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倒虹吸施工方案机关会签表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倒虹吸施工方案项目部会签表市外环北路(机场大道-皖江大道)工程五分部(K18+165~K21+429.971)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倒虹吸施工方案编制人: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批准人:_____________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市外环北路(机场大道~皖江大道)工程项目部2015年07月05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3)三、主要工程量 (4)四、工程特点分析 (4)五、人员、机械、材料组织安排情况 (5)六、施工流程及施工准备 (8)七、施工安排及方法说明 (10)八、主要施工方法 (10)九、安全保障体系和措施 (15)十、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 (16)十一、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18)十二、保证安全生产的应急预案 (19)一、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1.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地方政府法律法规性文件1.1.2、技术规程规《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GB50788-20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68-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141-2008)《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DB34/T751-2007)《省工程建设场地抗震性能评价标准》(DB34/144-2005)其他现行法规、规、标准等1.1. 3、设计等资料市外环北路(机场大道~皖江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工程施工合同1.2、编制原则(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施工技术规和合同文件有关规定执行,并以此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以满足施工合同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环保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为宗旨。
(2)在仔细踏勘工地现场,认真研究合同文件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工程的特点以及场地、交通、水位、料源、民情、水电供应、气候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
(3)在施工中严格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安全、环保、质量等先进保证措施,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本工程施工的顺利高效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4)在施工组织机构建立上立足专业化,选配最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较高的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施工组织机构,形成施工组织管理核心层。
并且全面负责工程安全、环保、质量、进度,保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理分配等,直接对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负责,对工程负责。
(5)在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配置方面立足高效的检测手段,为质量、工期按要求完成提供强有力的设备和检测保证。
(6)在工期安排上充分考虑各分项单位工程的施工工期,立足于合理化,仔细分析、精心安排各项工程施工顺序,避免不合理安排造成施工干扰及窝工现象。
(7)在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技术的实施方面立足于规化及标准化,优先选用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法,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工期。
(8)在安全保证措施的方面,立足全面性、预见性、可靠性及可操作性,建全安全岗位责任制,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9)坚持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在各项工序施工中,对于能够提高或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积极采用,发挥科技在施工中的先导作用。
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外环北路位于市东北部,是贯穿西北-东南城区的主要干道。
起点位于机场大道,终点位于皖江大道,全长约14.93公里。
第五分部工程起点桩号为K18+165~K21+429.9,全长3264.9m,起点位于荔塘湖桥北50m,沿起点往南跨过荔塘湖、在荔塘湖往南约50m(K18+509)处与宁安城际铁路交汇,往南至K19+386~K19+829.14为池塘区,往南穿越夹潭湖,在既有皖江大道与既有道路相接(K21+429.971)。
图2.1.1 外环北路工程项目部第五分部线路示意图2.2、工程环境概述2.2.1、地形、地貌项目区域以平原为主,偶有微丘地貌,地势平坦,沿线沟渠纵横,湖泊、鱼塘密布。
路线走廊带地面最低高程8.64m,最高高程18.38m.高差9.74m。
地表植被发育,耕地以水田为主,少量小麦种植。
项目区路网交错纵横,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2.2.2、水文、湖泊项目沿线水系发育,各级水系十分发育,纵横成网,主要地表水体有石塘湖、长枫港、家菜湖及荔塘湖等,其中长枫港、家菜湖及荔塘湖均为破罡湖支线。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特征,本项目场区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松散体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主要排泄方式为大气蒸发。
2.2.3、沿线的主要道路及铁路与本分部工程交叉的规划道路有:站南路、路、柘路、仁爱路、元山路、元山南路、胜利路、胜利南路。
本分部工程终点接入既有市政道路有:皖江大道。
三、主要工程量本工程主要实物工程量详见附表3-1表3-1 实物工程量汇总表四、工程特点分析4.1、工程特点项目区域沿线沟渠纵横,湖泊、鱼塘密布,各级水系十分发达,管涵施工时需处理好排水问题,以免影响施工。
K20+775处钢筋混凝土圆管涵与道路中心线垂线斜交(-10),施工放样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的配置,以及洞口端墙的准确位置。
4.2、施工原则施工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相应技术规程规进行施工,同时必须满足国家相关法律及技术规规程的强制条例条文,开展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方案编制工作,落实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确实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
2)做好设计图纸的审查工作,结合设计交底容,组织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技术解读,及时发现相应问题,与设计加强沟通,进行相应优化,确保设计思想与技术实现过程统一。
3)针对施工工序过程应进行详细分析,合理安排施工步序,结合施工步续,根据总体结构施工要求,细化人员与设备等投入,做到各类资源配置合理,形成有效的流水式施工作业,减小相互干扰,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益。
4)施工中结合工程经验时,优先采用成熟的施工工法工艺,针对新工法、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施工,必要时应组织进行相应的论证,论证通过后方可开展施工。
5)施工过程中确实遇见相应施工技术难题,首先应分析原因,并将问题及原因分析结果及时向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反馈,并会同建设、监理、设计等进行协商讨论,必要时进行相应优化。
4.3、施工重点本工程钢筋混凝土圆管从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厂家定做购买,严格把控预制管节的质量是本工程的重点。
五、人员、机械、材料组织安排情况5. 1、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保证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拟投入本工程的五分部主要管理人员如下:表5.1-1 五分部主要管理人员5.2、施工队主要施工人员管涵施工期间,在五分部指导下选用专业的管涵劳动力队伍,现场施工工人计划18人。
表5.2-1 劳动力计划配置表5.3、材料设备、机械设备进场情况主要机具设备已安排进入施工场地,并进行了检修,调试安装,试运行,主要机械设备见下表。
表5.3-1 管涵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六、施工流程及施工准备6.1 、施工工艺流程6.2 、施工准备1)施工队伍进场后,必须先进行场地的整理,及时进行测量放样,准确放出管道布置的轴线和沟槽开挖的边线。
2)落实管道供应厂家,进行认真考查和认可,选定供应厂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求其具备足够的日生产能力,保证供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3)管涵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必须准备齐全,要满足规设计要求。
4)管道施工前进行认真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6.3、施工用电管涵施工现场配备30KW发电机一台,用作管涵施工临电。
临时用电线路的安装、维修、拆除均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专业电工完成。
在施工用电中,使用各种电动施工机械、施工设备前,必须按照国家建设部颁发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程》的标准进行检验,经检验确认合格后方能使用。
6.4、材料储备情况1)施工前根据图纸算出各类材料理论用量,乘以消耗系数大致推算施工用量,据此备足施工所需的各类按规定频率检验合格的材料。
2)采用的原材料(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规)①钢筋混凝土圆管从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厂家定做购买(1-φ1.50)。
②管基混凝土:C25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
③水泥砂浆:水泥:P.O 42.5;砂:中砂;水:自来水。
④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53mm。
⑤片石:片石强度等级不低于MU30,厚度不小于15cm,卵形、薄片者不得采用。
⑥沉降缝:沥青麻絮。
⑦管节接缝:麻絮、10号建筑石油沥青、油毛毡。
3)施工前用全站仪(莱卡)和自动安平水准仪对涵洞进行详细的测设,确定涵洞轴线。
放样方法:将全站仪置于一控制点作为测站点,置于另一控制点作为后视点,输入测站点、后视点坐标进行定向,再输入放样点坐标计算出放样距离和方位进行放样。
七、施工安排及方法说明1、条件具备后,尽早开始形成工作面,须先进行一段试验段的施工,得出经验数据,以指导后续施工。
2、管涵沟槽采用挖掘机放坡开挖,在沟槽里设置排水槽、集水井,用水泵抽水排除积水,以保持沟槽干燥。
3、对于埋深较深的管涵,应注意安全,首先有效降低沟槽深度,然后降低地下水位,最后开挖沟槽,采用1~2道顶撑支护,铺设管道。
4、先深后浅,形成流水作业,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施工进度。
八、主要施工方法8.1、基坑开挖及砂砾垫层施工1.基坑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和圆管涵的中心及纵、横轴线,用全站仪、钢尺进行基坑放样。
基坑开挖前,应在纵横轴线上、基坑边桩以外设控制桩,每侧两个,供施工中随时校核放样。
2.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前测量地面高程,控制开挖深度,开挖尺寸比圆管涵基础宽出20~30cm。
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至设计标高上20~30 cm 时,改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整平后检查基坑平面尺寸、位置、标高是否符合图纸设计,合格后进行下步工序。
3、垫层施工基坑开挖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对基坑平面尺寸、位置及基底承载力进行检验(依据设计要求,圆管涵的地基承载力没有特殊规定外不得小于150kPa),检验合格后,进行砂砾垫层施工。
垫层采用级配良好且检验合格的砂砾混合料,并用气夯和平板振动器进行震实、找平,确保无分层现象。
8.2、基础施工1.基础放样垫层铺好后,利用轴线控制桩重新放出涵洞的纵、横轴线,同时用全站仪、钢尺对基础平面尺寸进行准确的细部放样,并用水准仪按涵洞分节抄平,逐节钉设水平桩,控制基底和基顶标高。
2.浇筑混凝土管座混凝土所用砂石料、水泥等原材料已入场并按规定频率做原材料检验且合格。
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并严格按试验室设计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施工配合比拌制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