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工作建议
1、涉农资金难以整合。
目前,农牧、林业、水务、交通、发改、扶贫、畜牧、民政、卫生、环保等很多部门每年都要从各自职能和业务角度安排专项涉农资金和项目支持“三农”工作。
可是,由于各投资主体间互不隶属,投资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且各县区涉农项目缺乏统一管理,导致在项目建设中各部门都以本部门为主开展单个项目建设,各有各的验收标准,使有限的资金很难形成合力,时常出现重复建设、反复投资的现象。
建议在顶层设计时加强对涉农项目的整合利用。
2、低保条件界定困难。
在低保提标扩面后,很多村民都希望能享受到低保,但由于低保享受面积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导致不能做到应保尽保,造成了同一标准下,有的村民能享受到低保,有的村民享受不到,加剧了低保边缘户的矛盾。
同时,由于低保面积持续扩大,导致部分低保户失去进取信心。
建议在今后工作中继续保持低保标准和享受面积不变,已享受低保政策的贫困农户在脱贫后名额取消并不再补充低保户,将结余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建设中。
3、村级集体经济薄弱。
农村集体经济薄弱,集体想要有所作为困难重重。
建议注重培育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通过流转、出让、参股等方式盘活村级集体土地;出台合理政策,鼓励村级组织开展有偿服务,在有效服务各类发展项目中收取合
理服务费,也可通过财税留取、政策扶持等壮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村集体自我发展能力。
4、农村公共资源缺失。
由于资源、人力不断向城市集中,导致医务人员、教师、学生全部涌向城市,农村教育卫生资源流失严重。
建议向农村倾斜教育、卫生等资源,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人员待遇。
5、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目前,我市部分乡、村已经发展了一定的产业,如**的杂粮、**的枸杞等,但很多特色产业上下游产业配套不够健全,导致产业潜力和优势不够明显,抵御风险能力不足。
建议加强对特色产业扶持力度,强化特色产业上下游产业发展支持力度。
6、群众文化生活单调。
尽管很多乡村都建立了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但相对而言,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还是比较单调,导致部分农民在农闲时节无所事事,或参与赌博、或宣传迷信,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建议加强农村黄、赌、毒及迷信活动查处力度,同时,加大投入,经常性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用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不断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7.村干部应实行专职化管理。
由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快,村干部担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既要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又要管理教育农民、传承农村文化,还要完成大量的业务工作,而村干部报酬少、待遇低,影响工作积极性,加之一部分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已不适应工作。
建议实行村干部专职化,和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干部同样对待和管理。
8、乡镇干部人数太多。
自国家实行“三支一扶”、“进村进社区”、“大学生村官”等政策以来,乡镇干部剧增,一些城郊乡镇干部人数超过210人,平均也近120人,出现了学非所用、人浮于事的现象,造成人才浪费的问题,不利于工作和个人成长,甚至有些乡镇办公、住宿等条件也难以满足需求,办公经费严重不足,负担较重。
而县级以上的国家机关人员编制普遍紧缺,建议研究解决乡镇干部多而国家机关干部不足这一问题。
同时也可直接确定为村干部,推进村干部公职化,壮大村干部队伍,把人才真正充实到农村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