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英语阅读课精品教案
(summary)
1)用课件呈现思维导图,以主人公为主干,以个人信息,两段故事以及主人公的成就为线索引导学生先找信息填空再进行快速复述。
根据思维导图,返回阅读找到信息以及复述这篇故事
在原有课文理解的基础上,继续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巩固理解,为下一步小组活动的开展做好了铺垫。
2)呈现四人小组活动--最强大脑,为下面的情感教育作进一步的铺垫。教师说明要求和时间。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学会文段中出现的重点句型,词汇和短语。(让学生参照《学案》)(知识目标)
2、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利用时间信息和文章细节进行核对并获取文章大意。(技能目标)
3、在细读文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提示概括文章大意进而能够复述课文。(技能目标)
4、通过文章最后一段让学生了解平凡人也能不平凡的真谛并且让学生学会增强勇气和树立决心来走向成功。(情感目标)
根据课件上的内容,预测答案。
用PPT展示不同的插
呈现问题: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以及让学生快速将打乱的文章进行排序,快速阅读文章来获取文章大意。
通过教师提示运用时间观察策略法来快速阅读短文并排序,核对上一环节预测的答案是否正确。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并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八年级英语阅读决赛课An ordinary man – Greg Mortenson
教学设计
教学
主题
To know the story ofGreg Mortenson
一、教材分析
1、这是一篇篇幅比较长的故事类阅读,词汇量大,例如:set out,ordinary,determination等。所以本节课以任务型教学为主。
2、这篇阅读教材共分四段,我逐段突破,特别是第二三段难度较大,我设置了三步台阶,密度小,层层递进,学生容易掌握。
3、这一部分旨在训练,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所选短文故事性强。对于这类文章,我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带领学生以课文中的主人公Greg Mortenson为主线去梳理文章的脉络,我的特色之处是在三个环节的层层递进中锻炼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关键词汇均在思维导图中呈现出来,方便学生复述)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出文章的主旨并结合自身得出人生道理。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通过对教材的细心领悟后,我将课堂讲学的大量信息用心做成了PPT,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加快课堂教学节奏,想方设法去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应用于大部分教学环节)
利用PPT的效果快速呈现出教师的指令和教法。
Careful reading
通过让学生仔细阅读来完成判断正误题。提供阅读技巧--返回原文找信息法进行核对。
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对文章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了解故事的部分内容,进一步理解阅读材料。
播放试题,提供阅读技巧以及用动画等形式显示答案。
Post reading
4、在情感教育环节,结束时候在黑板上以攀登高山为背景,提示学生在求学之路上像主人公学习不怕困难,树立决心和勇气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标。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Warming-up
热情的和学生打招呼,告知学生句型1.__________is famous because______. 2.__________is ordinary but_______.
二、学生分析
1、作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能力,英语的分析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但阅读技能的培养还不能放松,所以我们在教学的环节里面除了注重学生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外,还为学生设置了不同的阅读微技能提示。
2、学生能力程度不同,所以我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设置的任务台阶低、密度大、层次性强,力争给有差异的学生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思维导图,相互合作,共同讨论,复述出主人公的励志故事。
利用丰富的图片和结合当下娱乐节目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Critical thinking
教师在黑板上呈现攀登高山的图片寓意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也像是在爬山。进一步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和勇气,通过坚强的决心达到目标。与学生一起得出平凡人通过勇气和决心能达到成功的感悟.
并进行造句竞赛。为学生引出标题和德育渗透做铺垫。
根据教师的引领,学生也积极思考并参与课堂,为下一步的话题学习做铺垫。
用PPT播放句型时,学生根据提供的有效信息,可以马上思考和完成任务,营造出积极热烈的课堂气氛,引入讨论话题,为后续教学及德育渗透打下基础。
Leading-in
让学生根据主人公有关的几张图片信息猜测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形成阅读期待。
2、我利用竞赛引课、三块任务型阅读活动来帮助学生去梳理文章的脉络,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用于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3、与PPT结合使用,利用黑板的交互作用,较好地发挥师生互动的功能。我的特色之处是让学生在细读文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在感兴趣的“最强大脑”活动中借助思维导图的提示概括文章大意进而能够复述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