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遗产纠纷案件的解决的标准

关于遗产纠纷案件的解决的标准

遗产权和继承权是人们逃不开的两个话题,在家人或者朋友离世的时候,我们会帮助处理后事。

这个时候继承权和财产的分割就变的尤为重要了,那么遗产纠纷案件是如何按照什么的标准进行解决呢?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遗产可以放弃吗?
当然可以。

继承与遗赠关于放弃遗产的方式有以下区别:
1)法定继承以及遗嘱继承采取放弃明示原则,即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2)遗赠以及遗赠扶养协议采取接受明示原则,即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60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意思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注:对于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如果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2、遗产分配时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3)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4)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5)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6)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3、被继承人去世后,由谁来执行遗产分配呢?
1)继承开始后,根据被继承人生前指定的遗产执行人,由其担任遗产管理人。

2)如果没有遗嘱执行人的,由继承人及时推选遗产管理人。

3)如果继承人不能推选遗产管理人,则由继承人共同担任遗产管理人。

4)如果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的,则由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门或者村委会担任遗产管理人。

4、养子女对养父母的遗产以及生父母的遗产是如何继承的?
1)一般而言,养子女对养父母遗产有继承权,但不再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2)如果养子女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扶养较多的,则养子女可以继承生父母的遗产,还可以分得生父母的适当的遗产。

3)如果被收养人与养父母的收养关系解除时,被收养人还是未成年人的,则其与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然恢复,能否继承生父母的遗产;如果解除收养关系时,被收养人已经成年并独立生活的,其与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自然恢复,双方须要以书面形式协商一致才可以恢复。

如果一致同意恢复的,则养子女有权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如果未达成一致意见的,则无权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无论养子女是否与生父母恢复父母子女关系,收养关系依法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之间的继承权全部消灭。

5、继子女对父母遗产的继承是如何确认的?
1)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也就是说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的遗产的同时,不影响继子女继承生父母的遗产权利。

2)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适用父母子女关系的继承规定。

3)如果继子女与继父或者继母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抚养关系,那么尽管继母与生父或者继父与生母离婚,婚姻关系消失,但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已经形成的抚养关系不消失,形成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生母(父)离婚不影响继子女的抚养权。

4)如果生父母仅再婚,但其子女并未与继父母之间形成扶养关系(还包括抚养、赡养),则一般不发生互相之间的继承。

5)在旧社会形成的一夫多妻家庭中,子女与生母以外的父亲的其他配偶之间形成的抚养关系的,互有继承权。

也就是说,电视中常看到的旧社会二姨太、三姨太、四姨太如果去世,因为其与其配偶名下的其他子女关系的,形成扶养关系的,互相都有继承权。

山东准律律师事务所,通过对律师的优化组合,不断强化品牌效应,建立专业的律师队伍,形成由管理人才组成的律师队伍,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法律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致力打造新型的律师服务团队。

“诚以待人,毅以处事”,“海纳百川,沃法于心”。

我们将以专业、专心、真心,为您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维护您合法权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