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大学教育无用”论
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来严峻,也正是在这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很多大学生从事着一些很低级的工作,从事着一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以从事的工作,甚至有研究生去应聘“卖猪肉”的职位。
同样也有一些大学生参加工作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还没有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做得好。
(大学扩招,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就社会上出现的这种情况下,有很多人都发表感叹,现在上大学已经没什么用,只是在大学里混个文凭,压根没有学到真才实学,大学文凭的含金量越来越低,大学教育越来越不实用。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不这样认为。
我认为大学教育还是很实用。
在大学里,大学教育锻炼人的思维能力。
对于一些现象:在某些工作岗位上,大学生没有其他那些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熟练。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经验不够。
中国有句古话叫“熟能生巧”,事情做多了,自然就熟练了。
如果仅仅凭这种表面现象来认为大学教育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实在是太片面了。
大学教育要求大学生全面、自主的学习。
在大学生的学习中,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自主学习,我们大学生不能完完全全肯定:自己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都会有用。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学习其他知识时,我们都会认真弄懂,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学那些知识干嘛呢?在学习其他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能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大学教育能培养人的交际能力。
大学里,来自各个地方的同学住在一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
大学里,自由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多,大家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当然出现的问题无疑多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毕竟要长时间的相处,那就要求我们学会如何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这有无疑要求大学生思考的更多。
学会如何适应别人,如何理解别人,如何和别人融洽相处。
所以,我们大学教育的模式能锻炼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大学教育锻炼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口才,胆量。
在大学的课堂上,老师通常会要求同学们分好小组,然后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大学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作为大学生,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上,基本上每个大学老师都会给学生在讲台上讲话的机会,这样,大学生们就锻炼了自己的口才、胆量。
综上所述,大学教育是很有使用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