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总体介绍精简版
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总体介绍精简版
1. 项目概况 用地面积:30370m2 容积率:12.51 地上建筑面积:38万m2 地下建筑面积:16万m2 绿化率:30% 建筑密度:45% 建筑总高度:632m
1.4 国际化设计团队
1. 项目概况
建筑设计:Gensler
——设计总包
合作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安全等级 1)塔楼重要构件一级,重要性系数1.1,包括:核心筒、巨型柱、伸臂桁架、环带 桁架和径向桁架;
2)塔楼次要构件二级,重要性系数1.0,包括:除重要性构件以外的其他构件,如 楼面梁。
建筑位移
内容 重现期为50年的风荷载下层间位移角 重现期为50年的风荷载下底层层间位移角 多遇地震荷载下层间位移角 多遇地震荷载下底层层间位移角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环带桁架
数量
5 outriggers
位置
3/5/6/7/8
第一阶周期(s) 9.2
最大层间位移角 h/501
6 outriggers 1/3/5/6/7/8 9.15 h/500
6 outriggers 2/4/5/6/7/8 9.07 h/496
8 outriggers 1/2/3/4/5/6/7/8 8.91 h/492
1.1 区域定位
金茂大厦
上海中心
1. 项目概况
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中心大厦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用地相连,在区域总体布局中三 者的主要朝向相互错开,避免了对视干扰,也有效保证了各自展示形象的可能。
1.1 区域定位
1. 项目概况
未来上海中心将与东方明珠遥相呼应,成为统领浦江两岸的制高点
1.1 区域定位
Zone8
Zone1
Zone2
Zone3
Zone4
2.2 几何特征
2. 建筑设计简介
2.3 竖向功能布置
9区:3层观景/
以上设备层
Zone9
概况
8区:10层酒店
建筑高度:632m
+5层精品办公
Zone8
结构高度:574m
塔楼层数:地下5层,地上124层
7区:15层酒店
Zone7
大楼竖向划分为9个区
1~5区普通楼层 结论:
6~8区普通楼层
加强层
巨柱的布置宜结合建筑布局及结构性能综合确定。主巨柱设置于核心筒内隔墙 对应位置,通过伸臂桁架协同抗侧力,可获得相对较大的力臂。
次巨柱主要作用是减小环带桁架跨度,故不设伸臂桁架与核心筒连接,避免伸 臂与核心筒角部连接构造的困难。
巨柱采用SRC组合柱,含钢率控制在4~7%。可有效减小巨柱截面,并提高延性。
——设计咨询及全部施工图设计
结构设计:Thornton Tomasetti
——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
机电设计:Cosentini
——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机电设计
1.4 国际化设计团队
1. 项目概况
景观设计:SWA (美国) 风洞试验:RWDI、西安大略大学(加拿大) 工料测量:利比工料测量师事务所 酒店咨询:HVS (酒店)咨询公司、大班(酒店)咨询公司 市场咨询:高纬环球公司 其他提供咨询的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角:1.8x4.8 C70 4%
2 主:3.4x5.0 C70 4%
角:2.2x5.0 C70 4%
1 主:3.7x5.3 C70 5%
角:2.4x5.5 C70 4%
ZONE6~8典型平面 8根主巨柱
ZONE1~5典型平面 8层主巨柱+4根角柱
3.3 核心筒
3.3 核心筒
ZONE9
ZONE7~8
3.4 伸臂桁架
位于第2、 4、5、6、7、8区 外伸臂桁架贯穿核心筒腹墙
3.塔楼结构体系 OT8 OT7 OT6 OT5 OT4 OT2
构件规格(mm) H1000x1000x90x90 H1000x1000x80x80 H1000x1000x60x60 H1000x1600x100x100 H1000x1000x80x80 H1000x1000x90x90
水平支撑
3.6 幕墙支撑体系
鳍状竖向 桁架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皇冠结构 轮辐结构
支承框架 结构
塔冠结构整体轴侧图
3.7 地基基础
3.7 地基基础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桩型:钻孔灌注桩(后注浆) 桩径:1000mm 桩长:核心区56米,扩展区52米 基础持力层:9-2-1层粉砂 单桩承载力:10000KN(1000吨) 承载力取值依据: 1)地质勘察报告提供参数计算:
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介绍
李伟兴
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三所 2011年04月
目录
1. 项目概况 2. 建筑设计简介 3. 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4. 结构设计中的主要弹性分析结果 5. 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1. 项目概况
1.1 区域定位
1. 项目概况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选址于中国上 海陆家嘴CBD金融区Z3-1地块,位 于东泰路以西、花园石桥路以南、 银城路以东、陆家嘴环路以北, 地块面积约3公顷。
1个裙房商业区 5个办公区 2个酒店区 1个观景区
6区:14层办公 5区:14层办公
Zone6 Zone5
每个区被2层高的设备层分隔 空调设备 电力设备 逃生区域 电梯设备 维修保养设备
4区:13层办公
3区:13层办公 2区:12层办公 1区:5层商业/会议
Zone4 Zone3 Zone2 Zone1
中庭
双层玻璃幕墙效果图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3.6 幕墙支撑体系
带水平支撑的轮辐结构在各个楼层将幕墙结构的水平风荷载传
递到楼板。
楼板
轮辐结构
轮辐
楼板
水平支撑
幕墙体系轴侧图
幕墙体系平面图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3.6 幕墙支撑体系 幕墙结构的自重通过吊杆传递到加强层内的悬挑钢桁架上。
悬挑钢桁架
吊杆
轮幅
11267.419﹥10000kN 2)试桩取得参数计算:13000﹥10000kN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计算:11661.6﹥10000 4)桩基础选型科技委专家意见
3.7 地基基础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总桩数:947根 核心区:桩长56米,共247根 扩展区:桩长52米,共700根 长度依据:通过增加核心区桩长
限值 h/500 h/2000~h/2500 h/500 h/2000~h/2500
4.2 塔楼周期与振型图
4.塔楼结构主要分析结果
4.3 自重下基底反力
4.塔楼结构主要分析结果
竖向荷载作用下基底反力(不含地下室B2及以下部分)
荷载 恒载 活载 总计
巨型框架承担 核心筒承担
基底反力分配
重量 62.5万吨 12.3 万吨 74.8 万吨
1. 项目概况
2. 建筑设计简介
2.1 世界超高层建筑比较
2. 建筑设计简介
2. 建筑设计简介
2.2 几何特征
由三段圆弧构成的圆导角三边形(其中之一切角)作为上海中心外围几何的基 本构形,旋转上升并均匀缩小,演进为一个平滑光顺的非线性扭曲面,形成了大厦 独特的立面造型。
Zone5
Zone6
Zone7
核心筒 +巨柱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3.1 抗侧力结构体系
核心筒 +巨柱 +外伸臂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3.1 抗侧力结构体系
核心筒 +巨柱 +外伸臂 +箱型空间桁架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3.2 巨型柱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3.2 巨型柱
经过多轮结构体系选型分析,并与建筑布局充分协调,确定以下巨柱布置方案
1. 50
25.3×104
1.74
70×104
41.25×104
1.70
42.5×104
24.7×104
1.72
74.8×104
37.9×104
1.97
4.塔楼结构主要分析结果
4.4 风载和地震作用下基底反力
综合评价: 对比上海中心与金茂大厦、环球
金融中心的结构形式、桩型、持力 层深度,综合分析预估上海中心桩 基础沉降值约为120~150m。
4. 结构设计中的主要弹性分析结果
4.塔楼结构主要分析结果
4.1 塔楼主要设计指标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1)承载力及正常使用情况下为50年; 2)耐久性下重要构件为100年,次要构件为50年。
3.2 巨型柱
区 截面(m) 砼 含钢率
段
等级
8 主:1.9x2.4 C50 4%
7 主:2.3x3.3 C50 4%
6 主:2.5x4.0 C60 4%
5 主:2.6x4.4 C60 4%
角:1.2x4.5 C60 4%
4 主:2.8x4.6 C60 4%
角:1.5x4.8 C60 4%
3 主:3.0x4.8 C70 4%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OT8 OT7
OT6
OT5
伸臂桁架轴侧图
OT4
伸臂桁架立面图
OT2
塔楼剖面图
3.5 楼面体系
3.5 楼面体系——标准层
155mm厚组合楼板 79mm厚混凝土现浇板 76mm厚压型钢板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3.5 楼面体系——加强层 200mm至250mm厚组合楼板 设置径向桁架
上部为十字形布置 中部为切角方形布置 底部为方形布置
ZONE6~8
ZONE5~6
ZONE1~4
3.3 核心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