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票操作票使用和管理实施细则(2015版)1 范围1.1 本细则规定了自备电厂工作票、操作票的适用范围、执行程序,使用和管理内容与要求。
1.2 本细则适用于全厂范围内工作票、操作票的使用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热力和机械部分)中关于工作票、操作票的相关规定;《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并参照电力行业兄弟单位相关规定。
3 定义和术语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细则3.1操作指令值班调度员对其管辖的设备进行变更电气接线方式和事故处理而发布的立即操作的指令(分为逐项操作指令、单项操作指令和综合操作指令)。
3.2操作许可电气设备在变更状态操作前,由厂值长或班长、地调调度员提出操作要求,在取得省调值班调度员许可后才能操作,操作后应汇报。
3.3操作任务指对该设备的操作目的或设备状态改变。
3.4操作要求该设备在操作前提出的要求。
3.5调整性操作负荷增减、不涉及人为就地启停或切换设备(系统),或在DCS上实现顺序控制的操作。
3.6合上把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放在接通位置(包括高压熔断器)。
3.7断开把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放在断开位置(包括高压熔断器)。
3.8合环将电气环路用断路器或隔离开关闭合的操作。
3.2.7解环将电气环路用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断开的操作。
3.9并列将发电机(或两个系统)经用同期表检查同期后并列运行。
3.10解列将发电机(或一个系统)与全系统解除并列运行。
3.11自同期并列将发电机用自同期法与系统并列运行。
3.12非同期并列将发电机(或两个系统)不经同期检查即并列运行。
3.13强送设备故障跳闸后未经详细检查或试验即送电。
3.14强送成功设备故障后,未经详细检查或试验,用断路器对其送电成功。
3.15试送设备检修后或故障跳闸后,经初步检查再送电。
3.16冲击合闸新设备在投入运行时,连续操作合闸,正常后拉开再合闸。
一般线路三次,主变五次,母线一次。
3.17跳闸设备(如:开关、主汽门等)自动从接通位置变为断开位置。
3.18零起升压利用发电机将设备从零电压渐渐升至额定电压。
3.19装设(拆除)接地线(或合上,拉开接地隔离开关)用临时接地线或接地隔离开关将设备与大地接通(或断开)。
3.20带电拆接在设备带电状态下拆断或接通短接线。
3.21限电限制用户用电。
3.22检查观察设备的状态如何,如进行正常定期检查和事故检查。
3.23清扫消除设备上的灰尘、脏物。
3.24测量测量电气设备绝缘、电压、温度等。
3.25装上或取下熔断器将熔断器装上或取下。
3.26保护投入将继电保护投入运行,指投跳闸位置。
3.27保护停用将继电保护停止(或退出)运行。
3.28投入或停用压板将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压板投入(用上)或停用(解除)。
3.29信号复归继电保护动作的信号牌恢复原位。
3.30开启把汽门或阀门转动至开启位置。
3.31关闭把汽门或阀门转动至关闭位置。
3.32运行状态设备的刀闸及开关均在合入位置,设备带电运行,相应保护投入运行。
3.33热备用状态设备的刀闸在合入位置,开关在断开位置,相应保护投入运行。
3.34冷备用状态设备的刀闸及开关均在断开位置,相应保护退出运行(属中调、区调所辖的调度范围内保护,按中调、区调令执行)。
3.35检修状态设备的刀闸及开关均在断开位置,在有可能来电端挂好接地线,挂好安全标示牌,相应保护退出运行(属中调、区调所辖的调度范围内保护,按中调、区调令执行)。
3.36工作位置手车开关本体在开关柜内,且开关本体限定在“工作”位置,一次插件(动、静插头)已插好。
3.37试验位置手车开关本体在开关柜内,且开关本体限定在“试验”位置,一次插件(动、静插头)在断开位置。
3.38检修位置手车开关本体在开关柜外。
3.39设备双重名称双重名称系指设备名称和设备编号(简称:双重编号)及具有中文名称和阿拉伯数字编号的设备。
3.40验电用校验工具验明设备是否带电。
3.41放电设备停电后,用工具将静电放去。
3.42充电不带电设备与电源接通,但设备没有供电(不带负荷)。
3.43核相用校验工具核对带电设备的两端相位。
3.44试相序用校验工具核对电源的相序。
3.45短接(或跨线)用临时导线将开关或刀闸等设备跨越旁路。
3.46拆(接)引线将设备引线或架空线的跨越线(弓子线)拆断(或接通)。
3.47倒母线指双母线互相倒换。
3.48校验对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进行预先测试检验是否良好。
3.49冷倒开关在热备用状态,先断开×母线刀闸,再合上×(另一组)母线刀闸。
3.50开机将发电机、汽轮机开动。
3.51停机将发电机、汽轮机停下。
3.52上锁重要机构用锁锁住。
3.53除锁将锁取下不用。
3.54挂上××标示牌设备上挂上标示牌(警告牌)。
3.55摘除××标示牌设备上摘除标示牌(警告牌)。
3.56蒸汽母管并列(解列)将主蒸汽母管并列(或解列)运行。
3.57装设(拆除)堵板法兰装设(拆除)堵板。
3.58数字称谓“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在设备名称或编号中的统一称谓分别为“洞、幺、两、三、四、五、六、拐、八、九”。
4总则4.1为保证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电力生产的各项运行操作、检修、维护、试验等工作都必须使用操作票或工作票(以下简称“两票”),为规范对“两票”的使用和管理,制定本细则。
4.2“两票”的使用和管理要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各部门要按照程序建立标准操作票和标准工作票票库,标准票的覆盖率要努力达到100%(正常方式下的作业都必须有标准的工作票和操作票)。
4.3各部门要加强对“两票”执行过程的管理。
任何作业人员除严重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下都无权无票作业。
现场作业必须做到100%开票,票面安全措施、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及两票执行环节必须100%落实。
4.4实现标准化作业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克服工作过程中人员行为随意性的重要措施,使用标准操作票和标准工作票后,正确填写和使用两票应列入各部门年度培训计划内容。
5工作票、操作票管理机构组长:生产副厂长成员:安技部主任、发电部主任、检修部主任、燃运部主任、安全专工以及各部门安全员职责:(1)全面负责对工作票、操作票以及动火票的日常监督、检查和考核;(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日常工作票、操作票的管理,指导编写标准工作票、操作票,规范员工作业、操作行为,并对执行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3)安技部各专业负责日常工作票、操作票的动态检查和静态检查与考核,并对工作票、操作票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培训和纠正、考核,并在月度分析例会进行通报。
6工作票的使用和管理6.1工作票的种类及适用范围6.1.1电气第一种工作票电气第一种工作票适用于以下工作:6.1.1.1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者;6.1.1.2高压室内的二次接线和照明等回路上的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停电或做安全措施者;6.1.1.3其他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停电或需要做安全措施者。
6.1.2电气第二种工作票电气第二种工作票适用于以下工作:6.1.2.1带电作业和在带电设备外壳上的工作;6.1.2.2控制盘和低压配电盘、配电箱、电源干线上的工作;6.1.2.3二次接线回路上的工作,无须将高压设备停电者;6.1.2.4转动中的发电机、同期调相机的励磁回路或高压电动机转子电阻回路上的工作;6.1.2.5非当值值班人员用绝缘棒和电压互感器定相或用钳形电流表测量高压回路的电流;6.1.2.6更换生产区域及生产相关区域照明灯泡的工作;6.1.2.7在变电站、变压器区域内进行动土、植(拔)草、粉刷墙壁、屋顶修缮、搭脚手架等工作,或在配电间进行粉刷墙壁、整修地面、搭脚手架等工作,不需要将高压设备停电或需要作安全措施的。
6.1.2.8电气检修人员进入配电室、升压站、电子设备间进行巡视检查。
6.1.3热力机械第一种工作票热力机械第一种工作票适用于以下工作:6.1.3.1需要将生产设备、系统停止运行或退出备用,由运行值班人员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采取断开电源、隔断与运行设备联系的热力系统,对检修设备进行消压、吹扫等任何一项安全措施的检修工作;6.1.3.2需要运行人员在运行方式、操作调整上采取保障人身、设备安全措施的工作。
6.1.4热力机械第二种工作票热力机械第二种工作票适用于以下工作:6.1.4.1不需将生产设备系统停止运行或退出备用;不需运行值班人员采取断开电源、隔断与运行设备联系的热力系统;6.1.4.2不需运行值班人员在运行方式、操作调整上采取措施的;6.1.4.3在设备系统外壳上的维护工作,但不触及设备的转动或移动部分;6.1.4.4在锅炉、汽机、化水、脱硫、除灰、输煤等生产区域内进行粉刷墙壁、屋顶修缮、整修地面、保洁、搭脚手架、保温、防腐等工作;6.1.4.5有可能造成检修人员中毒、窒息、气体爆炸等,需要采取特殊措施的工作,不准使用该票。
6.1.5热控第一种工作票热控第一种工作票适用于以下工作:热控人员在汽轮发电机组的热控电源、通讯、测量、监视、调节、保护等涉及DCS、联锁系统及设备上的工作;需要将生产设备、系统停止运行或退出备用等。
6.1.6热控第二种工作票热控第二种工作票适用于以下工作:热控人员在不涉及热控保护、联锁、自动系统以及在不参与DCS系统或设备上的且不需要运行值班人员采取断开电源、隔断与运行设备联系的热力系统工作,如就地指示仪表检查校验、敷设电缆等工作。
热控检修人员电子设备间进行巡回检查。
6.1.7一级动火工作票6.1.6.1一级动火工作票适用于一级动火区域内的动火作业,有效时间为24小时;6.1.7.2一级动火作业必须由分公司行政服务中心专业消防人员担任一级动火工作消防监护人。
6.1.7.3一级动火区系指火灾危险性很大,发生火灾时后果很严重的部位或场所。
其中包括:(1)距油罐区10米及以内场所;(2)制氢站围墙内、氢气系统、氢气管道及其两侧5M 以内;(3)氨站围墙内、氨气系统、氨管道及其两侧5MM以内;(4)氢站、氨站围墙外10M以内;(5)脱硫系统的吸收塔和净烟气烟道;(6)发电机氢系统、发电机油系统、汽机油系统、锅炉燃油系统(包括伴热线);(7)制粉系统(粉尘浓度大的场所或设备如:煤粉仓、绞龙等)、输煤皮带(粉尘浓度大的场所):(8)档案室、通讯机房、计算机房(DCS电子间、工程师站);(9)变压器、配电室、6kV和380V高低压段、柴油发电机室、电缆间(沟)、电缆夹层及隧道、蓄电池室、程控室、集控(主控)室;(10)易燃易爆品存放场所、机房距氢气系统(含氢气管道、氢气瓶、贮氢罐、阀门、法兰等)空间10米及以内场所。
在一级动火区进行电火焊作业时必须使用一级动火工作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