级为高度生物防护实验室。

BSL-2处理三类致病微生物、未知病人标本,肝炎研究室,须有BSC、高压灭菌器,防溅罩及面罩等。

8.目前有记录的国内外实验室相关感染事件,主要是由于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设施(硬件)建设不合格,导致病原体感染实验室工作人员或泄露到周围环境而造成。

( F )主要由于操作不规范引起9.二级隔离(防护),又称二级屏障,是操作对象和操作者之间的隔离。

通过生物安全柜和各种个人防护装备等防护设施来实现。

(F)--一级隔离第 1 页共28页10.气溶胶是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0.001μm~100μm的固体或液体微小粒子形成的胶溶状态分散体系。

其中微粒或粒子称分散相,分散相内含有微生物的气溶胶称为生物气溶胶。

(T)11.生物安全柜是防止实验操作处理过程中含有危险性,或未知生物微粒气溶胶散逸的箱形空气净化正压安全装置。

( F )生物安全柜是为操作原代培养、菌(毒)株以及诊断性标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时,用来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而设计的负压过滤排风柜。

通过高效颗粒空气滤器,使安全柜内形成百级洁净度的环境,保护操作对象;排出空气经过滤器,以保护外环境;安全柜内形成负压和气幕,防止气溶胶外泄,而保护操作者。

据正面气流速度、送风和排风,可分为三级。

三种安全柜只有Ⅰ型不保护标本。

12.感染性物质不能使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合,为确保移液准确,应将移液管内最后一滴液体用力吹出。

( F )13.在二级生物安全以上实验室工作区域内可佩戴戒指、耳环、手表、手镯、项链和其它珠宝,但应置于个人防护装置内。

( F )14.涉及传染性、中毒性、放射性、致癌性、致突变、致畸型实验等应有特殊要求的实验动物使用室,应根据生物安全防护的要求进行建筑或改造。

(T )15.基因工程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将异源DNA直接导入有机体的生物技术。

(T -F )(原话:基因工程是即用载体系统的重组体DNA技术,以及利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把异源DNA直接导入有机体的技术)16.基因工程体不存在社会伦理学问题。

(F)17.不能随意丢弃基因工程生物体,但对已用过的培养基可以随意处理。

(F)18.我国《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规定:食品产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食品)含有基因修饰有机体或/和表达产物的,要标注“转基因XX食品”或者“以转基因XX食品为原料”。

(T )19.基因工程体系指利用基因工程的遗传操作获得的有机体,包括基因工程动物、基因工程植物,但不包括基因工程微生物。

(F )20.实验室不允许长时间搁置基因工程生物及其废弃物,应及时处理。

(T )21.能发射电离辐射的装置或物质均称为辐射源。

(T )课件原话:辐射源(radiation source)通过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实体22.放射性核素可自发地发生核内成份或能态的改变而转化为另一种核素,同时只释放出一种射线。

(F)放射性核素也称为放射性同位素,是指具有放射衰变性能的核素。

含有放第 2 页共28 页23.衰变常数λ,表示每一放射性原子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几率,是放射性同位素的特征性参数,只取决与该核素的核物理性质。

(F)24.比活度(分)是指某一样品中该种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和该种元素化学量的比值。

(F)25.特殊情况下无《辐射安全许可证》可订购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

( F )26.除氧气和压缩空气外,多数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大都具有一定的毒害性。

(T )27.高压气体钢瓶应置于通风良好的场所、隔离热源并避免日光照射、温度保持于40℃以下。

(T)28.可燃性化学品应保存于阴凉、通风且远离火源处;易燃性化学品应置于防火柜中。

(T)29.不得将通风橱用作化学品的存放地,以免破坏通风橱的通风效果,而且各类化学品混放在空间较窄的通风橱可能会因操作失误等原因而发生危险事故。

(T)30.我国自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是针对危险化学品从生产、使用、储存、经营、运输、废弃的全部6个环节设计的,具有法律效力。

(T)31.临床的标本(“未知疾病标本”)无法判断其危险程度,因此,每个临床实验室每天都面临生物安全隐患。

(T )32.临床实验室的危害源主要是指生物源危害、化学源危害和物理源危害。

(T )33.根据临床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和实验室的具体工作情况,确定“工作区”和“非工作区”,并且在二者之间设“缓冲室”。

( F )34.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1)适用于操作对人体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或传播途径不明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属防护水平最高级别。

( F )35.血液、唾液、粪便等标本在固定和染色时,需杀死涂片上的所有微生物和病毒后,才能进行显微镜观察。

(F)36.生物安全柜是操作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时,用来保护操作者本人和实验室环境而设计的正压过滤排风柜。

( F )负压、I及保护实验人与环境、Ⅱ、Ⅲ级保护实验人、标本与环境37.处理多种成分混和的医学废料时,应按其主要成分的危害等级进行处理。

(T )38.一些病原体,包括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能够通过粘膜(如眼结膜)的直接接触进入人体。

(T)第 3 页共28页39.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是指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毒素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从标准化操作程序和规程,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

(T)40.洗眼台应位于使用酸、碱、腐蚀剂和其他危险化学品附近的地方。

(T)二、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的选项编号填在横线上,共53题,每题1分,共53分)1.在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要 DA.熟悉所操作的微生物/化学品的危害及研究方法;B.拥有具体操作的微生物/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规程;C.至少要2个人以上才能在实验室操作;D.具备以上三个条件。

2.食物中毒是由D(分为化学性与细菌性食物中毒)A.化学品引起;B.病毒引起;C.细菌引起;D.细菌或化学品引起。

中毒是指化学品进入人体累积到一定的量后,与机体组织发生作用,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人体处于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

化学品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经消化到、经皮肤和呼吸道进入。

表示物质毒性的参数有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

毒物的危害程度:分为极度、高度、中毒和轻度。

有毒和腐蚀性化学品分为毒气、一般毒物和剧毒三类。

3. A 的出台切实把实验室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A.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B.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C.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D.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E.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4. B 是国家实验室生物安全强制执行的标准和生物安全实验室认证认可的唯一国家标准,也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国家标准。

A.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B.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C.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第 4 页共28 页E.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5.艾滋病属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 B 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6.下列传染病中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不包括: DA.鼠疫B.霍乱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D.皮肤炭疽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7.我国卫生部颁布的C ,对不同实验操作的防护水平以及运输的包装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

A.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B.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C.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D.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E.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8.对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要求,以下错误的是: EA.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B.实验室中的厨柜和实验台应牢固,彼此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清洁。

C.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D.实验室内应保证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

E.不需要消毒灭菌设备。

9.艾滋病病毒的研究(属于一类传染病)(血清学实验除外)应在D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

A.一B.二C.三D.四10.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在B 小时内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1 B.2 C.3 D.4 E.610.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运输方式不包括: D 。

A.应当通过陆路运输。

第 5 页共28页B.可以通过水路运输。

C.紧急情况下运输或者需要运往国外的,可以通过民用航空运输。

D.地区内运输可通过公共电(汽)车和城市铁路运输。

A.侵袭性链球菌感染B.单核细胞李司特菌感染C.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D.猪链球菌感染E.肠道病毒71型感染12.生物安全实验室离心机的正确使用不包括: D 37A.应按照操作手册来操作离心机。

B.离心管和盛放离心标本的容器最好为塑料制品,使用前应检查是否破损。

C.最好使用带螺旋盖的离心管,离心管、离心桶、转子等牢固旋紧后才可作离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