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基础
第一章总论
本章阐述了
会计概述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记账基础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2.其对象是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会计核算
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反映特定会计主体
的经济活动,向有关各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首要
会计核算的2个特点
会计核算的4个环节
会计核算的7种方法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监督的3个特点
三、财务报告目标
(一)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四、会计对象
(一)会计对象的一般含义
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工作的客体
价值运动(资金运动)
(二)企业会计的对象教材P11
资金的投入
供应过程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生产过程销售过程
资金的退出上缴国家税款
偿还债务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五、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基础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
本章阐述了
会计科目
会计账户
第一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按照经济内容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
第一节会计科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
其统驭关系分类
1.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总分类科目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概括情况,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和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3.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是,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第一节会计科目
(二)按反映经济内容的性质分类
1、资产类科目
2、负债类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4、成本类科目
5、损益类科目教材P28——P29
第一节会计科目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第二节会计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
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即机构)、用以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劢及其结果的载体
二、账户的分类
(一)按照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不同
(二)按照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不同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1、账户的名称
2、日期和摘要
3、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
4、凭证号数
第二节会计账户
金额要素: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教材P33
(一)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二)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6项
教材P7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记账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空间范围
(二)持续经营——时间范围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二、会计记账基础
(一)权责发生制(应计制、应收应付制)凡
是,凡是,
(二)收付实现制(现金制、现收现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