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铸造车间岗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点评价表

铸造车间岗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点评价表

3
6
4
72

17
抛丸机
1.零件锋利边沿或毛刺割伤。
2. 安全知识缺乏操作失误。
物体打击
定期检查,遵守操作规程等各项规定,持证上岗,杜绝违章作业。
3
6
4
72

18
安全管理
高处作业无防护措施
高处坠落
配备可靠的防护设施
3
6
4
72

19
作业环境
抛丸机内钢砂散落
其他
1.及时清扫
2.加强培训,注意滑到
1
6
2
12

20
打磨作业
作业人员
未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
职业病
1.为员工配备并正确穿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2.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1
6
4
24

21
粉尘
打磨现场粉尘堆积,或空气中粉尘达到一定浓度时,当防静电装置失灵或违规使用明火、打手机等,可引起粉尘爆炸事故。
爆炸
设置专门的封闭打磨场所,并配备送排风和除尘装置,需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定期检查防静电装置是否正常
岗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点评价表
辨识区域(部位、场所):铸造车间


风险点
风险点类别
危险源
事故类型
典型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
管控等级
M
E
S
R
级别
1
中频炉
作业人员
前炉操作工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绝缘防护手套、绝缘防护鞋。
灼烫、物体打击
1.为员工配备并穿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2.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3
6
2
36

2
中频炉
4
72

13
电气设备
电器设备的电线老化或破损
触电
及时检查用电线路,破损的电线及时用绝缘胶带包扎或更换。
3
6
4
72

14
配电箱
配电箱线路凌乱、破损、潮湿及不锁闭
触电
及时检查维修,保持干燥,确保锁闭。
配电箱不锁闭可能会导致非工作人员触电。
3
6
4
72

岗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点评价表
辨识区域(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场所):铸造车间
3
6
4
72

11
作业人员
违章操作或未遵守操作规程、违章指挥或指挥信号不明确
物体打击
指挥、吊机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指挥;明确指挥信号。
3
6
4
72

12
轨道
轨道基础承载力不够
坍塌
轨道基础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实施,轨道基础有问题时必须停工维修。
3
6
3
6
4
72

6
管理
作业场所安全标志齐全、醒目
其他
现场增加缺失的安全警示标志、职业危害告知牌
1
6
2
12

7
管理
未认真检查炉衬和炉体是否完好、可靠,未对坩锅内径厚度、操作工具进行检查。
火灾、爆炸
加强开炉前检查,认真检查炉衬和炉体完好、可靠,对坩锅内径厚度、操作工具进行检查。
3
6
4
72

8
管理
开炉期间,未对水电进行例行检查


风险点
风险点类别
危险源
事故类型
典型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
管控等级
M
E
S
R
级别
15
抛丸作业
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操作时未带安全帽.劳保鞋
物理伤害
1.为员工配备并正确穿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2.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3
6
2
36

16
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未带耳塞
职业病
1.为员工配备并正确穿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2.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铁水溅出
灼烫、爆炸
严格按照熔炼工操作规程操
3
6
4
72

3
加料作业
物料潮湿引发爆炸 搬运物料时其它伤害
爆炸、灼烫
严格按照熔炼工操作规程操作
3
6
4
72

4
投料
铁水溅出 上倒包台会滑倒高处跌落
灼烫、高处坠落
严格按照熔炼工操作规程操作
3
6
4
72

5
作业人员
对中频炉操作不熟练、违章操作
灼烫、爆炸
加强培训,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后持证上岗
3
6
4
72

22
管理
现场无安全警示标志、职业危害告知牌
打磨现场张贴安全操作规程、有害因素告知牌、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及安全警示标示
3
6
2
36

火灾、触电
开炉期间,水、电工必须每小时检查一次电路、水路
3
6
4
72

9







作业人员
下方站人或停留
物体打击
吊装作业时,危险地带下方禁止站人或逗留
3
6
2
36

10
钢丝绳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
物体打击
起吊工作前检查所用的一切工具、设备是否良好。工作前应了解吊物尺寸、重量和起吊高度,安全选用机械工具,不得冒险作业,不得超负荷操作。严禁吊物下面站人或停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