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年新高考理综(物理)全国大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0—2021年新高考理综(物理)全国大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18年第一次大联考【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1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牛顿以其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而奠定了在物理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关于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多次的实验验证而得出的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特例C.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据此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D.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很好的解释拍桌子时为什么手感到疼的问题【答案】D【考点】考查物理学常识。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应用了理想实验法,A错;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B错;计算出地球质量的人是卡文迪许,C错;牛顿第三定律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等大反向,D对。

【点拨】物理学常识的掌握需要不断的积累。

15.行驶中的汽车遇到红灯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等到绿灯亮时又重新启动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恢复原来的速度继续匀速行驶,则从刹车到继续匀速行驶这段过程,位移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图象描述正确的是()【答案】C【考点】考察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图像问题。

【解析】由运动学公式2202v v ax -=及数学知识,C 正确。

【点拨】物理知识与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16.如图所示,轻质圆盘和水平面夹角30o,一个小木块位于距离圆心0.4m 处随圆盘一起绕过圆心垂直盘面的转轴匀速转动,当小木块和圆盘一起转动的线速度超过1/s m 时,小木块再也无法保持相对静止。

g 取10m/s 2。

则小木块和圆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A .33B .32C .22 bD .24【答案】B【考点】考察摩擦力,受力分析及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

【解析】由分析知,当小木块在圆盘的下方时容易滑动,小木块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00cos30sin 30v mg mg m r μ-=,解得:μ=。

B 正确。

【思路点拨】正确的受力分析,用牛顿运动定律与向心力公式列方程求解。

17.带电尘埃P 静止在平行板电容器C 的两极板之间,此时滑动变阻器1R 和2R 的位置及电路图如图所示。

欲使尘埃向下加速运动,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 .1R 的滑片向左移动B .2R 的滑片向左移动C .平行板电容器下极板向左移动D .断开开关【答案】B【考点】考察受力分析,电容器的知识。

【解析】由题意知,尘埃受重力和电场力处于平衡状态,要使尘埃向下运动,就要减小电场力,E=U/d 知,U 减小,所以B 正确。

A 、C 、D 中的U 不变。

【思路点拨】与电容器串联的支路相当于断路。

18.以水平面为零势能面,则小球水平抛出时重力势能等于动能的2倍,那么在抛体运动过程中,当其动能和势能相等时,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之比为 ( )A B . C .1:D【答案】D【考点】考察平抛运动,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析】由题意得:mgH= 20122mv ⨯,当其动能和势能相等时,mgh= 212m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 2012mv =mgh+212mv ,由平抛运动的知识:2220y v v v =+,综上解得0:y v v :1,D 正确。

【点拨】先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再根据平抛运动中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求解。

19.宇宙空间存在两颗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未知星球,经过发射绕表面运行的卫星发现,两个星球的近地卫星周期相等,同学们据此做出如下判断,则正确的是 ( )A .这两个未知星球的体积一定相等B .这两个未知星球的密度一定相等C .这两个未知星球的质量若不等,则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一定不等D .这两个未知星球质量大的,则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答案】BD【考点】考察近地卫星,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2224GMm mR R T π=①343M R ρπ=②,解以上两式知B 正确,A 错误,又因为2GMmmg R =知,D 正确,C 错误。

【点拨】本题用到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等于重力这两个等式。

20.重力不计的两个带电粒子甲和乙同时进入一个匀强磁场,两个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动能相等,甲圆周运动的半径大于乙的半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v v >甲乙B .m m >甲乙C . q q <甲乙D .q q m m >甲乙甲乙【答案】AC【考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

【解析】两粒子周期相等,由2r v T π=得v v >甲乙,A 正确,动能相等,又212k E mv =知B 错误,由2v qvB m r =得q q <甲乙,C 正确,D 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圆周运动的公式及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的知识。

21.光滑平行导轨MN 和PQ 与水平面夹角为θ,上端连接,导轨平面和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间距为L ,电阻不计。

质量为m 的金属棒ab 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接触且从静止开始下滑,ab 接入电路的部分电阻为R ,经过时间t 流过棒ab 的电流为I ,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v ,则金属棒ab 在这一过程中A .ab 棒运动的平均速度大于2vB .此过程中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Rt I Q 2= C .金属棒ab 沿轨道下滑的最大速度为22sin L B mg θD .此时金属棒的加速度大小为mR v L B g a 22sin -=θ 【答案】CD【考点】考察受力分析,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解析】金属棒受重力、支持力、安培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sin mg BIL ma θ-=,又因为BLv I R =,解得:mR v L B g a 22sin -=θD 正确,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22sin L B mg θ,C 正确。

金属棒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平均速度应小于2v ,A错,这个过程中电流不恒定,B 错。

【思路点拨】先受力分析,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列方程,分析出金属棒是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再具体分析即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2分)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3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2.(6分)下图是实验室测定水平面和小物块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曲面AB 与水平面相切于B 点且固定。

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自曲面上面某一点释放后沿水平面滑行最终停在C 点,P 为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

(1)利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 cm 。

(2)实验中除了遮光条的宽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A .小物块质量mB .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评卷人得分间tC.遮光条到C点的距离s D.小物块释放点的高度(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同学们选择图象法来找出动摩擦因数,那么他们应该选择关系图象来求解(利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答案】(1)1.015 (2)BC (3)速度的平方与位移【考点】游标卡尺的读数,匀减速直线运动。

【解析】(1)由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得d=1.015(2)到达B点时的速度等于遮光条的宽度除以时间,B到C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212mgs mvμ-=-,所以选BC.(3) 由(2)的分析知:速度的平方与位移。

【思路点拨】分析运动,结合动能定理求解。

23.(9分)在学习了传感器,大家开始动手探究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时,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A.电源E(3 V,内阻约为1 Ω)B.电流表A l(0.6 A,内阻r1=5 Ω)C.电流表A2(0.6 A,内阻r2约为1 Ω)D.开关S,定值电阻R0(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请判断甲是电流表,乙是电流表。

(填“A l”或“A2”)(2)实验中发现测得甲、乙的读数分别为1I 和2I ,则压敏电阻此时的阻值为 (用字母表示)。

(3)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得到压敏电阻随压力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除观察到电阻R x 的阻值随压力F 的增大而均匀减小外,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定值电阻R 0的阻值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__。

A .1 ΩB .5 ΩC .10 ΩD .20 Ω 【答案】(1)A 1;A 2 (2)211/I r I (3)压力增大到一定的大小时,阻值可以降为零(4)B【考点】实验“探究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解析】(1)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甲电压相同,所以甲为 A1 ,乙为A2。

(2)由电阻定律得211/I r I 。

(3)由图知压力增大到一定的大小时,阻值可以降为零。

(4)为使乙电流表不超量程,且读数不能太小,所以选B 。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仪器的选择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24.(14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2AB BC =,AB 段和BC 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4/v m s =、28/v m s=,则:(1)物体经B 点时的瞬时速度B v 为多大? (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2m/s 2,试求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时间。

【答案】(1)7.2m/s (2)4s 【考点】考察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1)由题意得:0v v A = atv v B 40+=atv v C 50+==AB v at v 20+ =BC v at v 5.40+解得: 6.1=at8.00=v 2.7=B v(2) 由运动学公式得atv v C+=0 解得: t=4s【点拨】分析物体运动,熟练应用运动学公式。

25.(18分)平行板电容器AB 两极板之间电压为U ,间距为d 。

下极板与一个直径为L 的半圆形金属通道相连,金属通道有两个同心的半圆形金属片CD组成,圆心贴在'O处,两个金属片彼此靠近又不接触,中间存在径向电场,即电场大小相等,方向都指向'O。

半圆形通道与下极板接触点有小孔相连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