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习题

分析化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1. 试样分析的基本程序?2. 分析化学的方法根据试样用量可以分为哪几类?每一类的量的要求多少?3. 分析化学的方法根据试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可以分为哪几类?每一类的量的要求多少?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一、选择题1. 两位分析人员对同一含SO42-的试样用重量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数据,要判断两人分析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用哪一种方法( )A. Q检验法B. F检验法C. u检验法D. t检验法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误差是以真值为标准的,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的,所谓“误差”实质上是偏差B. 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C. 对偶然误差来说,大小相近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D. 标准偏差是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测定的数据而获得的3. 可用于减少测量过程中的偶然误差的方法( )A. 进行对照实验B. 进行空白试验C. 进行仪器校准D. 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4. 指出下列各种误差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B. 使用天平时,天平零点稍有变动C. 砝码受腐蚀D. 滴定时,不同的人对指示剂颜色判断稍有不同5. 当置信度为0.95时,测得Al2O3的置信区间为(35.21+0.10)%,其意义是( )A. 在所测定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内B. 若再进行测定,将有95%的数据落入此区间内C. 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0.95D. 在此区间内包含μ值的概率为0.956. 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B. 偶然误差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C.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D. 偶然误差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7.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是( )A. 准确度高,精密度不一定高B.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条件C.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条件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误差是测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别B. 误差是不可以传递的C. 误差是可以消灭的D.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9. 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A. 25mLB. 25.0mLC. 25.00mLD. 25.000mL10. 对某试样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得CaO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含量为30.3%,则30.6%-30.3%=0.3%为( )A. 相对误差B. 相对偏差C. 绝对误差D. 绝对偏差11. 按Q检验法(n=4时,Q0.90=0.76)删除可疑值。

下列数据中有可疑值并应该给予删除的是()A. 3.03 3.04 3.05 3.10B. 97.50 98.50 99.00 99.50C. 0.1042 0.1044 0.1045 0.1047D. 0.2122 0.2126 0.2130 0.217612. 某标准溶液的浓度,其三次平行测定的结果为0.1023mol/L、0.1020mol/L、0.1024mol/L。

如果第四次测定结果不为Q检验法(n=4时,Q0.90=0.76)所弃去,则最低值应为()A. 0.1017mol/LB. 0.1012mol/LC. 0.1008mol/LD. 0.1015mol/L13. 某一分析方法由于试剂带入的杂质量大而引起较大的误差,此时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来消除()A. 对照试验B. 空白试验C. 分析结果校正D. 提纯试剂14.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 置信水平越高,测定的可靠性越高B. 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越宽C. 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D. 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15.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判断他们的均值间是否存在误差,应采用()A. G检验B. F检验+t检验C. F检验D. t检验1. 下列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比C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2.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单次测量偏差的代数和为零B总体均值就是真值C误差可用来表征精密度的高低D偶然误差有单向性3. 测定铁矿中铁的含量,4次结果的平均值为56.28%,标准偏差为0.10%。

置信度为95%时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已知t0.05,3=3.18)()A56.28±0.138 B56.28±0.14 C56.28±0.159 D56.28±0.164. 若已知一组测量数据的总体标准偏差σ,要检验该组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则应当用哪种方法检验?At检验B u检验CF检验DQ检验5.若用0.1000mol/LKOH溶液分别滴定25.00mLH2SO4和25.00mHLAc溶液,若消耗的体积相等,则表示这两种溶液中()A[H+]浓度相等Bc(H2SO4)=c(HAc) C c(H2SO4)=2c(HAc) D 2c(H2SO4)=c(HAc)6. 强酸滴定强碱时,若酸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则滴定突跃增大的pH单位是()A1个单位B2个单位C10个单位D不变化二、填空1. 测定中的偶然误差是由引起的,可采取方式来减少偶然误差。

2. 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各造成哪种误差:①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略有变动;②分析试样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③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测不准。

3. 在弃去多余数字的修约过程中,所使用的法则规定为“”。

4.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

5. 标定某标准溶液的浓度,四次结果分别为0.2041mol/L,0.2049mol/L,0.2039mol/L,0.2043mol/L。

则结果的标准偏差为。

7. 用同浓度强酸滴定弱碱,突跃范围的大小与c b和K b有关,若要能准确滴定(T E<0.2%),则要求满足c b K b≥10-8条件。

8. NaOH溶液浓度标定后,由于保存不妥吸收了CO2,若以此标准溶液测定草酸的摩尔质量,则结果偏低;若以此标准溶液测定H3PO4浓度(甲基橙作指示剂),则结果无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三、名词解释及简答1. 置信区间2. 何谓t分布?它与正态分布有何关系?3. 说明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区别和联系。

四、判断题1. 测量值与真实值无关,只是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有关。

()2. 当真值未知且校正了系统误差,偏差与误差可不加区分。

()3. 可疑数据若是有过失误差引起的,则应采用统计检验的方法,确定该可疑值与其他数据是否来源与统一总体,以决定取舍。

()4. 化学分析法能获得比较准确的分析结果(相对误差≤0.2%),故适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

()5. 不管什么物质,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时,它们的相对误差也相同。

( )6. 做空白实验,用空白值校正分析结果可以消除或减少由于试剂、蒸馏水等引起的系统误差。

( )7. 将测量值2.205和2.2449修约为三位数是2.21和2.3。

( )8. 正态分布曲线与横坐标之间所包含的面积即是全部误差值出现的概率总和100%。

( )9. 统计检验的方法很多,在定量分析中最常用t检验与F检验,分别主要用于检验两个分析结果是否存在显著的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等。

( )补充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B,D,C,D,C,B,D,C,C,D,C,D,A,B三判断题:√,√,×,×,√,×,√,√第三章酸碱滴定法概论1.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滴定管读数应读到小数点后两位。

B. 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应读到小数点后五位。

C. 滴定管和移液管使用时需要用操作溶液润洗。

D. 容量瓶不能用来久储溶液。

2. 某弱酸H2A的分布系数与()无关A. K a1B. K a2C. 溶液的pHD. 酸总浓度c3. 某二元酸H2A的K a1=1.2,K a2 =4.2.欲使HA-为主要存在形式,则需将溶液pH控制在()A.小于1.2B. 1.2~4.2C. 大于1.2D. 大于5.24. 在滴定分析中,关于滴定突跃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被滴定无的浓度越高,突跃范围越大B. 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突跃范围越大C. 突跃范围越大,滴定越准确D.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大,突跃范围越大5.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式为。

6. 某二元酸(H2A)的pK a1=4.19,pK a2=5.57,在pH值为 4.0时,H2A的分布系数δ0= 。

7. 滴定误差是由于到化学计量点时指示剂不能发生颜色突变而引起的。

( )8. 只有基准试剂才能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因此优级纯K2Cr2O7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9. 酸式滴定管只能用来装酸。

()10. 参考水准通常不出现在质子条件式中。

()名词解释及简答1. 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符合哪些条件?基准物质具备的条件?2. 滴定度T T/B的含义是什么?3. 什么是突跃范围?参考答案B,D,B,D,×,×,×,√。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一、选择1. 选择酸碱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A. 滴定突跃范围B. 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和滴定方向C. 指示剂的变化范围D. 指示剂分子的摩尔质量2. 用浓度为0.10mol/L的HCl滴定同浓度NaOH的溶液时,pH突跃范围是9.7~4.3。

用浓度为0.010mol/L的HCl滴定同浓度的NaOH时,pH突跃范围是()A. 9.7~4.2B. 9.7~5.3C. 8.7~4.3D. 8.7~5.33. 按照质子理论,下列物质属于两性物质的有()A. H2CO3B. 氨基乙酸盐酸盐C. 氨基乙酸D. 氨基乙酸钠4. 下列各酸碱溶液的浓度均为0.10mol/L,其中可按二元酸被分步滴定的是()A. 琥珀酸(pK a1=4.16,pK a2=5.60)B. 柠檬酸(pK a1=3.14,pK a2=6.39)C. 亚磷酸(pK a1=1.30,pK a2=6.60)D. 联氨(pK b1=5.52,pK b2=14.12)5. 以下溶液的浓度均为0.10mol/L,其中只能按一元酸碱被直接准确滴定的是()A. 草酸(pK a1=1.22,pK a2=4.19)B. 联氨(pK b1=5.52,pK b2=14.12)C. 硫化钠(pK b1=-0.92,pK b2=6.76)D. 亚硫酸(pK a1=1.90,pK a2=7.20)6. 在0.10mol/LH3PO4溶液中,[HPO42-]的值约等于()A. pK a2B. pK a3C. (pK a1 +pK a2)/2D. (pK a2 +pK a3)/27. 用已知浓度的HCl滴定不同浓度的不同弱碱时,若弱碱的K b越大,则()A. 消耗的HCl越多B. 滴定突跃越大C. 滴定突跃越小D. 指示剂颜色变化不明显8. 下列溶液中不是缓冲溶液的是()A. 0.1mol/LNH4Cl + 0.2mol/LNaOHB. 0.1mol/LNH3 + 0.2mol/LNH4ClC. 0.2mol/LNH3 + 0.2mol/LHClD. 0.2mol/LNH4Cl + 0.1mol/LNaOH9. 下列物质(均为0.1mol/L),不能用强酸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A. NaCN(K a=6.2×10-10)B. C6H5ONa(K a=1.1×10-10)C. HCOONa(K a=1.8×10-4)D. C9H7N(K a=6.30×10-10)10. 用NaOH溶液(0.1mol/L)滴定同浓度的甲酸(Ka=1.8×10-4)溶液,应选用的指示剂是()A. 百里酚酞(pK HIn=1.65)B. 甲基橙(pK HIn=3.45)C. 中性红(pK HIn=7.4)D. 酚酞(pK HIn=9.1)11. 当HCl溶于液氨时,溶液中的最强酸是()A. H3O+B. NH3C. NH4+D. NH2-12. 滴定误差TE(%)()A. 与△pX无关B. 是绝对误差C. K t越大,误差越小D. 组分的浓度越大,误差越大13. 强酸滴定强碱时,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则滴定突跃范围将()A. 不变B. 增大0.5个pH单位C. 增大1个pH单位D. 增大2个pH单位14. 某弱酸HA的Ka=1.0×10-3,1.0mol/L的该酸水溶液pH值为()A. 3.0B. 2.0C. 1.5D. 6.015. 浓度均为0.1mol/L的NaH2PO4(pH1)与Na2HPO4(pH2),则()A. pH1>pH2B. pH1<pH2C. pH1=pH2D. pH1≈pH216. 用HCl溶液滴定某碱液,量取2份碱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