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流动资产管理1、流动资产的性质及管理要求(1)流动资产的定义:流动资产(Current Assets)是企业在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可变现或运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注意,某固定资产残余使用年限虽在1年以下,但不能视为流动资产;而某库存资产因储备需要,在库备用超过1年期限,仍应视为流动资产。
(2)流动资产管理的要求①合理预测和控制流动资产的需要量和占用量;②加强企业部资金管理,建立和完善企业部资金管理责任制;③合理组织和筹集资金。
2、现金管理●广义现金概念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
●企业持有现金的主要动机:①交易动机(企业为了应付日常营业的需要而保持的货币金额,主要用于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及纳税等)、②预防动机(企业为了预防意外事件需要保持的货资金)、③投机动机(企业持有货币资金以便从预期的有价证券价格变动中得到收益)、④补偿性余额要求(银行要求客户保留的余额)(1)现金预算的编制方法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支和收益,这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收付实现制:完全是以本期实际收到或支付款项为基础确定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①现金收支法:以预算期各项经济业务所实际发生的现金收付为依据。
●依据本期销售预算及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收回资料,确定本期营业现金收入和其他收入(企业投资理财活动的现金收入,如银行借款、出售固定资产收入)。
●依据本期各项费用预算资料,确定本期营业现金流出和其他现金流出。
确定本期现金结余的最低存量,以此推算出本期现金的不足或多余数(不足的缺口需要筹集,多余头寸可用于归还借款或其他投资)。
[案例1]:按货币资金收支法编制的现金预算表单位:万元项目资料来源10月份11月份12月份本季合计期初货币资金余额260 207 208 260=10月初预计货币资金总收入257 320 375 952=以下和产品销售收入销售预算210 260 301 771 应收账款收回40 50 59 149其他货币资金收入7 10 15 32减:预期货币资金总支出280 369 398 1047=以下和材料采购支出材料采购预算140 198 208 546工资支出人工预算60 64 68 192制造费用支出制造费用预算30 34 40 104管理费用支出管理费用预算20 27 32 79税金支出10 16 25 51购置设备支20 30 50出25 25现金股利支付货币资金余缺237 158 185 165减:最低货币资金200 200 200 200加:借入款项50 20 70207 208 205 205货币资金期末余额②调整净损益法:以预算损益表中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而确定的税后利润为现金预算的出发点,通过逐笔调整处理各项影响损益和现金余额的会计事项,把本期的净损益数调整为本期的现金净收入的方法。
●将权责发生制下的预期净损益,减去各种虚增非现金收入,在加上虚减非现金支出,使其调整为现金收付基础上的净损益额。
●在此基础上,再加减与本期损益无关的现金收支数,调整为预算期的货币资金的增加额。
●再加上期初结余现金,减去期末最低存量现金,得出预算期的现金溢缺量。
[案例2]:按调整净损益法编制的货币资金预算表单位:万元项目10月份11月份12月份税前净收益32 38 45 加:折旧8 8 104 4.5 6无形、递延资产摊销应收账款收回超56 50.5过销售额预提费用 4 4 416 减:销售超过应收账款收回额104 105 49 以收付实现计算的税前净收益减:所得税支付额15=49*30%104 105 34 以收付实现计算的税后净收益加:存货减少额30 出售有价证券50应付账款增加额7减:存货增加额114购进固定资产20 30应付账款减少额174 87 货币资金余额增加额-23 -49 -23 加:期初货币资金余260 207 208额货币资金结余额237 158 185200 200 200 减:最低货币资金需求货币资金溢余额37 -42 -15 减:归还借款30加:借入款项50 20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07 208 205 ③两种方法的比较●现金收支法编制的预算比较灵活,能直接与现金的收支情况进行比较,便于控制和分析现金预算的执行情况,对于现金流转不稳定的企业尤其适用。
其缺点在于该方法是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与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计划期损益不能衔接。
●一个企业可能会出现盈利时可能资金不足,亏损时可能资金有余,调整净损益法可以展示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使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净收益与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货币资金流入同意起来,从而弥补现金收支法的不足。
但是,该法不能揭示企业在预算期的销售情况,因此不便于企业组织对资金项目的预算控制。
(2)现金最佳持有量的测试模式①存货模式:解决现金资产的持有量与一定时期企业有价证券最佳变现次数的关系。
假定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是稳定的,则企业现金支付是均匀分布的。
企业存货模式运用于货币资金管理插图8-1对上图的认识:企业期初持有现金M 元,不断地在“支付现金---出售有价证券---获取现金---购买证券...”的过程中进行。
注意,企业持有大量现金要承担过多的机会成本,同时将有价证券转化成货币资金时要花费一定的佣金和手续费,即变现成本。
测算企业现金资产持有量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企业现金资产持有的机会成本与现金转换成本二者的总成本最低。
)2()(MK M T F TC ⋅+⋅= (8.1)TC 是总成本,F 是每次出卖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T 是某时期货币资金的总需求量,M 为理想持有量,K 是有价证券在此期间的利率。
由(8.1)可推导出最佳持有量为KM2FT(8.2)[案例3]:某企业每月货币资金总需求为50万元,每天支出均衡,每次筹集资金所付相关成本60元,货币资金月利率为8‰,则由(8.2)可计算出最佳货币持有量M=86,603元,而每月筹资次数T/M=500,000/86,603=5.77次。
插图8-2②随机模式:若企业各期现金收支不稳定,或一定时期的现金需求总量不能准确预测,则存货模式的条件不满足,此时应考虑随机模式。
操作方法:企业根据历史样本资料制定一个现金收支的波动区域,当货币资金余额达到区域上限时,即购入有价证券,反之,卖出有价证券。
区域设置:取决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和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利率)。
最佳持有量:3243KFZσ=(8.3)其中,F、K的含义同前,σ2是货币资金流量的方差,插图如下。
插图8-3最佳上限h=3z,根据惯例,平均货币资金余额大约为(h+z)/3。
3、应收账款管理(1)信用政策:企业常采用赊销的办法提高商业信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但其直接后果将产生应收账款,并付出代价。
因此,企业需要在实行赊销信用政策后增加的销售利润和实行这种信用政策的成本之间作出权衡,包括三个要素:信用标准、信用期限、现金折扣。
①信用标准:企业同意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
过于严格的标准虽可以使企业避免承担过多的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但可能会因此失去信用稍差的客户,从而降低这部分销售利润。
原则是比较丧失的利润与它所希望避免的坏账损失加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孰大孰小。
②信用期限: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款间的时间。
是否延长信用期限要看能否为企业取得最大的利润。
[案例4]:某企业原信用期限为20天,年销售量5000件,现拟将信用期限放宽到30天,销售量可扩大到6000件,该企业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5%,产品单价为1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元/件,企业固定成本5000元。
原信用条件下发生收账费用400元,坏账400元,放宽后预计收账费500元,坏账损失800元,请问该企业是否应该放宽信用条件?(分析过程见下表)项目20天信用期30天信用期销售量(件) 5,000 6,000销售额(元) 50,000 60,000变动成本(元) 40,000 48,000固定成本(元) 5,000 5,000毛利(元) 5,000 7,000收账费用(元) 400 500坏账损失(元) 400 800利润(元) 4,200 5,700以上计算初步表明延长信用期后可增加利润1500元=(5700-4200)元,然而,为考虑资金占用成本:若资金是从银行借入的,则需支付借款利息,即使是自有资金,也会丧失其他投资获益的机会。
机会成本:应收账款持有成本=(应收账款平均资金占用额)×资金成本率=日销售额×平均收款期×销售成本率×资金成本率 对上述问题计算如下:yuans t days 375%15000,50000,5000,4020360000,50cos '20=⨯+⨯⨯=yuans t days 5.662%15000,60000,5000,4830360000,60cos '30=⨯+⨯⨯=再计计算出20天的净收益为3825元=(4200元-375元),而30天的净收益为5037.5元=(5700元-662.5元),而改变信用期的净收益为1212.5元,即延长信用期限可行。
③现金折扣:企业为加速资金周转,及早收回货款,减少坏账损失,除了延长信用期外,还规定客户提前偿付货款的现金折扣率和期限。
一般折扣率为1%~5%,期限为10天~20天,表示为“2/10,n/30”形式。
原则:企业是否愿意提供现金折扣,关键在于提供折扣后,减少平均占用资金和坏账损失是否可以用来获取比现金折扣更大的收益。
[案例5]:以上例4为题,设企业的信用条件为“2/10,n/30”,据估计实行信用条件后收账费用减少50%,坏账损失不会发生,则:a)公司支付现金折扣支出为60000*2%=1200元;b)应收账款平均占用资金将减少(30天-10天)/30=2/3,减少金额为(60000/360)*30*(48000+5000)/60000*(2/3)=26500/9元,按成本率15%计算,可获利265000/9*15%=441.67元;减少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800+500*50%)=1050元;c)企业利用现金折扣政策将增加收益总额为(1050+441.67-1200)=291.67元。
(2)收账成本:坏账损失的大小除了与信用政策有关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收款效率、增加收款费用来降低坏账损失(Fig. 8-4)。
[案例6]:某企业当前收账政策和准备改变的收款计划如下:年销售额1,200,000元不变,年收款费用由20,000元增至30,000元,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由45天降至30天,坏账损失占销售收入的比率由4%降至3%,该企业的资金利率为20%,分析过程如下表:项目当前收账政策建议收账政策年销售收入(元)1,200,000 1,200,000应收账款周转率(次)8=360天/45 12=360天/30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元)150,000 100,000建议计划节约的机会成本(元)- 10,000=(150000-100000)*20%坏账损失(元)48,000=1200000*4% 36,000=1200000*3%建议计划减少的坏账损失(元)- 12,000=(48000-36000)节约的机会成本与减少坏账损失合计(元) - 22,000=(10000+12000)收账费用(元) 20,000 30,000 建议计划增加的收账费用-10,000=(30000-20000)计算表明,该企业若采用新的收款计划,降低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22,000元将超过增加的收账费用10,000元,对企业有利,建议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