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点降水

井点降水

第六章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方法一、轻型井点施工工艺流程
二、轻型井点施工工艺
1、成孔
井点降水成孔施工采用水冲法,该方法是用高压水冲刷土体,用冲管扰动土体助冲,将土层冲成圆孔后埋设井点管,成孔孔井不小于300mm,冲孔深度应比设计井点管埋设大于0.5m,以确保滤管四周及底部的滤水层。

2、安装井点管
冲孔成功后,应立即放入井点管,井点管采用直径Φ48的钢管,长为6/4米,管下端配有长为0.8m过滤网,内层为细滤网,采用网眼3-10孔/cm2的钢丝网。

井点管应居孔中心,严禁将井点管强行压入孔中,井管垂直度允许误差为1%。

3、填滤料、封口
井点管放置后,在管壁周围填滤料,滤料采用粗砂,灌砂高度3m,确保水流畅通,填滤料时注意填滤速度,避免中部架空,同时滤料投入量不少于计算量的95%。

当填砾至孔口下1m左右时,改换用粘土逐层填入捣实封口,以防泄漏,实现真空降水。

4、管路连接
连接软管为螺纹胶管,内径Φ48,长为0.7m,连接井管与集水总管。

集水总管直径Φ75,每根4m,互相间用法兰连接,在管壁每1-2m设一个连接井管的接头,并与抽水泵连接,安装过程中各连接点必须密封,井点真空度不小于60KPa。

5、井点施工的要点
5.1降水设备采用jsj-60型真空泵机组,离心泵功率7.5kw,最大抽水量为60m3/h,最大抽汲深度为9.6m,最大提升高度为8m,真空压力必须达到6-8kg。

5.2井点施工结束,立即组织洗井,做到出水正常。

5.3降水系统各部件应连接严密,不得漏水、漏电、漏气,并仔细检查泵组工作状态,防止反转。

5.4降水系统安装完毕,应及时组织抽水,全面检查机组的工作水压力、真空数、电流、电压,井点的出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5.5在试抽水过程中,应定时观察抽水流量,工作水压力、真空度以及观测孔的水位等,并做好记录,根据水位下降的趋势,分析其降水效果。

如出现与设计有较大出入,应及时调整降水设计方案。

5.6保证抽水设备的正常运行,降水期间不得停泵。

5.7注意将抽出的水排至降水区以外,以防产生回渗。

6、降水注意事项
6.1井点使用时,基坑周围井点应对称、同时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内。

6.2靠近建筑物的深井,应使建筑物下的水位与附近水位之差保持不大于1m,以免造成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而出现裂缝。

为此,要加强水位观测,当水位差过大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补救。

6.3井点供电系统应采用双线路,防止中途停电或发生其他故障,影响排水。

必要时设置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备用发电机组,以防止突然停电,造成水淹基坑。

6.4潜水泵在运行时应经常观测水位变化情况,检查电缆线是否和井壁相碰,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芯掺入电动机内,同时,还须定期检查密封的可靠性,以保证正常运转。

6.5轻型井点及深井施工时,应注意避开工程桩、立柱桩等位置。

6.6基坑内局部深坑可在基坑开挖至坑口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补打轻型井点的方法进行降水。

井点降水方案一
第一节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5m,周围做一排灌注桩,两排搅拌桩,为了便于土方开挖,基础砼底板施工和地下室结构施工,保持基坑干燥,基坑挖土前进行坑内降水。

根据我方以往经验采用一级井点降水能基本满足施工的需要;结合现场情况,并在坑内设置排水沟和集水
井来排除基坑内雨水和地下渗透水。

第二节井点降水
1、轻型井点布置及工作原理
(1)本工程井点降水设备,采用空压机和离心泵、型号为3BL-9,功率7.5KM,立管直径Ф50的钢管,井管长度为7m,井点
管的下端为1m滤管,连接管用Ф50的橡皮管,集水管用直
径Ф100的钢管分节连接,每节为3.75m,每根立管间距为
1.0-1.5m,根据技术参数的以往经验,轻型井点影响半径为
8m左右,最大排水量40m3/h,工作水压大于0.25mpa,确
保吸水深度达到底板以下50cm。

(2)轻型井点降水是利用真空的吸力,把地下水位降低。

轻型井点主要部位是喷射井点管底端的排水装置,经过总管与立管
之间的环刑空间直达底端,在喷嘴处由于水面在缩小,使工
作水流具有极高的流速,在喷嘴附近造成负压,因而将地下
水经滤管吸入,吸入的地下水在泵体内混合,然后再把水排
出,周而复始,循环工作。

(3)使用初真空度低,排水量大,其大小同吸水深度有关。

然后,排水量减少,真空度提高,地下水降低。

2、施工方法
(1)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井点设备动力,水源及必要材料的准备。

排水沟的开挖,附近建筑物标高的观测及防止附近建筑物沉
降的观测措施。

(2)井点管的埋设程序:先排放总管—再埋设总管—用软塑料管连接总管—然后安装抽水设备。

(3)井点管的埋设采用水冲枪法进行,冲孔时冲枪应垂直插入水中,并作上下、左右摆动,以加剧土体松动,边冲边沉,冲
孔部分土粒沉于孔底,而触及滤管底部。

井孔冲出后,立即
拔出冲枪插入立管,并在井管与孔壁之间迅速灌入黄沙,以
防孔壁塌土;砂滤层宜采用粗沙并灌到滤管上端2m左右,
以保证水流量畅通。

井点灌沙后,上端用粘土封口,以防
漏气。

(4)井点系统全部安装完成后,需进行试验抽水,以检查无漏气现象,井点运行后连续工作,并准备好备用电源及电机,确
保机械正常运转。

(5)井水抽水后一般不应停抽,时抽时止,滤网易堵塞,也易抽出土粒引起附近建筑物由于土粒流失而沉降开裂,正常排水
应是细水长流,出水澄清。

(6)为确保水位降至设计标高、每一基坑内均设水位监测孔,数量部位据实另定,定时记录,发现异状及时上报。

(7)地下车库基坑外侧应设置四只水位监测孔,及时掌握基坑外的水位情况,提前组织有关人员商讨制定出如果出现异常情
况的补球措施。

(8)井点降水施工24小时作业,定时观测流量及水位降低情况,
并做好《轻型井点降水记录》。

同时,施工人员在井点施工
时亦应做好原始记录。

3、质量通病的防治
4 安全生产
(1)进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防范,配备专职安全员建立安全责任制。

(2)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遵守安全生产六大记律,发挥“三件宝”的作用,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增强安全意识。

(3)机械设备应由专人使用,维修定期检查和保养。

(4)做好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保持场容整洁。

井点降水方案二
基坑开挖过程及地下室施工中遇到的水源是一种来自坑壁外的上层滞水,二是来自坑底以下的潜水。

本工程基坑采用深层搅拌桩挡土挡水,土方开挖深度一般是
5.4-6m左右,土方开挖前一周进行预降水。

本工程降水形式采用
轻型井点降水。

i) 为确保地下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0.5-1.0m左右,决定采用8.5-9
轻型井点。

ii)本工程分段设置轻型井点,其中1-7轴井点管长9m,设三套,每套长52米左右,7-13轴井点管长8.5m,设二套,每套长56米左右,井点管间距1.6米(具体见附图八井点平面布置图)。

iii)井点管埋设程序为先排放总管,再埋设井点;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接通,然后安装排水设备。

井点管的埋设用水冲法进行。

冲孔时冲枪要保持孔向垂直,土孔孔径不得小于150mm,清孔必须达到要求,回填粗砂沥料四周均匀、渐下,以防井管偏位。

做好支管上部封口。

iv)井点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后,需进行试抽,以检查有无漏气现象。

v)井点运行后,要求连续作业,应准备双电源。

vi)轻型井点机具设备
JSJ60型喷射真空泵7台(2台备用)
总管约300米左右。

支管1800米。

vii)抽水过程中,日夜三班专人负责,认真检查巡视井点设备的正常运转,发现问题及时抢修,确保井点正常工作。

viii)抽水一周后,将井点管拔除进行挖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