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练习题(10年广东高考)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10年福建高考)《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10年全国卷2)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
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A. 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B.采用了新的材质C. 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 D.铸造技术更精良(10年四川高考)隋唐时,中印交流促进了双方文化的发展。
下列人物中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A.甘英B.玄奘 C.一行 D.鉴真(09年全国Ⅰ卷文综14)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朝文化的新气象。
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 C.飞天壁画D.唐三彩(09年全国Ⅱ卷文综13)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A.废除五铢钱B.市坊分区C.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09年辽宁宁夏文综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
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09年安徽文综14)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
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A.顾恺之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据钱穆《国史大纲》)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朝代时间长短B.王朝力量强弱C.疆域面积大小D.经济格局变化(08江苏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08江苏4)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08宁夏25)《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
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士族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57)汉藏之间自古就建立了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
《步辇图》(见下图)以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迎接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关于《步辇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作品是唐代风俗画②作者是阎立本③作品画风奔放、水墨淋漓④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细致、形象传神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2010.贵州省德江一中高三考试)唐朝两税法产生的作用有A.缓解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B.缓解了均田制破坏造成的财政问题C.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D.削弱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2010.河南省焦作市部分学校调研)《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
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
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
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①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④相权的不断增强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2010.江苏省丰县中学期中考试)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度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是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
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2010.江苏省台州市重点高中模拟)“(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
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A、商周B、春秋战国C、唐末宋初D、元末明初(2010.上海市虹口区质量监控测试)“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它”是指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B、唐朝三省六部制C、元朝行省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2010.上海市徐汇区高三诊断)唐朝天宝年间,隶属于华亭县的青龙镇与国内外贸易均很发达,素有“小杭州”之称。
造成青龙镇经济繁盛的主要原因是A.踞江瞰海的位置提供了优越的航运条件B.政府设立市舶司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扶持C.时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提供原料D.政府设立的江海关为其发展提供了契机(2010.吉林市普通中学质量检测)唐朝人陆羽在他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据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陆羽十分推崇越窑的青瓷B.唐朝已经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C.瓷器是饮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D.唐朝的瓷器种类很多,包括青花瓷,珐琅彩等(2010. 河南省信阳市二高模拟)唐代“租庸调制”中的“纳绢代役”和宋代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
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是A.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B.增加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C.限制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特权 D.商品经济发展使赋税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2010.上海市徐汇区高三诊断)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
这一情况折射出出唐朝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2010.湖北省宜昌市高三联考)唐代诗人姚合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D、商业的繁荣发展(2010.湖北省宜昌市高三联考)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
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
”该诗反映的现象是A.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 B.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C.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D.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2010.四川省广元中学月考)唐太宗在《诫皇属》中提到:“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
顺吾者是吾贼。
’不可不察也。
”以下选项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是A.知人善任,虚怀纳谏B.以儒为师,大办学校C.厚之以德,抚之以仁D.轻徭薄赋、戒奢从俭(2010.四川省广元中学月考).唐玄宗《禁官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日:“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
……违法买卖……致令百姓无处安置。
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
”以下对这一记载的说法不确切的是A.当时土地兼并问题严重B.推行按土地资产纳税的制度C.土地兼并影响唐朝安定D.官僚地主采用地租剥削方式(2010.贵州省清华实验学校期中考试)唐朝时期,我国城市较前代有了较大的发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①各大中城市已经有了固定的交易场所——市②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③长安城内有坊、有市,坊是住宅区,市是商业区,市坊分开④边境城市兴起,逐渐设立了与少数民族互通贸易的榷场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④(2010.河北正定中学高三月考)敦煌是艺术的宝库,也是研究古人生活习俗和佛教仪规的宝库,“刷牙图”在敦煌已发现十几处。
据专家研究,刷牙习俗始于印度,随佛教传入我国。
此材料最能体现的主题是A. 佛教宣扬个人卫生B. 唐人重视口腔卫生C.唐人善于学习外来先进生活方式 D. 唐文化对西方产生影响(2010.河南省济源一中期中考试)唐初规定男丁16岁以上为中男,21岁以上为成丁,60岁为老。
唐中宗时,成丁年龄改为23岁,唐玄宗时,以18岁以上为中男,23岁以上为成丁,58岁以上为老。
唐在年龄规定方面的这种变化体现的治国思想是A.轻徭薄赋,存百姓,政在得民 B.大兴文教,延长初等教育年限C.尊老爱幼,以稳定扩大统治基础 D.合理选才,以确保干部年富力强(2010.河南省济源一中期中考试)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这说明租庸调制①基本特点是以丁计税②实物租和劳役租相结合③是一种商品经济不发达状况下的赋税方式④反映了国家对农民人身的严格控制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C.②④正确,①③错误D.①②正确,③④错误(2010.江西省南昌一中、十中联考)《乐府杂曲·高昌》“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居。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赞颂的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2010.广东省台山一中月考)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
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兵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
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
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A、尚书省B、中书省C、兵部D、门下省(2009.江西瑞昌一中高三月考)有唐诗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这则材料反映了①唐初经济发展状况②唐政府征收茶税③唐代某些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高④唐代的商业活动突破了“日中为市”的传统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2009.山西省康杰中学月考)2008年3月11日,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刘枫委员做了题为《高度重视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工作》的发言。
下列属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A.适应洛阳商业发展的需要 B.适应国家统治中心逐渐东移的需要C.江南地区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D.为镇压北方农民起义提供运输通道(2009.贵州省兴义崇文中学月考)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茶叶在唐代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 B 茶树种植在唐代农业生产中比重增加 C扩大税收来源,增加财政收入 D 旨在束缚当时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2009.贵州省兴义崇文中学月考)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