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技术交底

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编号:
工程名称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东航站区及第三跑道
建设工程C2D1、C2C3货运区道路及货
运东路上跨国道G319立交施工项目
工程地点重庆市渝北区
交底部位给水、排水管道施工交底日期年月日
主持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主持人
交底内容简述:
一、设计概述
C2D1地块的管线主要包含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缆、通信管线等,场内生活生产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一条管线,给水管随地势敷设,管中心低于地面2.0m。

给水管材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热熔连接。

现场雨水管网沿场内道路网布置在道路红线范围内,为场内规划发展区域留出接口。

管道采用HDPE 塑钢缠绕排水管,环刚度SN12.5,不锈钢卡箍连接,主干管最小管径为DN300,雨水支管全部采用DN300管道,坡度不小于1%,雨水口布置间距30~50米。

雨水管网充分利用场地地势条件,重力流排放。

各地块内均预留雨水检查井,方便地块内雨水系统的接入。

雨水口井圈表面高程比该处道路路面低30mm,并与附近路面顺坡。

主线道路中央分隔带采用植草绿化,为了防止从中央分隔带渗下的雨水积聚在分隔带内浸泡路面基层影响道路的耐久性。

通过纵向和横向管道每60米左右排到检修道内的雨水检查井。

污水管网结合场内道路网布置在道路红线范围内,为场内规划发展区域留出接口(检查井)。

污水管道采用HDPE塑钢缠绕排水管,环刚度SN12.5,不锈钢卡箍连接,污水管直径不小于DN300,最小设计流速0.6m/s。

雨污水排水管线的竖向高程按图纸确定,在管线之间交叉时,管线之间的避让原则:压力管让重力自流管线,易弯曲管径管线让不易弯曲管径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

本工程管线之间避让优先关系为污水(或雨水)管线——电力电缆—通信管线—给水管线—照明电缆,施工时,参照管位示意图及管线综合交叉口竖向设计图灵活调整。

二、材料性能要求:
管节及管件的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进入施工现场时其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渝市政竣-12
(4)对无表面镀层的端面裸露的钢丝,应进行防渗密封处理。

HDPE塑钢缠绕排水管采用卡箍式连接,橡胶套分两层,内层薄橡胶套,外层发泡橡胶板,在橡胶板外侧采用不锈钢套紧固,密封快在出厂前预制,连接大样图见图2。

连接要求如下:(1)连接前先检查管材表肋片顶面是否平整,有无凸凹及钢带裸露。

检查塑料密封块是否焊接牢固,与管体和肋片之间有无缝隙,如不符合要求应及时修补。

(2)清除管内杂物,清洁管端连接部位。

(3)将管道放在地基上,对齐管道,管道连接处的地基上应有适合连接操作的操作坑。

(4)将橡胶套套人管材端部,套人长度为橡胶套的一半,然后将另一半翻折回来套在同一管端。

(5)将两根管材管端对正( 轴线平直),并留出不小10mm的伸缩间隙然后将橡胶套翻回套在另一侧管端。

(6)将发泡橡胶板缠绕在橡胶套外面,发泡橡胶板应自然均匀贴合在橡胶套外,对口自然对靠且处于管顶中部,用胶带粘和固定。

(7)将不锈钢活套圈套在橡胶板外。

对不锈钢活套(供应状态为平板)的弯曲成型过程中,应保持连续圆顺的变形,不得出现死弯或折皱。

不锈钢套弯曲围套到位后,穿上并逐渐拧紧螺栓,拧紧时应边紧边用橡皮锤敲击不锈钢套外表面,保证不锈钢套与橡胶套均匀贴合,敲击力应适度,不得使板面上出现塑性凹陷。

图2:卡箍式连接大样图
5、沟槽回填
给水管在水压试验、雨污水管道在闭水试验合格之后及时进行沟槽回填,回填应从管道、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进行,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回填采用原状土。

图4:地面操作钢筋混凝土矩形立式闸阀井大样图
室外消火栓按照《室外消火栓安装》01S201第21页支管安装、第24页干管安装进行施工,见图5消火栓采用SA100/65-1.0MPa型,设一个DN100的出水口和一个DN65的出水口。

消防栓弯管底座及三通下设支墩,支墩要托紧弯管或三通底部。

图5:室外消火栓大样图(左:干管深装;右:支管深装)
2、雨、污水井设计
雨水井以管径为依据按照《排水检查井》02S515第13、16、18页圆形混凝土雨水检查井,第33页矩形直线型雨水检查井,第35页矩形三通混凝土雨水检查井进行施工。

污水检查井做法第22页圆形污水混凝土检查井组织施工。

井墙及底板混凝土强度为C20S4,盖板采用C25,井基采用C20混凝土。

钢筋锚固长度为35d,搭接长度为42d,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为35mm,座浆及抹三角灰均采用1:2水泥砂浆。

浇槽用M7.5水泥砂浆砌筑M10砖,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厚度为20mm。

井室高度自井底至盖板高度
1、雨水口设计
雨水口做法按照《雨水口》05S518第10页砖砌偏沟式双篦雨水口(铸铁井圈)施工,见图6所示。

雨水口用M10水泥砂浆砌MU10砖,基础为C20混凝土基础,铸铁井圈与雨水口坐20mm厚1:3水泥砂浆。

过梁采用C3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0mm,构件表面要求平直压光。

雨水口篦子采用球墨铸铁QT500-7,防腐采用涂沥青清漆一道。

2、施工流程及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逐段下挖→雨水口连接管铺设→雨水口砌筑
1)基层施工验收合格后,测量工按道路图纸的设计位置放出雨水口及连接管的位置线。

2)按测量工放出的槽边线人工开挖至设计支管(雨水口)槽底。

3)按设计坡度进行雨水口连接管的铺设,铺设坡度不小于设计坡度。

4)雨水口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MU10砖。

5)雨水口周围按设计要求回填。

6)在道路凹曲线段布置雨水口时必须设在最低处,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双篦雨水口泄水能力要求不应低于35L/s。

7)雨水口深度取1000mm。

8)雨水口圈面高程应比附近路面低3cm,且应与附近路面接顺;管口与井内墙平。

图6 砖砌偏沟式双篦雨水口(铸铁井圈)大样图
3、质量要求
1)砌体砂浆必须嵌缝饱满、密实,无竖向通缝;砌体砂浆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管材应符合设计要求。

2)雨水口主控项目与一般项目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设计要求,平面尺寸偏差不超过±10mm,高程误差不超过-10mm,混凝土井圈加工尺寸偏差±2mm;
3)雨水口内壁勾缝应直顺、坚实,不得漏勾、脱落。

4)井框、井篦应完整无损,安装平稳牢固,铸铁篦子及铸铁井圈偏差不超过±1mm。

5)雨水口管坡不小于1%。

6)井周回填必须满足路基要求。

7)支管应支顺,管内必须清洁,不得有错口“舌头灰”、反坡、凹兜存水及破损现象。

管头应与井壁平齐,不得有破口朝外。

参加交底人员:
1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