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新教材第十三章所得税课件讲义

2020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新教材第十三章所得税课件讲义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 【未来税法费用少】,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交所得税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确认递延所得 税负债)
(一)固定资产
会计规定
税法规定

初始计量
账面价值=取得成本
计税基础=取得成本
折旧 方法
除某些按规定可以加速折旧的情况 根据固定资产经济利益的预期 消耗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 外,基本上可以税前扣除的是按直
【提示】资产的计税基础,就是税法承认的资产价值。
资产的账面价值: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未 来应该交税的金额)
项目
暂时性差异
资产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资产在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少,按照税法规定允 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多【未来税法费用多】,则企业在 未来期间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并减少应交所得税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确认递延所得 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项目 2×18年初
账面价值
30
计税基础
30
可抵扣暂时 性差异
0
新增暂时性 差异
0
利润总额
应纳税所得 额
应交所得税
2×18年末 15 20 5 5 100
100+5 26.25
2×19年末 0 10 10 5
100 100+5 26.25
2×20年末 0 0 0
-10 100 100-10 22.5

×
损失
×

纳税调整 纳税调减 纳税调增 纳税调增 纳税调减
【举例】
甲公司2018年税前会计利润为720万元,2018年12月12 日向A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 的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2万元,款项尚未 收到;该批商品成本为120万元。甲公司在销售时已知A 公司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但为了减少存货积压,同时也为 了维持与A公司长期建立的商业关系,甲公司仍将商品发 往A公司且办妥托收手续。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分别计算甲公司和乙公司应交所得税。 甲公司应交所得税=1 000×25%=250(万元); 税法规定工商罚款支出不得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税前扣除,
所以需要纳税调增;乙公司应交所得税=(1 000+100) ×25%=275(万元)。
(二)所得税会计的特点
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资产负债表 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 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 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 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 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 税费用。
2×18年 15 10 5 100
100+5 26.25
2×19年 15 10 5 100
100+5 26.25
2×20年 0 10
-10 100 100-10 22.5
借:所得税费用
25
借:所得税费用 25
资产负债表 债务法
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应交税费
2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6.25
2020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 ——中级会计实务
本课件内容,已经根据2020考试新教材编写,并且所 有收录的例题和历年真题都按照最新税率调整程的课件)
https:///p/%CF%A1%BA%B2% CD%C5_82%BA%B2%BA%B2
第一节 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4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一)所得税基础知识
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 计理论和方法,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
(利润总额)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纳税调整
项目
会计 (利润总额)
收入

利得
×
税法 (应纳税所得额)
×

费用
应交所得税=[720+(200-120)] ×25%=200(万元)。
【举例】
乙公司2018年税前会计利润为760万元,2018年12 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乙公司适用的所 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应交所得税=(760+40)×25%=200(万元)。
【举例】
丙公司2018年税前会计利润为820万元,2018年取 得国债利息收入20万元。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资产负债表 债务法
借:所得税费用
25
借:所得税费用 25
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应交税费
2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6.25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三)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二、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 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 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取得成本-已税前扣除金额)
【举例】
甲公司2×18年年初开始对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提 取折旧,该固定资产原价为30万元,假定无残值, 会计上采用2年期直线法提取折旧,税务认可3年期 直线法提取折旧。假定每年的利润总额为100万元 ,所得税税率为25%,固定资产折旧在会计、税务 上的差异如下:
项目 会计折旧 税法折旧 暂时性差异 利润总额 应纳税所得额 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820-20)×25%=200(万元)。
【举例】
丁公司2018年税前会计利润为950万元,2018年取 发生研究阶段支出200万元计入管理费用。丁公司适 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应交所得税=(950-200 × 75%)×25%=200(万 元)。
【举例】
甲公司和乙公司全年会计利润均为1 000万元。当年乙公司 “营业外支出”科目中有100万元工商行政罚款。假定无其 他纳税调整事项,甲、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
所得税准则规范的是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 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举例】
一项固定资产,原价6 000万元,年限平均法计提折 旧,无残值,会计折旧年限3年,税法折旧年限5年。
【举例】
一项固定资产,原价6 000万元,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无残值,税法折旧年限3年,会计折旧年限5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