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真题精选(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发指(fà)给予(jǐ)兴奋(xīng)窗明几净(jī)
B.创伤(chuāng)侥幸(jiǎo)提防(dí)度德量力(duó)C.龟裂(jūn)糊弄(hù)空白(kòng)勇冠三军(guān)D.喝令(hè)横财(hèng)起哄(hòng)荷枪实弹(hè)
【答案】
【解析】C项勇冠三军(guān)应为勇冠三军(guàn)。

2.下列汉字中造字法相同的是()。

A.牛日末瓜
B.京下三刃
C.林灭涉囚
D.爸闻战笔
【答案】C
【解析】A项牛、日、瓜是象形字,末是指事字;
B项京是象形字,下、三、刃是指事字;
D项笔是会意字,爸、闻和战是形声字。

C项全是会意字,用法相同。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步履蹒跚礼上往来煽风点火恃才傲物
B.独辟蹊径追根溯源肆无忌惮不寒而栗
C.生性怯懦呕心沥血瞠目结舌同仇敌忾
D.妄自菲薄脍炙人口苦心孤诣叱咤风云
【答案】A
【解析】A项礼上往来错误,应为礼尚往来。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宾馆门口,辫子甩在胸前的一个姑娘倚门而立
B.几层用厚塑料布严密包裹着的小铁箱终于出现了
C.我得承认,这种情况使我受惠不浅,不然的话在许多危急关头我是无法逃脱的D.杨先生不主张再把那封信送出去,虽然他认为明家不收他的信是故意污辱他
【答案】B
【解析】“几层”语序安排不当,应改为:用几层厚塑料布严密包裹着的小铁箱终于出现了。

5.下列关于儿童文学文体特征的表述有误的是()。

A.儿歌短小单纯,易懂易记,强调音韵节奏,歌戏互补富于情趣
B.儿童故事主题集中明朗,情节曲折单纯,叙述明快而富童趣,语言质朴活泼
C.儿童散文具有跃动的童心和贯穿全文的童趣,以优美语言表现优美意境
D.儿童报告文学具有鲜明的教诲性、强烈的讽刺性,情节具有虚构性
【答案】D
【解析】儿童报告文学是以文学的笔法及时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对儿童有深刻影响的真人真事的作品。

儿童报告文学也是纪实文学,真实性是其主要特征之一,D项题干论述错误。

D项所述鲜明的教诲性、强烈的讽刺性,情节具有虚构性等应为寓言的特征。

6.下列按作者、朝代、作品所列出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柳永——宋——《八声甘州》
B.柳宗元——唐——《马说》
C.杜牧——唐——《千里莺啼绿映红》
D.杨万里——宋——《映日荷花别样红》
【答案】B
【解析】A项《八声甘州》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B项《马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

故B项错误。

C项“千里莺啼绿映红”语出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江南春》。

D项“映日荷花别样红”语出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下列对语文课程理论理解不当的是()。

A.语文素养即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B.语文教学应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
体验
C.语文课程不应过分进行机械、琐碎的训练,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D.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并不排斥学习语文知识,但其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答案】A
【解析】语文课程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A项对语文素养的理解是片面的。

8.下列关于识字和写字教学的说法有误的是()。

A.1—2年级要学会汉语拼音,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默写声、韵母和音节
B.第一学段识字、写字要“多认少写”,要求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
C.第二学段应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D.第一、二、三学段都要在每天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答案】A
【解析】1—2年级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9.下列关于小学阅读教学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应结合课文语句所描述充满感性因素的内容和情感来进行
B.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提供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教师应淡化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C.第二学段学会初步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会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D.第三学段要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逗号、分号、句号的不同用法
【答案】B
【解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盼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阅读教学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闻,提高阅读质量。

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10.下列关于小学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的说法有误的是()。

A.写作教学应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B.课程标准淡化对写作形式的要求,第二学段除了标点符号以外,只要求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材料
C.课程标准关于听的能力要求逐步提高,第一学段要求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第
二学段要求把握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D.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活动中应首先教给学生口语交际的原则及要领【答案】D
【解析】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

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11.2013年3月20日,国家发展及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该办法,我国将建立统一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其目的不包括()。

A.促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
B.惩罚违背低碳生产要求的生产者
C.规范低碳产品认证活动
D.引导低碳生产和消费
【答案】B
【解析】2013年3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

根据这个办法,我国将建立统一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以规范低碳产品认证活动,引导低碳生产和消费,促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

12.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

A.客体的选择和建构
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