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esh网络关键技术及组网性能分析

Mesh网络关键技术及组网性能分析

Mesh网络关键技术及组网性能分析

文章结构:

1.背景

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组网方案及性能分析

产品应用

摘要:本文对Mesh网络的组网技术及系统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 首先介绍了 Mesh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系

统结构,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然后在分析 Mesh组网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产品试验结果对各方案

的系统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估;最后给出 Mesh产品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无线Mesh,性能,关键技术,单频,双频组网

1.背景

在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先后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无线接入技术,通过各种灵活便捷的接入手段,

使用户体验到无处不在的通信网络及服务。然而,接入网络的多样性使得异构网络的互通和融合成为构建

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时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此外,如何突破传统蜂窝网络结构的局限性,构建低成本的

下一代无线网络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Mesh组网技术以其自组织、自管理、鲁棒性等独特的性能,成为实

现宽带无线接入网络连续覆盖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多种无线环境,极有可能成为构建下一

代宽带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 [1]。目前,Mesh组网已逐步从概念走向产品实用化,各主流设备供

应商也已纷纷推出各自的解决方案并开始商用。本文将结合运营商的实际需求以及对各主流厂家 Mesh 设

备的试验情况,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综合分析 Mesh组网方案和关键技术性能, 为Mesh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和应用提供参考。

2. Mesh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Mesh基本原理

Mesh网络结构主要由 Mesh AP、Root AP (根AP)及相关的认证、网管系统组成,如图 1所示。其中,

Mesh AP主要负责为终端和其他 Mesh AP提供接入和回传服务,与传统网络的最大差别在于 Mesh AP可以

根据无线信道和干扰情况灵活选择最佳无线路由,最终通过不同的 Mesh AP和有线接入点 Root AP连接到 因特网。有线接入点 Root AP与Mesh AP的区别在于它一端提供无线接入,另一端提供了

与有线因特网连接的桥梁,实际上在一个Mesh网络中可以同时存在多个 Root AP以保证与外界网络的通信

流量。

图1: Mesh组网结构示意图

Mesh关键技术分析

1)自配置

无线Mesh网络中的AP (包括Mesh AP、Root AP,以下同)具备自动频点检测、配置以及集中管理能力,

可简化网络的管理维护。

2)自发现、自组织、自愈合技术

无线Mesh网中AP具备自动发现和动态路由连接功能, 能够消除单点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提供冗余路径。

在某条链路出现错误后可以自动通过其他 AP接入有线网络。针对有线接入点的 Root AP, —旦其有线链路 出现故障,也将自动关闭其无线链路,使得其他连接到该 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3)路由优化

来进行路由选择,而要综合考虑多种性能度量指标;其次, 够在无线链路失效时,迅速选择替代链路避免业务提供中断;第三,路由协议要能够利用流量工程技术,Mesh网络最终

5砂 WW

Cnrw RHJW I

Root AP的节点可以自动选择其他有线点接入,

路由协议是无线 Mesh网络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无线 Mesh网络中的路由协议不能仅仅根据“最小跳数”

路由协议要提供网络容错性和健壮性支持,能 曰u

(bl的 UDUS

□HCP 在多条路径间进行负载均衡,尽量最大限度利用系统资源;第四,路由协议要求能同时支持路由器和用户 终端[2]。

4) Qos保证机制

随着各种不同类型的业务在 Mesh网络上的应用,尤其是在Mesh跳数较多的情况下, 需要保证各种业务

的接入、时延、公平性等需求,同时还需协调 Mesh接入网络中的Qos策略与有线网中的 QoS策略互连时

5) Mesh安全

传统网络的安全隐患在多跳的 Mesh网中将被进一步放大。目前Mesh网络中的安全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采用了多层安全架构, 对客户机提供 WEP、WPA保护;对AP间的数据采用64/128 bit WEP或128bit

AES加密;同时在网络层使用 VPN来增强整体的安全性等[3]。另一种方案是在 AP间建立经过加密的IP Sec

隧道,以便安全地传送所有用户的数据业务、 内部信令处理和管理信息, 即所有数据在AP之间的传送都处 于IP Sec保护之下。

3. Mesh组网方案及性能分析

组网方案

Mesh组网需综合考虑信道干扰、跳数选择、频率选取等因素。本节将以基于的

实际可能的各种组网方案。下面重点分析单频组网和双频组网方案及性能。

3.1.1单频组网

单频组网方案主要用于设备及频率资源受限的地区,分为单频单跳及单频多跳。单频组网时,所有的无

线接入点Mesh AP和有线接入点Root AP的接入和回传均工作于同一频段, 以图2为例,可采用上的信道g 进行接入和回传。按照产品实现方式及组网时信道干扰环境的不同,各跳之间采用的信道可能是完全独立 的无干扰信道,也可能是存在一定干扰的信道(实际环境中多为后者)。此时由于相邻节点之间存在干扰,

所有节点不能同时接收或发送,需要在多跳范围内用 CSMA/CA的MAC机制进行协商。随着跳数的增加,

每个Mesh AP分配到的带宽将急剧下降,实际单频组网性能也将受到很大限制。 的一致性,从而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业务 Qos保证。

WLAN MESH为例,分析

图2: Mesh单频组网方案

3.1.2双频组网

双频组网中每个节点的回传和接入均使用两个不同的频段,

干Mesh回传网络使用 GHz 802.11a信道,互不存在干扰。这样每个 Mesh AP就可以在服务本地接入用户

的同时,执行回传转发功能。双频组网相比单频组网,解决了回传和接入的信道干扰问题,大大提高了网 络性能。但在实际环境和大规模组网中,回传链路之间由于采用同样的频段,仍无法完全保证信道之间没

有干扰,因此随着跳数的增加,每个 Mesh AP分配到的带宽仍存在下降的趋势,离 Root AP远的Mesh AP

将处于信道接入劣势,故双频组网的跳数也应该谨慎设置。

图3: Mesh双频组网方案

组网关键性能分析

本节将对多家主流 WLAN Mesh设备厂商产品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全面反映目前

Mesh实际组网的关键性能指标。 Q 6 (J

API n

如本地接入服务用 GHz 802.11 b/g信道,骨

r.feafi

ii喊甲簞场常;■慣博

ch. I J-.flft-lfli ill- - t1t. ZK 勺3-用雜撫叫離坊盡:b*匪人,型詰

L.h. l?*]2 4i;HLr rczjf*..!*. til. l4Ji. LSi育5 总・FLJ■禹Qltf 321吞吐量性能

根据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单 AP组网以及Mesh簇的双频组网(图4所示)性能测试,我们选取两类具有代

表性产品(Mesh设备A和Mesh设备B)的吞吐量性能作为分析对象,如图 5所示。其中Root AP为有线

AP基本相当。

图4: Mesh簇吞吐量性能评估方案

图5: Mesh组网吞吐量性能

理论上来看,对于 Mesh簇组网由于其中一个节点为有线接入点,不考虑产品实际的处理能力时,

簇吞吐量应该为单AP吞吐量的两倍,但由于 Mesh设备内部CPU处理器需要同时处理回传和接入的

层协议,设备A由于采用了强大的 CPU处理器,使处理器的性能不至成为瓶颈,从而 Mesh簇吞吐量基本

上与理论值相当,而设备 B的系统吞吐量则受限于 CPU处理器。实际上,即使对于设备 A,当组网跳数增

加时,其CPU处理器也将不可避免的成为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簇吞吐量性能随跳数增加将会有进一接入点,Mesh AP为无线接入点, STA为笔记本终端,接入采用 802.11g模式。 可以看出两类产品在单 AP

组网时吞吐量性能基本相当,达到 25Mbps左右,这与理论值也基本吻合。但在 Mesh簇组网情况下,采用

设备A的系统吞吐量可达到接近 50Mbps,为单AP吞吐量的2倍,而采用设备 B的系统吞吐量则只与单

STA扣

□单膺吐1 □驱礙吞吐量

Mesh

MAC O

□ 6 5

4 3

2 1

2V0喇古曲

步下降的趋势。Mesh簇的吞吐量将会直接影响其实际组网时的性能, 故在实际网络部署时,需要慎重选择

单簇的跳数,在节约有线资源和保证容量 /覆盖之间做好平衡。

322流量与覆盖性能

Mesh产品在室外环境中不同组网条件下的流量与距离的典型性能如图 6所示,包括单AP组网、单频单

跳、单频两跳、双频单跳以及双频两跳组网的情况。其中多跳组网时相邻 AP的距离固定为150m左右,终

端从最后一个Mesh AP处向远离它的方向移动。图中给出的是接入终端在离最后一个 Mesh AP点不同距离

下的吞吐量性能,实际覆盖距离还应加上接入 AP与回传AP的距离。各距离点流量绝对值与发射功率、和

干扰环境等息息相关,故这里只是考察不同组网条件的流量对比与变化趋势,以得出针对 Mesh组网性能

的通用结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各距离点上流量的大小排序依次为单 AP、双频单跳、双频两跳、 单频单跳、单频两

跳,这与理论趋势基本吻合。此外,两跳组网的流量远远低于同样条件下的单跳组网或单 AP组网,单频

组网的流量也远远低于双频组网,尤其是单频两跳组网,终端在各距离点的流量均不超过 5Mb ps,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单频组网的接入和回传采用同样的频段,信道干扰问题限制了其性能,且当 Mesh大规模组网、

跳数增加时,该问题将更加突出,故实际应用时是否采用单频组网需要谨慎考虑。综合多家 Mesh设备的

测试性能,在采用双频组网时,随着跳数 N的增加,流量大致会以大约 1/N的规律逐渐下降,实际 Mesh

多跳组网的应用将受到上述规律的限制,需要谨慎选择组网跳数。

5

0

5

0

5

0 £211 Ti 单 AT 亠单频单跳 —单频两跳 —敦频单跳 卄取频两跚

dm 50m lOOm ISOm ZOOir 250fcn 3D0hi 350m

谿端离摇人XFIlM«h AT)的蓮离

图6: Mesh组网流量性能

3.2.3网络时延性能

在不同类型的组网条件下,通过加载不同程度的负荷以全面考查 Mesh组网的双向时延性能。从图 7中

可以看出,在跳数相同的情况下,单频组网时延是双频组网时延的 ~2倍,其原因是单频组网在回传链路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