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学填空题

病理学填空题

病理学填空题 2009 03 1.小儿麻痹症患者的下肢肌萎缩属 萎缩;骨折长期固定后的患肢 部分肌萎缩属 萎缩;肾盂积水引起肾实质萎缩 属 萎缩。 2.心脏萎缩时,心脏的 缩小, 变 薄, 呈蛇行状弯曲,心肌细胞内出现 。 3.玻璃样变性常见的类型有 的玻璃样变 性、 的玻璃样变性、 的玻璃样变性。 4.脂肪变性最为常见的器官是 ,其发生的原因 为 的合成障碍、 合成过多、 氧化 障碍。 5.纤维素样坏死常发生于 和 ,引起的主要原 因是 反应。病变部位正常的 消失,变为 颗粒状、似 样的物质。

6.干酪样坏死由 引起,坏死灶内组织结构消失,可见淡黄色、 似 的物质。 7.急性胰腺炎时发生的组织坏死属 坏死,由于胰酶外溢并 被激活,引起自身消化和其周围的 组织被分解。 8.坏疽可分为三种类型: 干性 , 湿性 , 气性 。

9.干性坏疽多发生于 ,呈 色,与周围健康 组织 清楚。 10.子宫、肺发生的坏疽属 坏疽,坏死组织 含 较多,适合 生长繁殖,病情发展迅速,全 身 症状严重。 11.气性坏疽主要见于严重的深达 的 创伤, 同时合并 的感染,分解坏死组织并产生大量气体,使病变组织 呈 状。 12.坏死的结局有 溶解吸收 , 分离排出 ,机化 、包裹 和 钙化 。

13.机体的组织和细胞损伤后,由周围健康组织的细胞进行修复的过程称为 再生 ,可分为 完全再生 和 不完全再生 两种类型。 14.完全再生是指再生的组织细胞完全保持 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不完全再生是指 缺损的组织主要由 肉芽组织 修复的过程。

15.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将各种组织的细胞分为三类,皮肤的鳞状上皮及胃肠道粘膜上皮属 细胞,各种腺上皮细胞 属 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属 细 胞。 16.肉芽组织主要由新生 和 构成,并伴 有 的浸润。肉芽组织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包 括: 、 、和 。

17.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 ,肠上皮化生常见 于 。化生多数是一种适应性病变, 与 的发生关系密切。

1. 引起淤血的主要原因有 、 及 。 2. 心力衰竭细胞是肺泡腔内的 吞噬了 , 使 转变为 。

3. 慢性肝淤血,镜下见 扩张, 萎缩 和脂肪变性,长期慢性肝淤血,肝内 增生,形 成 肝硬化。 4. 根据心血管壁完整性破坏的程度,将出血分为 和 。

5. 血栓形成的条件有 、 、

。 6. 延续性血栓由 、 、 三

部分构成。. 7. 透明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纤维素 ,见于 弥漫性血管内出血 。

8. 来自左心和动脉系统的栓子,常栓塞于 脑 、 肾 、 脾 及 下肢 等处。 9. 引起肺动脉栓塞的栓子,常来自 静脉系统及右心的栓 子 。 10. 梗死的原因有 动脉痉挛 、 侧枝循环未能建立 、血 管 阻塞 和 受压闭塞 。 11. 根据梗死灶颜色的不同将梗死分为 贫血性梗死 和 出血性梗死 。

12. 梗死灶的形状决定于该器官的 ,脾、肾、肺等梗死灶 呈 ,肠梗死呈 ,心肌梗死 呈 。

13. 肺出血性梗死区常位于 ,梗死灶呈 形, 其尖端指向 。

1. 引起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 因素。 2.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 , 。 3. 炎症过程中,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及坏死称为 ,这种病理 变化既可发生在 细胞,也可发生于 细胞。

4. 组织胺是一种炎症介质,主要存在于 细胞 和 细胞内,可引起小血 管 和 。

5. 在急性炎症中常见的炎细胞是 中性粒细胞 ,在慢性炎症中常见的炎症细 胞是 浆细胞 和 巨噬细胞 。

6. 炎症局部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红 、 肿 、 热 、 痛 、 功能障碍 。 常见的全身反应是 发热 和 外周白细胞增多 。 7. 炎症的蔓延扩散主要有 、 和 三种

途径。 8. 菌血症的特点是 细菌 由局部病灶进入血液,而机体没有明显的 全身中 毒 症状,但血中可查到 细菌 。 9. 细菌的 毒素 或 毒素产物 被吸收入血称为毒血症。

10. 败血症是指毒力强的 细菌 进入血液,在血中 繁殖 ,并产生 毒 素 ,引起全身严重的 中毒症状 和病理变化。

11. 假膜性炎属于 结肠粘膜纤维素性炎 性炎,病变发生 于 ,假膜主要 由 、 和 构成。

12. “绒毛心”是指发生在 心脏 的 纤维素性 炎症。 13. 化脓性炎是以大量的 中性粒细胞 渗出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 坏 死 和 脓液 形成的炎症。 14. 根据化脓性炎发生的原因和部位不同,可分为 脓肿、 蜂窝织炎 及 表面 化脓和积脓 三种类型。 15. 化脓是指炎症病灶内坏死组织被 释放 的 溶解液化的过程。 16. 脓肿是指发生在器官或组织内的 炎症,常 有 形成,主要由 引起。

17. 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组织内的 炎,主要 由 菌引起。 18. 发生在浆膜或粘膜表面的化脓性炎症称为 。

19. 炎性假瘤是指在致炎因子的作用下,局部组织 ,形成一 个 的肿瘤样结节或团块,在形态上与肿瘤外形相似。 20. 炎性肉芽肿的类型有 和 。 1. 肿瘤细胞异型性反映肿瘤组织的 程度,异型性越显 著, 越低。 2. 肿瘤的生长方式有 , 和 三种。

3. 常见的肿瘤转移途径有 、 和 三种。 4. 血道转移途径与栓子的运行途径相同,下肢骨肉瘤常转移到 ,胃肠道肿瘤常转移至 ,若肿瘤细胞 侵入肺静脉,可发生 转移。

5. 来源于胃壁平滑肌层的恶性肿瘤称为 ,脑内来源于 原始神经细胞的肿瘤称为 。

6. 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称为 ,此类肿瘤 属 肿瘤。 7. 乳头状瘤生长的部位不同,表面覆盖的上皮类型不同,发生在皮肤的为 ,发生在胃肠道的为 ,发生在肾盂、膀 胱等处的为 。 8. 粘液细胞癌的癌细胞内 聚集,将细胞核挤向一侧, 呈 状,又称 癌。

9. 腺上皮发生的低分化腺癌,癌细胞不形成腺体而成实性细胞团,称为 。癌巢小而少,间质结缔组织增多,质地硬,称 为 。癌巢大而多,间质结缔组织较少,质软如脑髓,称 为 。 10. 移行上皮癌好发于 、 和 。

11. 毛细血管瘤由 构成,海绵状血管瘤 由 构成,两种成分都存在称为 血管瘤。

12. 骨肉瘤的好发年龄是 ,好发部位 是 ,以 最常见。骨肉瘤常 经 转移,X线检查可见有诊断意义 的 结构和 三角。

13. 黑色素细胞的良性增生性病变称为 ,黑色素细胞 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为 。

14. 在病毒与肿瘤关系的研究中发现, 、 、 、

和 等肿瘤与病毒感染有关。

1. 风湿病的病变可分为 , 和 三期。风湿 病增生 期的特点是形成具有诊断意义的 。 2. 风湿病时以 的损害最为严重,常表现 为 , 和 。

3. 风湿病时皮肤病变表现为 和 。 4.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是由 引起的 的 重要并发症。 5.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大多发生在 上,常单独侵 犯 或 。 6.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常发生在 上,最常见是 在 的基础上。 7. 心瓣膜病大多由 和 引起。

8. 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理进程,高血压病可分为 和 。 9. 按病变发展过程可将良性高血压病分为 , 和 三个期。 10. 高血压病脑出血常发生于大脑 和 ,其次 是 、 和 。

11. 粥样斑块的继发性改变有 、 、 、 和 。 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是 ,其次 是 。 13. 心绞痛是心肌 、 与 所引起的临 床综合征。 14. 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在冠状动脉 的基础上并 发 , ,或冠状动 脉 导致冠状动脉 。 15. 心肌梗死合并症有 , , ,

及 。 16. 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 和 。

17. 原发性心肌病包括 , 和 。 1.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特点是 、 、 和 。 2.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是 。 3. 按病变发展过程,大叶性肺炎可分为 , , 和 四期。 4. 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有 , , ,

。 5. 小叶性肺炎是以 为中心的肺组织的 炎症, 故又称 。 6. 军团菌肺炎是由 感染引起的肺炎,本病主要 靠 确定诊断。 7. 某些病毒可引起细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 ,形 成 ,并出现核内或胞浆内 ,这 些 ,是诊断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依据。

8. 矽肺的基本病变是 和 。诊断矽肺的主要病 理学依据是 。 9. 矽肺的并发症是 和 。

10. 肺癌的肉眼类型有 , , 。 11. 肺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有 , , , 。 12. 肺的鳞状细胞癌是由支气管上皮 癌变而来, 与 关系密切。 13. 鼻咽癌与 感染有关。 14. 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 , 、 、

和 。 1. 慢性胃炎分为 , 和 三类。

2.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腺体 ,常发 生 。 3. 溃疡病是以 或 形 成 为特征的疾病。 4. 胃溃疡多位于 ,直径小于 。

5. 十二指肠溃疡多位于 ,直径小于 。 6. 胃溃疡的并发症有 , ,

和 。 7. 急性阑尾炎可分为 , 和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