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核磁共振谱法
高分子材料中常见基团的13C谱化学位移由高场到低场,各基团化学位 移的顺序大体上按:饱和烃、含杂原子饱和烃、双键不饱和烃、芳香 烃、羧酸和酮
质子去偶技术
常采用各种双共振技术进行质子去偶 (一)质子噪声去偶 又称宽带去偶。在测定13CNMR的同时.另加一个包括全部质子共振频率在内的 宽频带射频照射样品。使13C与1H之间完全去偶。常规13CNMR谱就是质子噪声去 偶谱,13C谱线全部为单峰,谱图大为简化,得到的信息是碳的化学位移和谱线 强度,但损失了碳氢偶合的信息。 (二)偏共振去偶 又称部分去偶。把另加的射频调到偏离1H共振频率几百到几千赫兹处,消除13C 与邻碳原子上氢的偶合及远程偶合,只保留碳氢直接相连的偶合(即1J)。这样可 获知碳的类型,即与几个氢相连,如CH3为四重峰、CH2为二重峰,以及核间相 互作用的其他信息。 (三)选择去偶 选样某一质子的特定共振频率进行照射,只对核质子去偶。采用这种方法可以 识别某特定氢所联结的碳原子。对谱峰的指认和结构解析是很有用的。 除双共振技术外,对13C谱线的标识还可采们同位素标记,或化学处理如乙酰 化、加位移试剂等。
H 标准-H 样品 H 标准
106
最常用的标准物是四甲基硅烷(TMS),TMS的吸收峰出现在高场,一般化合物 的1H峰,均出现在TMS峰的左侧,将其δ值定为0,则大多数有机物峰的化学 位移为正值。
CH3CH2Cl的NMR谱图 (a)低分辨谱 (b)高分辨谱
二、影响质子化学位移的结构因素
1、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主要是电负性的影响。电负性较高的基团或原子,使质子周围的电子云密 度降低(去屏蔽),导致该质子的共振信号向低场移动,δH值增大。
§9.3 1H-核磁共振波谱(氢谱)
一、屏蔽作用与化学位移 1、屏蔽作用:化合物中各种不同化学环境 下的1H,原子核处于外磁场中时,核外 电子运动要产生感应磁场,而核外电子 对原子核的这种作用就是屏蔽作用。其 方向与外加磁场Ho方向反相,称为抗磁 屏蔽;如果方向同相,称顺磁屏蔽. H=H0(1-σ)
A苯-δ=8ppm附近峰的面积; A总-所有峰的面积;
例:聚乙烯和硬脂酸混合物 与羧酸相连的亚甲基质子化学位移为2.2ppm,其积分强度远小于主 链的亚甲基质子,因此采用积分强度相比的直接计算法误差大,采 用作工作曲线外推法。
五、高分子立构规整性的测定
(一)旋光异构体 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CH3 CH2 C Ha C COOCH3 C CH3 CH3 C COOCH3
Hb COOCH3 CH3 CH2 C
Ha C
Hb COOCH3
在间同结构中,CH2的两个质子的环境相同,只得到一个峰 在全同结构中,CH2的两个质子的环境不同,由于自旋-自旋偶合而分裂成 为四重峰。 在无规结构中,既有全同又又间同,所以出现五重峰。
(二)几何异构体
双烯类高分子的几何异构体大多有不同的化学位移,可用于定性
峰数为n+1。
四、去偶技术
(-)双照射去偶技术 用两束射频照射分子,一束是常用的射频,它的吸收可测量;另一 束射频则是较强的固定射频场。若要观察分子内特定质子与哪些磁核 偶合,就调整该固定射频场的频率,使之等于特定质子的共振频率。 由于固定射频场较强,特定质子受其照射后迅速跃迁达到饱和.将不 再与其他磁核偶合,得到的是消除该种质子的偶合的去偶谱。对照去 偶前后的谱团,就能找出与该质子有偶合关系的全都质子。 (二)氘代 氘(即2H)比质子的磁矩小得多.它在很高的磁场吸收,因而在 NMR谱中不出峰。此外它与质子的偶合是弱的,并且通常使质子的信号 变宽而不劈裂。因此用一个氘取代一个质子后,其结果是使这个质子 的峰及其他质子被它劈裂的信号从NMR谱图中消失.好像分子中那个位 置上没有氢一样,因此用氘标记可以简化谱图。
和定量分析。
1,4加成的-C=CH-C,δ=5.08 CH3的化学位移,顺1,4加成异构体,δ=1.67 反1,4加成异构体,δ=1.60
3,4(或1,2) -C=CH2,δ=4.67
§10.3 13C-NMR核磁共振谱及其在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有磁活性的13C天然丰度低,灵敏度比1H低,但目前在高分子研究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 ⑴所有高分子主链或至少是侧链上都有C原子 ⑵位移范围大,可达250ppm能获得高分辩谱图 ⑶由于13C丰度低,邻近13C- 13C自旋-自旋偶合的几率只有几万分之 一,所以谱图较简单,易于解析。 ⑷ 13C能与直接和碳相连的氢及邻碳上的氢发生自旋偶台,且偶合常数 很大。这种偶合虽能提供碳氢之间的结构信息。但也使谱图复杂化, 从此常需要采用质子去偶技术。
4、拉莫尔进动 在磁场中,通电线圈产 生的磁矩与外磁场之间 的相互作用使线圈受到 力矩的作用而偏转。同 样,在磁场中,自转核 的赤道平面也因受到力 矩作用而发生偏转,其 结果是核磁矩绕着磁场 方向转动(如图所示), 这就称为拉莫尔进动。 陀螺的进动与核磁矩的拉莫尔进动
(二)核磁共振
处于静磁场中的核自旋体系,当其拉莫尔进动频率与作用于 该体系的射频场频率相等时,所发生的吸收电磁波的现象称 为核磁共振。也就是说,核自旋在均匀磁场中的进动是不连 续取向的。每个取向相应于一个能级,核自旋只能在相邻能 级上跃迁。如相邻两能级间发生跃迁,就会有一个电磁辐射 的量子放出或吸收。 辐射量子的频率,为: E H 0 h 2
三、定性分析
(一)聚烯烃鉴别
CH3 CH2 CH n CH2 CH3 C CH3 n CH2
CH3 C n CH2CH3
(二) 聚丙烯酸乙酯和聚丙酸乙烯酯的鉴别
1.11ppm的三重峰 -CH3 2.25ppm处有四重峰 —CH2-
聚丙酸乙烯酯
1.21ppm的三重峰 -CH3 4.12ppm处有四重峰 —CH2-
尼龙66、尼龙6和尼龙11三种不 同的尼龙的NMR谱有很大差别; 峰面积和峰形不同。 尼龙11的(CH2)8峰很尖,尼龙6 的(CH2)3为宽峰,而尼龙66有 (CH2)2和(CH2)4两个峰,并且峰 形较宽,
四、定量分析
1、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NMR谱上信号峰的强度正比子峰下面的面积,是提 供结构信息的重要参数。NMR上积分线高度反映出 信号强度。各信号峰强度之比应等于相应的质子数 之比。 例:聚乙二醇相对分子量 H O CH2CH2 OH 聚乙二醇的结构式 n 设OH峰的面积(或积分强度) 为x, -OCH2CH2O-峰的面积为y
§9.4 高分辩1H-NMR在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一、样品的制备
1、样品配成10-20%(质量/体积)溶液; 2、溶剂必须不含1H,选择氘代溶剂; 3、如果溶剂中少量的氢未被氘代,选择溶剂要避免试样的吸收峰和 溶剂峰重合; 4、如需要高温记谱,要选用沸点高的溶剂。
二、谱图解析 谱图解析要注意下述几方面的特点: (1)首先要检查得到的谱图是否正确,可通过观察TMS基准峰与谱图基 线是否正常来判断。 (2)计算各峰信号的相对面积,求出不同基团间的H原子(或碳原子)数 之比。 (3)确定化学位移大约代表什么基团,在氢谱中要特别注意孤立的单峰, 然后再解析偶合峰。 (4)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谱图,仅仅靠核磁共振谱来确定结构会有因难, 还需要与其他分析手段相配合。
§9.2 核磁共振仪
一、核磁共振仪结构
1、磁铁 2、扫描发生器 3、射频接受器和检测器 4、射频振荡器 5、样品支架
二、测试原理
当测定1H核磁共振谱时,将磁铁线圈通电,使磁场达到23847Gs (100MHz的仪器),射频振荡器产生的100MHz无线电波,通过发射 线圈照射样品,扫描线圈中通入电流且改变其强度,即改变外磁场 强度,当三个互相垂直的线圈不满足共振条件时,接受线圈没有电 流通过,如果满足共振条件时,则有电流通过,将它放大记录下来 就得到了核磁共振谱图。
x 2 y 4n
y n 2x
M n n 44 18
22 y 18 x
2、共聚物和共混物组成的测定
• 对共聚物的NMR谱作定性分析后,根据峰面积与共振核数目成比例的 原则,定量计算共聚组成。
例: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二元共聚物 δ=8ppm左右的一个 孤立的峰归属于苯环 上的质子,用该峰可 计算苯乙烯的摩尔分 数x:
第九章 核磁共振谱法
§9.1 简介
• 吸收光谱,波长比红外线更长得无线电波范围,引起的是电子及核 在其自旋态能级之间的跃迁; • 按测定的核分类:氢谱(1H-NMR),碳谱(13C-NMR),氟谱(19F-NMR),硅谱 等。 • 定性分析 • 定量分析
核磁光谱是高分子材料剖析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一、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聚丙烯酸乙酯
(二) 聚丙烯酸乙酯和聚丙酸乙烯酯的鉴别
CH2 CH a b COCH2CH3 O
聚丙烯酸乙酯
CH2 CH a b OCCH2CH3 O
聚丙酸乙烯酯
在1HNMR谱中,聚丙烯酸乙酯的化学位移(Ha=1.21, Hb=4.12)大于聚丙酸乙烯酯(Ha=1.11,Hb=2.25)
(三)尼龙的鉴别
(一)基本概念
1、原子核的磁矩 2、自旋角动量 µ=γр
γ -磁旋比,是核的特征常数
p I ( I 1)
h 2
3、产生核磁共振的条件:核自旋时要有磁矩产生,也就是说,只有 当核的自旋量子数I≠0时,核自旋才能具有一定的自旋角动量,产 生磁矩。
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
I
典型核
12C, 16O, 32S 2H, 14N
H 0 (1 ) 2
电子对质子的屏蔽作用
2、化学位移:在分子体系中,由于各种磁核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而产生不 同的共振频率。这种共振频率的位移现象称作为化学位移。化学位移来源 于核外电子云的磁屏蔽效应。
3、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以某一标准物的吸收峰为原点,测出其它峰与原点 的距离,这种相对距离称为化学位移。化学位移是很小的数值,且与磁场强R谱 (a)完全偶合;(b)1H去偶; (c)19F去偶;(d)1H、19F同时去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