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小康
全面程度
发展程度
缩小地区、城乡 各阶层的差距
返回
经济发展平稳 较快。 社会和谐 逐步改善。生活质 量显著提高。民主 法制逐步健全。文 化教育稳步发展。 资源环境受到重视。
全面小康实现程度
各地区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进 程均有上升,但 区域间差距依然 较大。
障碍与阻力
• 制度因素:有诸多制度安排已经陈旧过时, 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有 的甚至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 障碍。(收入分配制度、产权的制度、不 完善的社会制度) • 资源因素:虽然我国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 水平极低,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障 碍。 • 人口因素:数量多,基数大,分布不均。
我国小康现状
我国国力日益强盛、经济体制日趋健全、 对外开放不断提高、社会全面进步,呈现一 派小康景象。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社会还 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 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 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 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 平差距不小。
全面小康
(1)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
国家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 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最关键的 目标是,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 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基本实现社
地区差距
城乡差距
为了改变目前的这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 很不平衡的小康,党和国家提出了什么目标?
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
十六大所规划的的小康社会,是 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这是中华民族 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十六大指 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 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 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 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 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 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 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 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相比较
区
标
别
准
总体小康
低标准人均GDP只有 800多美元
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 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 的问题。 发展不平衡、地区差 距、城乡差距、工农 差距较大部分地区尚 未达到
全面小康
较高标准,人均GDP 超过3000美元
除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 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 们的精神生活和享受的 民主权利、生活环境改 善等,实现社会全面进 步。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000 总体小康 2020 全面小康 205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十项指标: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标志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 (2000年不 变价) (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4)恩格尔系数低于40% (5)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6)城镇化率超过50% (7)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8)大学入学率20% (9)每千人医生数2.8人 (10)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的食品支出占家庭收入支出的 比例。(59%以上是贫困)
你心目中的小康是…?
1105班第二组
2012-10-22
1105班第二组
2012-90 党的十六大 2000 2020 2050
第一步
第二步
解决温饱问题
第三步
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基本实现现代化
(总体小康)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小康的含义与提 出
■
■总体小康VS全面 小康
■全面小康实现程 度 ■障碍与阻力
■小康的现状
■全面小康 ◆含义与背景 ◆奋斗目标
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 力争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 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实现的要求
■你心目中的小康
◆评价指标
小康的含义
• “小康‛这一词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 富足、礼义好人公正的社会理想追求。但 是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其落后的生产 力水平和残酷的借机关系,决定了‚小康‛ 稚嫩是少数社会精英的幻想个大部分苦难 百姓的美好企望。
小康的提出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 正芳的时候首次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 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 的四个现代化,不想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 而是‘小康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