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卫生防疫宣传课讲课稿

七年级卫生防疫宣传课讲课稿

七年级卫生防疫宣传课为做好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保障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有效应对疫情流行及由于食品卫生问题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特制定本预案。

一、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及校园广播等阵地广泛宣传卫生防疫、食品卫生知识,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预防,安排一定课时进行常识性的健康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防疫防病知识。

二、卫生管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校园、教室、办公室、食堂、厕所卫生定期检查。

饮用水卫生专人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

建立学生定期体检制度,做到疫病疫情早发现、早治疗,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

对食堂食品的管理形成制度化,确保食品安全卫生,杜绝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三、应急措施如发现传染疫病案例,各班级要及时(不能超过50分钟)报告学校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突发食品中毒紧急事件上报镇教育教育辅导站、教育局、卫生院、防疫站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避免恶性发展。

汇报程序为:直接向领导小组成员汇报,成员向组长、副组长汇报。

如组长、副组长不在学校,领导小组成员直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和镇卫生院、防疫站汇报。

组长及时安排小组成员护送患者上医院救治,组长不在场,由小组成员安排。

如中毒多人,要拨打120呼救。

四、责任追究按《学校工作纪律制度》要求,根据市教育局有关“中小学安全责任负责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暂行办法”的文件规定,对学校安全事故负有相关责任的个人将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责任追究,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进入冬季以来,为了有效预防与控制冬季腮腺炎、病毒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师生身心健康,我校多措并举力求做好冬季卫生防疫工作。

一是加强对学生健康卫生的宣传力度,增强防疫意识。

学校利用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平台宣传防疫知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

二是坚决把好学校室内外卫生关。

学校坚持抓好卫生检查管理制度,要求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卫生大扫除,彻底清理卫生死角。

搞好校园卫生工作,美化校园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定期对各教室、办公室等进行消毒,按时开窗通风。

三是坚决把好食品卫生安全关。

严格清理学校食堂卫生死角,加强餐食具消毒管理,规范学生食堂原材料及成品管理,原材料按照要求保存,严查“三无食品”及腐坏变质食品。

四是坚持加强体育锻炼,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全体师生一起参加“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同时学校抓好体育课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五是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家校联系。

学校要求各班严格执行班级考勤制度,对缺席没有到校的学生,班主任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确保学生的安全。

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增长了学生的健康知识,增强了自我防范意识和警惕性,确保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及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认真学习,提高卫生工作的认识认真贯彻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批示精神,组织教师和学校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充分认识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学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只有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才能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2、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全员管理的作用加强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实行校长亲自抓,各条线负责人分头抓,全体教师一齐抓的管理模式,实行环境卫生、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工作的分块负责制度,定期检查考核,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达标。

3、加强环境卫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响应号召,积极开展绿化活动,净化、美化学校环境。

积极开展全国爱国卫生活动,推进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

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环境,陶冶师生的情操。

学校每周进行卫生检查和评比。

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教质量(1)定期出好黑板报和宣传厨窗,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各班每月利用班会时间进行一次卫生宣传,传授季节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5、加强防治工作,增强学生体质(1)注意用眼卫生,做好视力检查和防近工作,严格控制近视率。

(2)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做好疾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防治措施。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接种,加强晨检,发现传染病,马上严格进行隔离,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

(3)继续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如近视、龋齿、营养不良、贫血、沙眼、蛔虫等六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4)定期进行学生健康检查工作,做好学生疾病、体检的统计分析工作。

对有疾病的学生及时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确诊并将资料返回学校,学校将结果通知体育教师,注意学生运动负荷,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6、加强学校预防接种管理制定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的实施方案和制度,利用多种形式向学生及家长宣传预防接种的意义和相关知识,从而让家长主动配合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专人负责登记造册。

7、继续加强学生疾病的巡视工作和相关疫情登记报告。

加强对学生因病缺课的统计工作,以利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的动态观察,发现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学生出勤率。

认真做好个人治疗收集汇总工作。

四、具体分布措施9月份-10月份做好新生入学预防保健宣传工作。

10-11月份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11-12月份完成学生健康电子档案。

12-1月份做好学生请假登记汇总,计算好缺课率切实做好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平安工作,为认真贯彻中央7号文件和省委12号文件精神。

预防控制学校污染病流行、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切实保证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学校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等法规,创新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教育效果,切实抓好健康教育活动,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时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

根据东教体[2011]11号《关于开展全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平安专项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我校相关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健全组织,提高认识。

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不只仅是校容校貌的问题,卫生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

也不仅仅是环境育人的问题,而是事关办学方向、事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甚至事关学校整体形象、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鉴于这个认识,校历年来十分重视体卫工作,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体卫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体卫工作,并形成畅道无阻的体卫工作网络,并能合理搭配,及时调整,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保证学校卫生工作的细致化、耐久化、制度化。

校制订了学校卫生制度》卫生工作检查和奖惩制度》突发疾病预防和管理制度》突发疾病应急预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使学校卫生工作顺利实施和确保目标的实现。

并在工作中逐步加以完善,使学校环境卫生、饮水卫生、生理卫生、疾病防控等工作得到制度上的保证和制约。

依照高度重视、全员参与、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总体要求,坚持及时、准确、适度的原则,充分准备,严阵以待,认真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确保了全校师生的平安、校园的和谐、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采取有效的防控工作措施(一)开展健康教育创新。

集体备课,学校主要以健康教育课为教育的中心环节。

通过不定期举办各类教育讲座、教研活动。

社会实践等形式促进教育工作的开展。

每学期期初,学校都及时制订切合当前形势和实际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使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对学生进行流行性疾病防治等方面专项教育。

所有课任老师都能认真上课,惯例性地邀请居委会卫生保健员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

备课,上好上足每周0.5节的健康教育课,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考核。

每学年全校同学的健康知识及格率都达100%,知晓率达到90%,健康行为形成率大大超过了80%活动的开展,较好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校的健康教育除认真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惯例工作外,根据学生和季节特点。

还把工作重点放在污染病防控”等传染病的知识和预防教育上,学生中大力开展了流行性疾病防控的宣传工作,并采取了必要的预防措施。

通过宣传、教育,让全体师生都懂得什么是非典型性肺炎,什么是禽流感,危害,如何预防等知识,提高师生对此类疾病的防范能力。

并通过家访、给家长发宣传材料、家长信等形式,认真做好家校结对教育工作。

(二)加强制度落实的督查力度。

坚持事先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一旦发现师生有污染病症状(如发热、咳嗽、出疹子等)等异常情况,对于有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源。

便采取果断措施,督促其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

并规定如出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的病例,第一时间要向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区教育局演讲。

学校在引导师生认真学习卫生健康知识和防控知识的同时,加大了督查学校内部卫生管理工作的力度,制定了区小学防控污染病活动工作预案》(三)落实学校卫生工作责任制。

把学校防病防疫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依照工作预案。

学校武方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认真开展学校防病防疫工作的自查活动,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消除卫生平安隐患,预防和减少学校病源。

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学校各项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建立了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经自查:校无食堂、不提供饮用水、也无校内食品商店。

学校生活饮用水、校内食品商店及其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方面。

(四)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对校园建设的规划也逐步趋向科学合理,校在环境卫生方面是做到整洁化。

校园环境的管理上,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分区域、分班级、分专用室包管卫生责任区,由值周教师、校卫生组人员负责检查督促,结合少先队大队部的工作,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加强了管理,使环境卫生达到要求。

要求做到责任区内无死角,无各类流露性垃圾,无纸屑、无瓜皮果壳、无其它各种杂物。

校园内无乱涂乱画现象,无其它足迹,室内物品摆放整齐、墙壁上无蜘蛛网、电灯吊扇无积尘,窗明几净,落实门前三包,管理人员负责制,坚持门前“三好”和交通安全。

全校师生中倡导“无烟”校园,无乱丢”校园,力争减少值日工作,甚至不做值日,校内也保持干净。

(五)抓好个人卫生。

坚持难,打扫易。

这是卫生工作的知识。

所以要搞好卫生工作,必需从源头着手,即提高全体师生的思想认识,养成爱卫生的良好习惯,这就是所说的养成教育。

为养成学生的卫生习惯,各卫生职能部门充分利用橱窗、广播、黑板报、晨会等各种阵地,开展卫生教育,号召广大学生自觉遵守卫生制度,自觉养成卫生习惯,人人争做文明学生。

要求学生认真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破坏绿化及设施,不损坏公物”等八个不。

认真做好两操,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开展了两操”技能竞赛,做好视力检查和防近工作,严格控制近视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