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代服装教学课件大学中国服装史

明代服装教学课件大学中国服装史


百姓服装
h
36
第三节 女子冠服与便服
一、冠服
大凡皇后、皇妃、命妇,皆有冠服,一般为真红色 的大袖衫、深青色的背子、加彩绣帔子、珠玉金凤 冠、金绣花纹履。
h
37
冠服
凤冠:明代女子服制中最为庄重的一种礼冠。以 金属丝网为胎,冠上装饰凤凰,并挂有珠宝、流 苏。也有用漆纱做的,加饰珠翠。凤冠有两种形 式:一为后妃所戴,冠上缀有凤凰、龙等装饰。 另一种为普通命妇凤冠,不缀龙凤,仅缀珠翟、 花钗。
h
4
吉祥图案
五福捧寿
h
5
龙凤呈祥
h
6
喜上眉梢
h
7
松鹤延年
h
8
四季平安
h
9
第二节 男子官服与民服
一、官服
官服以袍衫为尚,头戴梁冠,着云头履。梁冠、佩 绶、笏板等都有具体安排,见表1:
h
10
品级 一品 二品
梁冠 七梁 六梁
革带 玉带 犀带
佩绶 云风四色织成花锦 云风四色织成花锦
三品 四品 五品 六七品 八九品
h
70
本章重点、难点问题:
1.试述明代官服的特征和等级标志。 2.说说明代女子服饰的基本样式有哪
些?其风格特征是什么?
h
71
h
26
《顾梦游肖像》明 曾鲸
❖ 曾鲸,字波臣,福建莆 田人。明清时期,肖像 画领域出现了流派纷呈 的局面,并且第一次出 现了以个人命名的风格 流派“波臣派”,这一 绘画流派影响了明末以 来直至清末中国肖像画 的发展。
穿衫子、戴儒巾
h
27
《徐渭像》
❖ 徐渭(1521- 1593),字文 长,号天池山人, 晚年号青藤道士, 或署名田水月。 山阴(今浙江绍 兴)人。他是文 学家兼书画家, 诗文、戏曲著作 丰富。
h
18
穿补服、戴乌纱帽的官吏
h
19
着 补 服 的 明 代 官 员
h
20
补服
h
乌纱帽
21
二、民服
明代一般男子服式主要有:直身、罩甲、襕衫、裤 衫、裤褶等,多承袭前代,仅在色泽、长短上有所 变化。而作为明代男子主要首服的巾帽,则有很大 发展,特点突出。
h
22
罩甲
❖ 超短袖对襟或不对襟,长度在膝下到足背之 间,衣身紧窄的式样。但明政府下令只有骑 马之人才可穿用对襟罩甲,一般军民步卒不 得穿用。另一种为不对襟,士大夫可以穿着。
绣 龙 袍 的 皇 帝
h
13
戴乌纱折上巾、穿绣龙袍的皇帝(《明太祖坐像》)
h
14
皇帝常服 h
金冠——折上巾
15
戴 貂 蝉 笼 巾 、 佩 方 心 曲 领 、 穿 朝 服 的 官 吏
h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
系戴 白展 玉角 腰幞 带头 的, 官穿 吏织
金 蟒 袍 、
h
17
戴 乌 纱 幞 头 , 穿 织 金 蟒 袍 的 官 吏
h
56
比甲
无领无袖的 对襟马甲, 较后代马甲 长,一般齐 裙。
h
57
穿 比 甲 的 妇 女
h
58
裙子:主要有晔裙、百褶裙、凤尾裙、合欢裙。 头饰:主要有包头、头箍、珠箍。
包头又名额帕,一般用乌绫为之,夏季则用乌纱,斜 折后裹于额上,在脑后交叉后再向前作方结。
珠箍则需裁剪后缝制而成,内夹衬较厚的锦帛,外缀 金玉珠宝,用时不需缠裹,直接裁即可。初为贵妇所戴, 后下层女子亦用。
武官 狮子 狮子 虎 豹 熊罴 彪 彪 犀牛 海马
h
服色
绯色 绯色 绯色 绯色 青色 青色 青色 绿色 绿色
花纹
大朵花 径五寸 小朵花 径三寸 散花无枝叶 径二寸 小朵花 径一寸五 小朵花 径一寸五 小朵花径一寸 小朵花径一寸
无纹 无纹 无纹
12
(戴 南乌 熏纱 殿折 旧上 藏巾 《, 历穿 代盘 帝领 王、 像窄 》袖 ),
第六章 明代服装
h
1
第一节 概述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在政治上 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专制,对中央和地方封建官僚 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恢复汉族礼仪, 调整冠服制度,禁胡服、胡姓、胡语等措施。
h
2
郑和下西h洋路线图
3
影响明朝时期服饰文化的主要因素:
❖ 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明朝是封建社会的后期,其封
建意识趋向于专制,趋向于崇尚繁丽华美,趋向于诸多 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之风——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意识, 在装饰图案上的表现尤为突出。
❖ 纺织业的发展:“休养生息”政策——采取垦荒、屯
田的方式,重视棉、桑、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明代 中叶以后,在我国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产业的苗头,染织业在江南地区出现了空前发达的盛况。
h
50
便服
背子:明代背子,用途更广,但形式与宋大致相同。 一般分为两式:合领、对襟、大袖,为贵族妇女礼 服;直领、对襟、小袖,为普通妇女便服。
h
51
明代背子
宽 袖 背 子 穿 戴 展 示 图
h
52
窄 袖 背 子 穿 戴 展 示 图
h
53
明背子
h
54
穿窄袖背子h的妇女
55
❖ 比甲:本为蒙古族服式,后传至中原,汉 族女子也多穿用。明代中叶着比甲成风, 样式主要似背心无袖,多为对襟,比后代 马甲又长,一般齐裙。
五梁 四梁 三梁 二梁 一梁
金带 金带 银带 银带 乌角带
云鹤花锦 云鹤花锦 盘雕花锦 练雀三色花锦 练雀三色花锦
笏板 象牙
象牙
象牙 象牙 象牙 槐木 槐木
h
11
品级
一品 二品 三品 四品 五品 六品 七品 八品 九品 杂职 法官
补子 文官 仙鹤 锦鸡 孔雀 云雁 白鹇 鹭鸶 鸂鶒 黄鹂 鹌鹑 练雀(鹊) 獬豸
的便帽。以黑色纱罗制成,可以折叠,展开四角皆方,又称 “四角方巾”,规定为职官、儒士所专用。
❖ 六合一统帽:即俗称的“瓜皮帽”,用六片罗帛拼成,多用 于市井百姓。
h
25
李日华像
❖ 李日华(1565-1635)明文学家。 万历进士,官至 太仆寺少卿。能 书画,并善于鉴 别。所作笔记, 内容亦多评论书 画,笔调清隽, 富有小品意致。 著有《味水轩日 记》。
h
28
明 徐渭《四季 花卉图》
h
29
明 徐渭 《梅花雪蕉图》 画取梅花太寂寥, 更添两叶烂芭蕉。 老夫即是王摩诘, 掺雪堆将尺五高。
h
30
徐渭《墨葡萄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h
31
戴四方平定 巾、穿大襟 袍的男子
h
32
五蝠捧寿纹大襟袍
h
33
直身袍
h
34
儒巾
明代盘领大袖衫
h
高筒毡靴
35
h
66
金 玉 簪 钗 ( 传 世 实 物 )
h
嵌 宝 珠 翠 发 簪 ( 传 世 实 物 )
67
玉 挂 佩 ( 传 世 实 物 )
h
68
簪珠翠发饰 的贵妇及挂 玉佩的侍女
h
69
水田衣
水田衣是一种以各 色零碎织锦料拼合 缝制成的服装,形 似僧人穿的袈裟, 因整件服装织料色 彩互相交错形如水 田而得名。
h
42
戴凤冠、穿霞帔的明朝皇后(h南熏殿旧藏《历代帝王像》)
43
霞 帔 展 示 图
h
44
霞帔示意图
h
三龙双凤冠
45
明《中东宫冠服》所绘中宫大衫龙纹霞帔
①正面 ②反面
h
46
穿补服的贵妇
h
47
明 太 宗 孝 文 皇 后 像
h
48
大袖衣
h
49
二、便服
命妇燕居与平民女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袄、 霞帔、背子、比甲、裙子等。普通女子服饰多 以紫花粗布为衣,不许金绣。
h
59
襦裙
h
60
穿襦裙的乐女(传世绘画《汉宫秋》局部)
h
61
明代妇女的襦 裙,与宋代无 甚差别,只是 在年轻妇女中 间,常加一条 短小的腰裙 (有些侍女丫 环也喜这种装 束),以便活 动。
h
62
凤尾裙、布鞋
h
63
明代女子头饰
h
64
金 玉 挂 佩
h
珠 玉 发 簪 及 发 钗
65
金 玉 珠 翠 发 簪 ( 传 世 实 物 )
h
38
凤冠虽然早在秦汉就 已出现,但现在所能 见到的完整实物却大 多属于明代。北京定 陵发掘出的凤冠,是 万历皇帝两个后妃生 前所用之物,总共出 土四顶。
龙凤珠h翠冠(北京定陵出土实物)
39
霞帔:是一种帔子,它的形状像两条彩练,绕过 头颈,披挂于胸前,下垂金玉坠子,早在南北朝 时已出现。隋唐以后,人们称赞这种披件美如彩 霞而得名“霞帔”。到了宋代,已正式将它作为礼 服所用,明代沿袭了这一服饰。用作命妇礼服, 颜色纹样也有规定。 见表:
h
23
罩甲
h
24
首服
❖ 乌纱帽:用乌纱制作的圆顶官帽,其式样与晚唐五代的幞头 略同,黑纱所制,其形制前低后高,两边各插一翅。
❖ 网巾:是一种束发的网罩,多用黑色细绳、马尾、棕丝编织
而成,造型类似鱼网。出来束发,它还是明代男子成年的标 志。
❖ 四方平定巾:明代读书人的一种头巾,是一种缝制成四方形
h
40
品级 一、二品 三、四品
五品 六、七品 八、九品
霞帔图案 蹙金绣云霞翟纹 金绣云霞孔雀纹
绣云霞鸳鸯纹 绣云霞练鹊纹
绣缠枝花纹
背子 蹙金绣云霞翟纹 金绣云霞孔雀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