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一:积累与运用(25)(1-5小题各2分,6—7小题各3分,第8小题每空1分)1、(2分)下列加点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沼泽zhé狭窄zǎi 排山倒海dǎoB、脂粉zhī勉强qiáng 弥足珍贵míC、吮吸shǔn 骨髓suí扣人心弦xiánD、模样mú襁褓qiǎng 风雪载途zài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暗哑莹火慷慨以赴B、寂莫迁徙苦心孤诣C、分歧悼念前仆后继D、赋予帐篷深不可侧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B、金庸的武打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广大读者。
C、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
D、李冬真是别具匠心,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4、(2分)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观音菩萨教给唐僧“定心真言”,以次来辖制孙悟空,这真言叫“紧箍咒”。
B、秦可卿死后,宁国府事务繁杂,秩序大乱,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尽显主事的才能。
C、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都是《水浒传》中塑造的主要人物。
D、《三国演义》中使曹操割须弃袍,狼狈而逃的是常山赵子龙。
5、(2分)修改下列句子(1)一阵微风吹过,把大叶杨刮得东倒西歪。
(2)这个节目表达了同学们要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向党汇报。
6、(3分)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列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假如我是清泉,我将浇灌所有干涸的土地;假如我是春雨,;假如我是春风,我将吹绿所有荒芜的原野;,。
7、(3分)动画片《狐狸的故事》里有组耐人寻味的镜头:狐狸父母将断奶不久的小狐狸赶出了温暖舒适的洞穴。
惊慌失措的小狐狸恋着父母使劲地要往回跑,但饱经沧桑的老狐狸却无情地厮打驱赶着,不让其回“安乐窝”。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小狐狸最终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潜伏着危险,却又能任其施展才华的大千世界。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父母把孩子当成宝贝,在孩子的生活中只充当保姆的角色,对孩子太溺爱,孩子没有自制能力,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你是怎样看待人的父母与狐狸父母的不同做法的?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和理由(包括标点在内不超过80字)8、古诗文填空(9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刘禹锡《爱莲说》)(2)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永结无情游,。
(李白《月下独酌》)(5),恨别鸟惊心。
(杜甫《望岳》)(6)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塞外奇特壮丽的沙漠风光,画面开阔、气势雄浑的句子是,。
(7)《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语句是,。
二、阅读(45分)(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9—12题(10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强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9.(2分)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会天大雨为天下唱10.(2分)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会天大雨,道不通与皆来会计事B.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今亡亦死广故数言欲亡D.道不通中道崩殂11.(4分)把下面的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12.(2分)选段中“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二)阅读《电子护照》回答13-16题(10分)电子护照为了确保国土安全,将恐怖分子拒之国门之外,科学家们将先进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用来制作护照等身份证件。
这种新型电子护照的问世,让恐怖分子无法伪造、涂改护照或冒名顶替非法入境,为国门加了一把“电子密码锁”。
所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就是指采用每个人独一无二、生来俱有的生物特征来鉴别身份一种特殊技术。
指纹识别是最常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人的指纹终生不变,它的“随身携带”不仅可确保其采集的便捷性,而且这种“认人不认物的特征更能确保其鉴别的可靠性;目前无论是计算机联机还是嵌入式指纹处理系统,其速度、精度、识别度都已经达到理想水平。
与指纹技术相比,虹膜识别则有其独到的一面,它是通过红外线摄像机等非物理接触方式采集数据信息的,不存在指纹易磨损不易提取数据等缺陷,因此虹膜识别的便捷性、可靠性、安全性更好。
脸面识别也是一种不错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研究表明,只要在人脸大约80个主要特征部位中用摄像机拍摄其中的14—20个显眼部位,九能得到独一无二的数据信息,它比指纹、虹膜更容易采集,甚至无需征得本人同意便可以远距离获取。
专家指出,电子护照是一种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为核心的电子证件,它在现有的纸质护照中内置特制电子芯片,在芯片里不但存储有姓名、生日等基本信息,还存储有诸如指纹、虹膜、脸部图像等个人生物特征数据信息,,它可以借助专门设备对护照持有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身份鉴别。
电子护照不仅可以将伪造护照的可能降到最低,防止恐怖分子蒙混过关,而且还可以加快通关速度。
自从2003年12月11日世界上第一本电子护照亮相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宣布将使用电子护照,以实现护照跨国互联互通验证。
我国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推行电子护照技术。
13、(3分)第二段从哪三方面介绍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14、(2分)指出下列语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虹膜识别不存在指纹易磨损不易提取数据等缺陷,因此虹膜识别的便捷性、可靠性、安全性更好。
()(2)只要在人脸大约80个主要特征部位中用摄像机拍摄其中的14—20个显眼部位,九能得到独一无二的数据信息。
()15、(3分)脸面信息比指纹、虹膜更容易采集的原因是什么?16(2分)为什么说电子护照为国门加了一把“电子密码锁”?(三)阅读《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回答17—21题(13分)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①小的时候临睡前,父亲每每到我床边掩了褥被,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
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上,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
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
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
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
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
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
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
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
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扣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尴尬。
还有一次,忙碌了一天的我躺在床上想入睡,耳边传来了一息低低的叩门声,我一度怀疑这是幻觉,但那声细弱蚊蝇的声音再次想起,“睡了吗?”于是我起下床。
想想是怕惊扰我,才这样小心翼翼吧。
⑨其实,生活中的许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了。
那一声轻响,传递了一份心灵的默契,就像一首婉约的小夜曲,涓涓细流般流淌进人的心田。
而这份默契与婉约,竟在不经意中震撼了彼此的心灵。
⑩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
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
17.(3分)虽然关门、叩门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从中可见一个人的人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文中写了哪几种关门方式,反映了怎样的性格?18.(2分)品评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19、(3分)本文反映了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作者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哪几件事来表现这种情?20.(2分)文章主要围绕“关门”而写的,但在⑧中提到了“叩门”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用意。
21、(3分)生活中,你一定会有被关爱或理解关爱他人的经历,请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四)阅读议论文《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失败是成功之母”可能是中国最著名的一句格言,它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的高。
原因之一是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失败,原因之二是在失败之后人们需要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破碎的心灵。
但我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用来自我安慰当然不错,但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就未必有效。
其实,失败和成功之间,绝对没有无法割裂的联系。
关于这一点,历史上的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
比如说项羽,从江东起来,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但垓下之败让他永无翻身之地,因为他自杀了。
还有李自成,现在的历史学家研究表明,李自成占领北京之后,至少有五次机会可以占领满清,过足当皇帝的瘾,但最终他被杀掉了。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人的失败之所以没有成为成功之母,是因为他们失败之后就死了,根本没有机会。
那么咱们就举一个失败之后没有死的,世界上最著名的军事统帅——拿破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