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学期末复习1.海洋资源定义(p2)在海洋内外经营作用下形成并分布在海洋地理区域内的,在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可供人们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福利的物质、能量和空间等。
1.现代海洋资源开发的特点(1)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技术不断进步,并成为革命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2)海洋开发的规模和范围日益扩大,海洋产业日益增多。
(3)海洋资源开发的物质产品不断增多,产值越来越大,杨洋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3.海洋基本知识海洋表面面积约3.52*108 km2,占地球面积的70.8%世界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800米,仅相当于地球半径的1/1600,而体积相当于地球总体积的1/800地球整个水圈的总水量为1.386*109km3,其中海水的总量为1.338*109km3,占地球总水圈的96.5%4.海洋划分海洋由海和洋,以及海湾、海峡等几部分组成洋:大洋约占地球总面积的63%海:占地球总面积的7.8%5.海地形态(1)大陆架(2)大陆斜坡(3)大陆隆(4)大陆洋盆6.海洋基本理化性质温度、盐度、密度、酸碱度、对声和电磁波的传导、海冰、海雾、海水的运动、化学组成(1)温度:分为三层为混合曾、活跃层、恒温层(2)盐度:靠近地表径流附近海水盐度较低,靠近赤道蒸发剧烈的表层海水盐度较高。
(3)密度:随盐度与压力(或水深)的增加、温度的下降而增大。
(4)酸碱度:PH通常为7.5--8.4(5)对声和电磁波的传导;海水组成:海水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液体。
他所含的物质:(1)溶解物质,包括各种盐类、有机化合物和溶解气体(2)气泡、固体物质和胶体颗粒7.海洋资源的分类(P13)8.地球水资源匮乏的原因(1)自然原因:<1>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少<2>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2)人为原因:<1>人口增长<2>水污染严重<3>水的重复利用率低<4>森林破坏严重【注】北极:海洋(北冰洋);南极:陆地(第七大陆)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扩大,而淡水资源的污染日益严重。
9.海水资源的利用(P23)(1).直接利用:工业用水(工业冷却、溶剂、除尘及传递动力、洗涤、印染、加工海产品)、生活用水(饮用、洗刷、卫生消防、游泳池)、农业(灌溉用水)【注】工业冷却(1)需要建立独立的供水系统(2)海水的腐蚀和海洋生物的亏损(2).间接利用:海水淡化利用。
海水脱盐,目前唯一能够增加全球淡水总供应量的可靠途径10.海水淡化方法举例【1】相变化法:蒸馏法(多校竖管蒸馏(ME),多级闪级蒸馏(MSF),蒸汽压缩蒸馏(VC),太阳能蒸馏){MSF:集中在海湾国家;RO:占次要位置}{海水制盐:以海水为原料,用煎煮法或日晒法制成的盐}冷冻法【2】膜分离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ED) (电渗析法一举两得还可以制盐)【3】化学平衡法:水合物法、溶剂萃取法11.四大盐场与盐场的选址【1】四大盐场:辽宁盐场、长芦盐场、山东盐场、淮北盐场【2】盐田选址:海水盐度高;地势宽阔平坦;盐田附近没有大的河流或排洪沟;盐田附近无崇山峻岭;土质不透水;土色深;气候干燥交通便利12.海洋生物资源分类(1)海洋细菌和真菌(2)海洋植物:藻类植物、被子植物(3)海洋动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海洋生物资源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作用,保持生态平衡;易受外界条件影响、破坏、容易灭绝13.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因素(P20)气候、环境、阳光、海水温度、盐度、养分、压力、洋流、栖息地等。
主要受阳光影响,成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洋带性特点分布特点水平分布:沿岸多、远海少垂直分布:浅海多、深海少14.在大气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特点(P21)(1)纬度洋带性:暖水性、温水性、冷水性(2)沿海岸环带洋带性(3)沿洋流环带洋带性(4)真光层垂直洋带性:海水表层、中层、底层15.世界四大渔场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较大渔场:北海道浴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这些渔场都集中在沿海大陆架代表渔场洋流名称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日本暖流(黑潮)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墨西哥暖流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北冰洋南下冷水秘鲁渔场秘鲁寒流(秘鲁海区冷海水上升流(补偿流))16.海洋捕捞业分类(1)沿岸捕捞。
习称“近海渔场”(2)外海捕捞。
习称“外海渔业”(3)远洋捕捞。
习称“远洋渔业”17衡量矿物成为矿产的标准(1)矿石中矿物的含量(2)富含某种矿物的矿石的密集程度19.主要的海洋矿产资源:(1)海洋石油天然气(2)大洋锰结核(3)海底热矿业(4)滨海砂矿20.海洋中石油天然气矿产的形成条件(1)/要有大量的生物遗体(2)要有储存石油的地层和保护石油跑不掉的盖层。
生成的石油还得有闭圈,砂岩成为储集石油的地层。
页岩成为不让石油跑掉的盖层。
(3)还要有利于石油富集的地质构造。
背斜结构往往是石油的储油结构。
21.综合分析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大部分分布于大陆架的原因(1)大陆架的地形有利于有机物的沉积。
大陆架区石油丰富:有大量的生物遗体,快速的沉积和沉降有利于有机物的保存。
(2)大陆架的生物生产力、沉积物有利于油气的生成。
(3)沉积层周期变化,容易形成闭圈。
(4)大陆架特殊地质结构。
22.海洋未来有前景的矿产资源(锰结核)及主要分布位置(1)锰结核分布:太平洋:位于C--C区,储量占世界一半以上。
(2)海底热液矿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太平洋隆区、系太平洋弧后盆地区、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等海底断陷扩张带,多位于海底扩展地带。
23.海洋能源分类(1)海洋机械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通常表现为海水的盐度差(2)海洋盐度差能(3)海洋光合能24.海洋能资源的特点(1)总蕴藏量大(2)非竭耗、可再生(3)海洋能开发对环境无污染,属清洁能源(4)海洋能随时空变化,能量多变,不稳定(5)能流分布不均、密度低(6)海洋能开发技术高、实施难度大25.传统新型海洋空间资源有哪些(1)传统意义的海洋空间资源:海洋港口和海洋运输(2)新型海洋空间资源:海上桥梁、海底隧道、人工岛、海洋机场、海洋工厂、海上城市、海洋旅游、海洋军事基地等26.海洋航运的特点运量大、能耗低、费用省、劳动与经济效益高但是运速慢并受气候自然条件影响大,风险较大。
27.世界三大主要航线(1)远东-------北美西海岸航线(2)远东-------加勒比,北美东海岸航线(3)远东------南美西海岸航线(4)远东------东南亚航线28.红树林的作用(1)天然的海岸防护林(2)净化海水(3)促淤造陆(4)科研、教育、生态旅游29.滩涂开发滩涂是海岸带地区平均低潮线以上的淤泥质海滩。
(1)发展盐业和轻工业:滩涂经过围垦后可开辟为盐田,是盐化工原料的最佳场所。
(滩涂平整,淤泥质,气候干燥,海水供应充分,蒸发量大,晒盐)(2)围滩造地,发展农林牧业:经排盐后可种植粮食和牧草,发展牧业;植树造林。
(3)发展滩涂养殖业:垦区内发展淡水养殖业,垦区外发展海水养殖业。
(4)发展滩涂花卉草坪业:(5)发展滩涂旅游业:(6)开辟自然保护区:30.海岸带的基本组成:海岸、潮间带、水下岸坡。
【基本特征】(1)是资源最丰富的地带(2)是区位优势最明显的地带(3)是生态脆弱、灾害较多的地带。
31.湿地:地球之肾。
有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
32.红树林可以(1)防风浪冲击,保护农田,降低害侵蚀(2)净化海水,吸收污染物,降低海水富营养化,防止赤潮发生。
(3)促淤造陆(4)科研、教育、生态旅游33.海洋资源评价的目的、内容、原则和一般方法、应防止的几种倾向。
(1)整体性原则(2)实践性原则(3)社会经济和生态三种效益统一原则34.海洋资源评价的一般方法(1)野外调查与室内评价相结合(2)单一成分评价与区域系统评价相结合(3)纵向与横向对比相结合(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35.海洋资源质量评价方法(1)多因子综合评价法-------数字方法(2)主导因子评价法----------起决定性作用(3)最低因子限制评价方法(4)综合指标评价法(5)地域对比评价法(6)标准值对照评价法36.应该防止几种倾向:1)为了评价而评价,无的放矢,泛泛评价2)摆而不评或摆的多评的少3)单一目的评价----狭义的评价4)从局部利益出发进行评价5)不顾科学事实,迎合决策者的评价37.海洋资源资源管理定义、原则、方法和内容1)定义:海洋资源管理是政府及其所管辖海洋区域内的海洋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干预的复杂过程。
2)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国家所有原则区域可协调管理原则资源综合利用原则3)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行政方法4)内容:(1)利用高科技手段及现代理念,对海洋进行科学研究,查明海洋各个部分环境资源属性,为制定海洋子资源法规提供依据。
(2)制定和健全海洋法规体系,制定全国海洋综合性管理法规。
(3)健全管理机制,加强总综合管理(4)进行海洋资源的权益管理,确保国家管辖海域的各种矿产资源以及动力能源的占有、使用和处理的权利。
(5)组织海洋资源开发新领域的探索,促使海洋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38.美国与我国主要资源管理部门美国: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NOAA)、美国海事管理局(MARAD)/、美国海岸警备队(USCG)中国: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海洋局、农业部渔业局、交通布海事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39.海洋权益包括内容海洋权益包括领土主权、司法管辖权、海洋资源开发权、海洋空间利用权、海洋污染管理权、以及海洋科学研究权。
40.我国海洋资源管理内容海洋立法管理、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管理、海洋资源规划管理、海洋资源权属行政管理41.海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无序,无度无偿”的三无状态长期存在。
(1)监督管理制(2)还与所有权和使用权(3)功能区化制度(4)有偿使用制度42.《联合国海洋共约》于1982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的蒙特弯召开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最后会议上通过,1994年生效,已获150多个国家批准。
公约规定一国可对距其海岸线200海里的海域拥有经济专属权。
43.海洋国土的划分(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44.中国与周边海域争端(分析)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我沿海国家有12海里领海和12海里毗连区,200海里经济专属区,我国制订了海洋政策法规,保卫我国海洋权益,维护国际海洋和平与安全,反对海洋霸权,但一些有心的国家在看到中国属岛经济专属经济利益后,公然违背历史事实和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和体系。
中日对比,中国有理有法,是正义的,中国应本着“不惹事也不怕事”的态度坚决反对,包括外交和军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