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交易业务风险的管理,规范公司投资交易业务,有效控制业务风险,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进入要求以及**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等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投资交易业务的风险管理目的是:通过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体系、风险控制机制及风险监测平台,及时发现、评估、规避、处理债券投资管理业务运作中的各类风险,确保债券投资管理业务合规开展,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
第三条风险管理原则
全面管理原则:投资交易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覆盖与之相关各级部门和人员,渗透到该项业务的决策、执行、控制、监督、评估、反馈等各个环节。
责权落实原则:投资交易业务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相应部门,各管理部门在职权范围内分别负责各类风险的监控、控制和报告。
相互制衡原则:科学设计投资交易业务的组织体系和经营管理流程,部门和岗位设置权责分明,前、中、后台相关部门、相关岗位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监督,不相容职务应当
分离。
第二章风险管理基本要求
第一节基本要求
第四条公司从全面、统一管理风险的角度出发,对投资交易业务制定统一的风险控制指标。
投资交易业务的风险控制应贯穿于整个业务流程。
公司各相关总部应依据职责,做好相应的风险控制工作。
第五条公司开展投资交易业务,应制订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内部操作流程,建立全面量化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采用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动态风险监控系统,对投资交易业务的风险进行识别、计量和预警与控制。
第六条公司开展投资交易业务,实行两级风险控制。
**部门对投资交易业务风险实施一级监控,**部门对相关业务风控指标实施独立再监控。
第二节风险分类
第七条根据风险的来源和性质,公司投资交易业务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四类: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及操作风险。
第八条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经济政策变化、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以及国际经济因素的变化给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可能带来的意外损失。
第九条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方、证券发行人因种种
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公司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公司在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交易业务开展中的信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交易对手方的信用风险和证券发行人的信用风险。
第十条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公司无法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所持有的证券获得资金的市场流动性风险,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该项业务正常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
第十一条操作风险是指因内部程序不完善、人为失误、系统故障或外部事件等而导致公司遭受财产损失或声誉损失的可能。
第三章风险控制措施
第一节市场风险控制
第十二条 **部门在开展投资业务时,应加强对风险限额、止损点、集中度等风控指标的管理,严格执行相关风险控制措施。
第十三条 **部门紧密跟踪宏观经济走势、政策变化、行业和公司发展以及其他影响市场变化的因素进行宏观、策略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并出具定期和不定期报告供投资决策参考。
第十四条 **部门根据对宏观经济走势、政策变化和证
券市场走势等方面的判断,以定期和不定期会议审定投资策略,整体控制市场宏观环境风险。
第二节信用风险控制
第十五条 **部门在开展投资业务时,投资品种不得超过产品合同规定的范围,并按合同规定进行资产配置。
第十六条对于交易对手方信用风险的防范,**部门负责制定交易对手库,并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定期或不定期更新交易对手库。
第十七条对于证券发行人的信用风险防范,**部门负责建立对证券发行人内部评级体系,动态监控发行人信用状况并及时调整。
第三节流动性风险控制
第十八条投资交易业务规模中的资金规模须严格控制在产品合同规定的额度内。
第十九条投资总额不得超过规定的规模上限。
第二十条 **部门应根据各类投资的分类及风险特征,对各类债券投资总额进行监控。
第二十一条 **部门在授权规模内负责日常交易中的头寸管理及流动性安排,对业务开展过程中发现的流动性风险隐患及时处置、报告。
定期、不定期对投资交易业务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评价。
第四节操作风险控制
第二十二条 **部门在从事投资交易活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规定:
(一)部门和岗位设置权责分明,前、中、后台相关部门、相关岗位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监督,不相容职务应当分离;
(二)建立完善的权限管理体系和严格的交易制度,按照逐级授权的要求,明确岗位权限和审批流程,确保所有人员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都符合权限管理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三条 **部门风控岗位人员应重点监督投资执行过程中以下事项是否存在风险:资金、账户管理是否规范;操作留痕和交易记录是否妥善保存;交易指令是否符合相关授权和风控制度等的要求。
第二十四条 **部门应重点监督隔离墙制度是否有效等合规管理事项。
第二十五条交易人员应做好交易记录,电子交易数据要加强保存和备份,确保交易清算数据的安全、真实和完整。
第四章风险管理体系评估
第二十六条 **部门应定期根据风险限额等风险指标执行情况、各类风险控制度执行情况及流程等方面对投资交易业务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评估,针对评估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分管领导并抄送**部门。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公司**部门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