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共29张PPT课件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共29张PPT课件
安塞腰鼓
3.黄土“风成说”
想一想
这么厚的黄土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别的地区没有?
黄土剖面
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
西北风
蒙古高原 风沙来向
秦岭
A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西北 戈壁 沙漠 黄土 基岩
B
东南
风成说的证据:
1、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 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不是由流水冲来的。 2、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晋、陕、宁、甘
A
C
乌鞘岭
D 秦岭
太
行
山B
脉
2.文明的摇篮 1)灿烂的古文明
2)独特的“黄土风情” 窑洞
气候干旱, 降水少;黄 土直立性好, 不易崩塌。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 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 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 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 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数量等。
3)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地矛盾。
活动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沟谷和坡地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阅读图6.37和 图6.38,说说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1.“打坝淤地”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在沟谷中修筑 拦土坝拦截 坡地流失的_表___土____,堆积形成肥沃的 田地 。
2.林草护坡的作用:植树种草,建设 护坡林草带 ,能够有效减 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流失,起到 涵养水源 、 保持水土 的作用。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活动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2.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请你参加关于 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知识回顾
自然
• 位置范围:
• 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 省
• 地形:
• 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 气候:
• 冷湿,温季,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 工业
• 三省重工业分布的特点:
• 靠近原料产地
• 发展重工业的条件:
• 矿产资源丰富和交通发达
• 熟制 主要农作物:
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谈谈你的看法
水土流失带来了什么后果?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使沟谷增多、扩大如果、水加土深流失,继导续致发村庄被破坏,耕
地面积减少;
展,有那么一天,不 仅耕地没有了,村庄
向黄河下游输送了也不大知量道泥搬到沙哪,里给。下游的河道整治
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植被状况:地表裸露,缺少植被 保护。
2) 人为因素
陡坡毁林开垦 修路 采矿
活动
…………………………………………………………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1.阅读图6.34,说说水 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 系。
(1)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植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活动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小麦,玉米,大豆,水稻
发展农业的条件:模机械化耕作;雨热 同期,有利于农业发展
(不利)纬度高,热量不足,春秋季节 ,常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讨论不同的土质(沙土和黏土)、不同的坡度(陡坡和缓坡)、不 同的降水强度(暴雨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①土质: 沙土 (沙土或粘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②坡度: 陡坡 (陡坡或缓坡)更容易水土流失。
③降水强度越 大 ,水土流失越严重。
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水水土土流流失失带带来来了了什什么么后后果果??
2、知道黄土高原的文明及黄土风情。
3、认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 图示与文字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4、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及处理措施;
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位置: 东至太行山,西至 乌鞘岭 北至长城连接内蒙 古高原,南至秦岭。
跨越的省份:
多浑圆,斜坡较陡。
5、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除了表现为黄土 深厚之外,还更表现为……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1)自然原因:
黄土结构: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 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地形特点:地面破碎,沟谷纵横, 平地少,斜坡多。
气候原因:降水集中在7、8月份, 而且多暴雨。
能力提高
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B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C )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D )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有些村庄和耕
地分布在高原
严重制约着社面会和、缓坡经上济。 的发展。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 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首要工作就是要加 强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生态建设。
6、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成功的经验: 1)治理水土流失: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 工程措施:建梯田、 修挡土坝等。
说明作用力的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
3、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说明黄土不是由当地岩石风化而成,是外来的。
4、典型地貌
黄土塬
黄土梁
初期 四周陡,顶面平坦的
台地。是良好的耕作区。
中期 条状延伸的岭冈,
顶面较平缓,两侧多沟壑。
黄土峁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 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
后期 呈穹状或馒头状,顶面
采取任何措施都 要掌握好“度”,对 于黄土高原来说,既 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 展,也不能只求水土 保持。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