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包含六个专业:地质工程A、C(含地质资源与勘察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地理信息系统,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测绘工程。
地球科学类包含:地质A、C,地信三个专业。
信息物理工程类包含:地科,生医,测绘这三个专业。
2011年貌似还有地质工程试验班和测绘工程试验班。
大一属于大类招生,大一结束后,会根据大一一年的成绩进行汇总,自主选择本院的各专业进行分班。
本科新生于9月3日(星期六)至9月4日报到注册;9月22日举行全校新生开学典礼。
地球科学类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总体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地学领域从事应用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地质工程专业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技术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获得工程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训练,能从事矿产资源勘察、地质环境保护和各种建设工程中的基础地质工程勘察、设计、评价、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交通、电力、电信、国土规划与管理、物流管理、资源环境、减灾救灾、军事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性环节教学,参加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掌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运用现代地质学理论和近代科技手段,进行资源地质勘查工作及解决与各类建设工程有关的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3、具有对区域地质、矿床地质及其成矿条件规律的综合分析和矿产资源评价与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钻探工程、地球化学勘探等现代勘探方法的选择、设计、施工、数据处理及其成果解释和应用的初步能力;具有解决设计工程中有关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具有对环境地质作出评价及环境治理工程设计、规划的初步能力。
4、了解地质资源与地质理论前沿及技术发展动态。
5、熟悉地质资源、环境、工程建设等国家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或文献。
7、基本掌握本专业领域内计算机应用及程序设计语言和方法,具有运用计算机技术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及其数据处理的初步技能。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参加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各项实践,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备良好的数学、计算机科学基础,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必须的数学、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熟练使用主流专业软件,能够使用一门高级语言和专业工具构建地理信息应用系统。
3、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测绘科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4、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外文文献。
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前沿应用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6、掌握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专业知识的基本方法;具备基本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地球科学类:主干课程:普通地质学地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矿床学、岩石学、土力学地基基础、岩土钻掘工艺学特色课程:构造地质学、勘查学、岩土钻掘设备、岩土施工工程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主干课程: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空间数据库、空间分析特色课程:GIS工程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3S集成技术与应用四、毕业合格标准本大类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最低修满188学分(其中必须修满规定的必修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五、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学 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六、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类 别性质最低要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学时公共课程必修35.518.9560选修 10 5.3 160 大类课程必修4121.8624选修 0 0 0 专业课程必修6031.9440选修33.5 17.8 536 课外研学必修8 4.3 合 计 188 100 2320 其中集中实践环节3920.7七、课程设置及学分(一)公共课程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数备注18040011 基础英语12 必修课程2102002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10200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2104002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10500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 2103002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5 40000011 形势与政策1 39000011 体育 4 39000021 体育课外测试1.5 41000013 军训2.5 41000023毕业教育 0.5全校性选修课程10分散在全学程(二)大类课程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数备注09090011 大学计算机基础 2.5 必修课程08020071 工程制图基础 4 13070011 微积分IA 5.5 13070021 微积分ⅡA 3 13070031 微积分ⅢA 1.5 09090013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1 14030031 大学物理Ⅲ 4.514040031 物理实验Ⅲ 1.5 09090021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3 09090023 计算机程序设计实践2 13070081 线性代数Ⅰ 2 13070091 概率论B 2 13070101 数理统计Ⅱ 1.5 01010011 普通地质学 4 04020512测量学基础3必修课程,任选其中一类04020522(三)专业课程 1、地质工程专业 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数备注高级英语 2选修课程15030061 普通化学Ⅰ 4必修课程01010293 毕业实习 7 01010303 毕业设计 9 09080111 电工学Ⅰ 4 勘察工程方向必修课程 12070101 理论力学Ⅱ 4 08040033 制造工程训练Ⅱ 2 01020011 专业制图 2 12070121 材料力学Ⅱ 4 08030061 机械设计基础Ⅰ 4 01020093专业认识与设备实习508030073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Ⅰ2 01020111 工程预结算 2 01020173 勘察生产实习 6 01020181 工程勘察学 3 01020253 工程勘察课程设计 2 01020022 岩石钻掘工艺学 4勘察工程方向 选修课程勘察工程方向 选修课程01020032 土力学地基基础 4 01020042 岩土钻掘设备 3 01020052 工程地质学 3 01020062 钢筋混凝土结构 3 01020072 岩土钻掘泥浆工艺学 2 01020082 岩土施工工程学 3 01020122 岩石破碎学 2 01020132 建筑与土工材料2 01020142 地基处理3 01020152 桩基工程 3 01020162 土建工程概论 2 01020192 钻掘设备设计原理 2 01020202 碎岩材料与工具 2 01020212 复杂地层钻进技术 2 01020222 边坡稳定分析与支挡结构3 01020232 测试技术与仪表 3 01020242 专业英语Ⅱ 2 15060031 物理化学Ⅲ 3 地质资源方向必修课程 01010021 构造地质学 4 01010031 结晶矿物学 4 01010043 认识实习 2 01010061 岩石学 5 01010091矿床学401010133 填图实习 5 01010183 生产实习 6 01010193 岩矿综合鉴定 2 01010201 勘查学 3 01010283 勘查学课程设计2 01010052 晶体光学 2地质资源方向 选修课程地质资源方向 选修课程01010072 古生物及地史 4 01010082 遥感地质学 3 01010102 地质数据处理基础 3 01010112 环境地质学 3 01010122 GIS 概论 3 01010142 应用地球化学 3 01010152 石油地质学 2 01010162 工程经济与管理 3 01010172 土工建筑材料 2 01010212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2 01010222 水文工程地质学 3 01010232 岩矿测试技术 201010242 大地构造概要 2 01010252 宝玉石概论 2 01010262 矿山地质与矿山管理3 01010272 专业英语Ⅰ 2 04010082应用地球物理导论3选修课程2、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数备注01030011 自然地理学 3 必修课程0103002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401030053 数字填图实习 2 01030061地理信息系统导论401030071 数据结构与算法 4 01030103 GIS 基础实习 2 01030113 遥感信息提取实习2 04020523 测量实习 3 01030161 空间分析 2 01030171 空间数据库 2 01030181 3S 集成与应用 2.5 01030191 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 2 01030203 空间数据库设计 3 01030211 GIS 工程与应用 3.5 01030303 GIS 综合实习 5 01030313 毕业实习 8 01030323 毕业设计 8 01030032 地图概论 3选修课程选修课程01030042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3 09090012 科学计算与Matlab 语言 3 13070182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5 01030082 遥感原理与应用 3 01030092中国区域地理 3 高级英语 4 01030122 计算机图形学 3 01030132 Web 程序设计 2 01030142 数字图像处理 3 01030152 自然资源评价 2 09090052 网络技术与应用 2 21010572 科技发展与创新 2 17010182 中国传统文化 2 04020572 GPS 原理与应用 2 04020091 摄影测量学 3.5 12080231 区域规划与区域经济2 12080421城市规划原理201030222 ArcGIS二次开发 2 01030232 MapInfo二次开发 2 01030242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1.5 01030252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2 01030262 土地信息系统 2 01030272 GIS制图 2 01030282 数字高程模型 2 01030292 虚拟现实技术 2 01030332 GIS平台系统设计与开发 3 01030342 资源环境信息综合处理 2 01030352 空间信息技术应用 2 01030362 空间建模原理与方法 2 (四)课外研学至少修满8个学分,时间分散在全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