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内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
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寒假就快到了,寒假你们在家都做些什么呢?
生:。
师:寒假时间短玩的不尽兴,那么暑假大家又是怎么过的呢?
生:。
师:老师也想去上海旅游一下,大家能为老师提供一下出游的方式吗?
生:火车、汽车、飞机、轮船。
(幻灯片展示)
师:老师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出行可以坐汽车、飞机、火车是非常方便、迅捷的,那么大家知道中国古代人们是如何出行的吗?能说出一些有关的诗句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马致远/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岸头危径窄,轿子莫人扶。
杨万里)
生:马、马车、小船、轿子。
(幻灯片展示)
师: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呢?那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做的火车、轮船、汽车和飞机是什么时候,在哪发明,又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
(幻灯片展示)
火车:1814 英国史蒂芬孙19世纪晚期(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洋务运动)
轮船:1807 美国富尔顿19世纪70年代
汽车:1885 德国卡尔.本茨1902年
飞机:1903 美国莱特兄弟20世纪后
师:大家思考一下,近代交通工具的变革带来了哪些好处呢?
生:。
师:刚才我们说到旅游,老师在旅游途中想起朋友了,想和他们炫耀一下我在上海的见闻,l老师该怎么做呢?
生:。
师:大家都说的很好,那大家知道在我国古代人们又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吗?
生:烽火、驿站、信客。
师:这些古代的传信方式有哪些弊端呢?
生:。
师:是的,古代时,人们传递信息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战争年代,信息的传递就更加的困难了,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就很形象的说明了这一点。
一直到近代邮政的开办、电报、电话的使用才改变了古代传递信息困难的局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近代通讯发展的情况(幻灯片展示)
近代邮政1866年试办1896年正式开办1911年初具规模
近代电报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发出第一份电报
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自己掌管的第一条
电报线。
1879年,李鸿章在天津架设起中国大陆第一条自办电报线路。
近代电话1876年贝尔
1882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兴建了第一个电话交换所
师:出去旅游总想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大家能有什么办法帮老师留下美好的回忆吗?生:。
师:照相、摄影都是好办法,那大家能告诉老师照相技术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生:。
师:逛完了上海,老师也想穿越一下时空,到旧上海去逛逛,大家和老师一起去看看,感受一下旧上海的风貌吧
师:大家在旧上海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
师:大家都说的很好,在旧上海我们看到了。
,看到了近代上海人们的娱乐生活
师:旧上海有很多的风云人物,老师呢就非常喜欢影星阮玲玉,那老师要怎么收集有关她的消息呢?
生:。
师:可是老师不知道可以买什么报纸啊,大家能告诉老师吗?
生:。
师:很好,老师可以从报纸和广播收集到她的消息,那老师还能从报纸和广播里知道些什么消息呢?
生:。
师:只知道消息还不能满足老师的追星欲望,老师还想要她的画册,怎么办啊?生:。
师:哪个出版社的画册比较好呢?
生:。
师:老师还能买到哪些书呢?
生:。
师: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的发展为老师的追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让老师更加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丰富了老师的文化生活,对老师的思想也产生了影响,看来大众传媒真的很重要啊!
师:除了追星外,老师还对当时的一些社会习俗感兴趣,它和我知道的中国古代的传统礼仪不太一样呢?大家能跟老师说说有哪些不一样的习俗吗?
生:。
(幻灯片展示)
服饰汉服、旗袍中山装、新式旗袍
头发长辫短发(辛亥革命)
称呼大人、老爷先生、同志
礼仪跪拜、作揖握手、鞠躬
师:从大家说的这些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的变化很多都是受到了西方的影响,那这些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生:。
师:老师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需要大家为我解答,近代中国发生这么多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生:。
师:说的很好,我们归纳一下可以得到以下几条:
1、鸦片战争后,中外交往增多
2、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3、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推动
师:谢谢同学们的帮助,让老师有一个非常愉快的上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