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县(区)卫生局:2014年,在县(区)委、县(区)政府和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中心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认真履行防病工作职能,落实重大疾病防控措施,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加强政治培养,践行疾控服务宗旨(一)坚持疾控工作特色,有序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
为开展好疾控中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疾控中心党支部围绕党员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问题、活动应实现目标、开展方式及活动载体等情况,以召开座谈会、开展谈心、实地走访、发放意见征求表等多种方式进行前期调研,设立了纪检监察室,开展了规服务行为专项整治活动,为疾控中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结合疾控工作特点,制订了疾控中心开展活动《实施方案》和行事历,以“三联三促一争当”活动为载体,实现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交融,把群众路线践行在工作一线。
充分调动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保证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坚持时间服从质量,促进了疾控中心教育实践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二)坚持利民惠民抓整改,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根据我中心实际,和我中心相关的“六项惠民行动”有三项,一是实施居民健康素养促进,切实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
在我中心一楼大厅,制作4面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生活方式宣传牌,提倡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群众自我保健能力,并印有数种宣传资料、图册,多方面、多形式的向社会进行健康促进的宣传。
二是实施卫生支农,着力解决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
按照相关要求,我中心今年2名支农人员,现均已到岗,分别为**同志在**卫生院支农,支农时间1年;**同志在**卫生院支农,支农时间1年。
三是实施效能风暴行动,下功夫解决办事效率和质量不高的问题。
中心结核病门诊以及其他业务科室通过实施效能风暴行动,结核病门诊实行工作时间*人上岗制,确保门诊无脱岗现象发生。
其他科室严格执行控制度和绩效考核,从纪律、工作量、工作能力等方面严格考核,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打好基础。
二、强化精细管理,重点业务工作全面提升(一)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序开展一是传染病报告综合指数显著明显提高。
2014年,我县(区)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审核率均达100%,无迟报、漏报情况,综合指数评价较2013年有了显著提高。
(截止10月23日)共报告各类法定传染病19种683例,发病率136.6/十万,较上年同期下降35.87%,无死亡病例。
其中发病前五位的传染病分别是肺结核(160例,发病率32.0/十万,较去年同期上升15.94%)、流行性腮腺炎(105例,发病率21.0/十万,较去年同期下降33.54%)、其他感染性腹泻(80例,发病率16.0/十万,较去年同期上升56.86%)、手足口病(64例,发病率12.8/十万,较去年同期下降84.16%)。
布病(63例,发病率12.6/十万,较去年同期上升6.78%)。
城县(区)发病较高,占发病总数的29.58%,**、**、乡发病仅次于城县(区);发病最多的人群为农民,占发病总数的43.19%,其次为散居儿童,占发病总数的15.52%,学生发病占发病总数的13.91%。
二是预警信号响应及时。
我县(区)截止2014年10月23日共收到疾控中心传染病预警信息61条,其中流行性腮腺炎18次、麻疹10次、风疹2次、其他感染性腹泻16次,手足口病3次,乙脑6次,痢疾6次预警信息处理率100%,及时处理率88.52%。
三是重大专项工作安排到位。
2014年我县(区)承担部分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脑膜脑炎症候群以及发热腹泻症候群病例的监测采样工作,工作任务量分别为*例、*例、*例;我中心按照省市方案要求,制定下发了《**县(区)“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项目实施方案》,并将任务分配至各有关单位,主要由市二院和市中医院完成,目前腹泻症候群病例已采样*例,脑膜脑炎症候群病例已采样*例。
四是网络直报系统运行良好。
全县(区)有30家直报单位(县级以上医疗单位9家、乡卫生院17家、血站1家,独立社县(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
各直报单位计算机运行正常,无损坏等情况,有专人负责网络直报工作,传染病月报告覆盖率100%,五是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稳步推进。
按照、省、市的要求共采集到蚊类标本*只,均已按照蚊虫标本操作要求分类制成标本邮寄至疾控中心。
六是手足口防控工作到位。
截止目前我县(区)共报告手足口病例64例,无重症病例,均已按照省级要求进行流调、采样,样本已及时送至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均已按照市疾控中心要求录入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
(二)免疫规划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春、秋季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全面完成。
2014年3月份我中心开展了春季入托、入学儿童的接种证查验工作。
共查验城乡入学入托儿童892名,查出漏种儿童428名,其中小学194所,占应查数的100%,持证率为95%,补种率99%;幼儿园76所,占应查数的100%,持证率为95%,补种率99%;9月份我中心开展了秋季入托、入学儿童的接种证查验工作,共查验城乡入学入托儿童8072名,共查验学校255所,其中小学182所,占应查数的100%,查验新入学儿童4903名,查验率为100%,漏种儿童补种率为98%;查验托幼机构73所,查验入托儿童3169名,查验率为100%,漏种儿童补种率为98.5%。
二是AEFI病例监测力度继续加大。
截至10月底,累计报告AEFI病例289例(其中1例为偶合症,其余均为一般反应),乡、村两级均有病例报告。
三是冷链运转认真及时。
截至10月份,共开展冷链运转10次,保证了基层接种单位日常接种所需。
省级所配20台冰箱已下发启用,各级冷链设备运行正常,疫苗管理规,保证了疫苗接种质量。
四是常规免疫接种率有新提高。
前10个月,常规免疫报告接种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99.7%,脊灰疫苗99.50%,百白破三联疫苗99.33%,乙肝疫苗99.70%(其中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9.42%),百破二联疫苗98.93%,乙脑疫苗99.4%,麻腮风疫苗99.8%,麻风疫苗99.4%,A+C疫苗99.1%,甲肝疫苗99.6%,A群流脑疫苗99.4%。
五是顺利完成全县(区)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工作。
根据省级要求,我县(区)认真组织开展了一轮覆盖全县(区)的各乡镇的接种率调查工作,累计抽查全县(区)城乡19个乡级接种单位和30个村级接种点,抽查目标儿童210名。
六是城县(区)预防接种工作向社县(区)下沉已全面落实。
顺利完成了资料移交,县(区)域划分和人员培训工作。
各项工作过度平稳,督导工作开展到位。
七是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顺利开通,并完成了实体单位和冷链设备录入工作。
截至10月份全县(区)各乡镇卫生院(社县(区)中心),均已开通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并能通过系统上报接种率报表,同时各单位均已完成本级和下级村卫生所的冷链设备录入工作,目前系统运行正常。
八是完成城乡预防接种人员资格证审核注册工作。
累计审核注册预防接种资格证*人次。
九是认真开展免疫规划宣传、培训工作。
2014年以来,组织开展了“4.25”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和“7.28”世界肝炎日主题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为我县(区)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扫清了障碍。
(三)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良好一是规管理HIV感染者。
2014年我县(区)累计报告现住址感染者33例,其中死亡8例,追踪随访感染者25例,2014年确诊现住址感染者9例,县(区)疾控中心对25名随访病人进行了及时随访和CD4检测送样,对17例病人进行了抗病毒治疗,并为16名艾滋病感染者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救助。
二是广泛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培训。
全年共开展8次宣传培训,其中艾滋病知识宣传培训4次,医务人员艾滋病反歧视培训及文体竞赛宣传活动4次,累计协同参与单位14余家,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安全套2000余只,各类活动奖品共9类,1300余份(包括扑克牌、床单、茶具、水杯、毛巾等)。
三是全面开展行为干预工作。
全年完成对戒毒所、看守所共968人次的艾滋病知识宣传、行为干预、血清采集和检测工作;干预暗娼3335人次,采血检测520人次;在车站、市场、建筑工地对3759名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进行了宣传干预,发放宣传资料《进城打工预防艾滋病》、《大众预防艾滋病宣教手册》共2000多份,采血检测478人次;开展男男行为干预326人次,采血检测11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78份,安全套3260余只;开展哨点监测工作,已完成哨点采血329人份。
外来务工人员干预960人次,采血检测80人份。
四是积极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全年完成自愿咨询检测1437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发放安全套3980只。
城县(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加大了住院病人艾滋病检测力度,截至目前,开展HIV抗体检测20671人次,确诊阳性感染者8例(本地7例,外地1例)。
五是美沙酮治疗工作监管到位。
今年来,我县(区)加大对美沙酮门诊治疗病人干预和采血检测督导力度,截至目前,在治人员150人,保持率85.3%;艾滋病、丙肝、梅毒检测率达为90%以上。
(四)慢性病防治管理工作日趋完善一是慢性病防治工作成效明显。
全县(区)健康档案建档44.2万份,共管理高血压48153人,健康管理率68.8%,规管理率38.6%,血压控制率58.6%;糖尿病管理14934人, 健康管理率66.4%,规管理率38.6%,血糖控制率54.6%;二是疾控进医院信息平台运行良好。
1-9月共录入门诊和住院病例532617例,录入率100%。
三是死因监测工作进度靠前。
截至目前,死亡病例共录入1742例,占总任务的64.5 %; 死亡原因排名前十位的疾病分别是;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诊断不明、呼吸系统疾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精神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四是重性精神病管理规到位。
各乡镇卫生院、社县(区)卫生服务中心共确诊患者197例。
将确诊的50例危险等级在三级以上(家庭贫困,有监护人,且监护人同意)的患者纳入项目治疗,确定为免费服药治疗对象。
对近五年来确诊的所有患者进行了追踪随访,收治紧急住院患者5例。
五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社县(区)创建考核评估通过省疾控验收。
(五)地方病防治工作扎实推进一是政府参与,强化领导,工作开展保障有力。
今年,县(区)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印发了《2013年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县(区)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碘盐监测项目技术方案》、《氟中毒病情监测管理技术方案》、《克山病病情调查项目技术方案》,《人间布病防治监测项目技术方案》等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