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的结构和功能,听觉的形成过程
耳的结构和功能
耳朵的主要结构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我们通常讲的"耳朵",其实只是耳廓这一部分,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外耳道是声音传递的通道,长约,内部中空弯曲,靠耳廓的1/3为软骨构成,内部的2/3则由骨质构成,表面有皮肤覆盖。
中耳:中耳由鼓室、鼓窦、乳突和咽鼓管组成。
①耳道最深处有封闭的薄膜叫鼓膜,它是外耳与中耳的分隔,也是鼓室的外壁.鼓室是一个空腔,内含人体中最小的骨头--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三块听小骨组合成听骨链,一端连接鼓膜,另一端连接到内耳的听觉组织.声波在耳道中传递时先振动鼓膜,然后鼓膜再通过听骨链将振动传递至内耳。
②鼓窦是位于鼓室后上方的空腔,其解剖位置非常特殊:前方与鼓室相邻,后下方与乳突相邻,周围又有许多重要部位,因此经常通过这里进行耳科手术。
③乳突位于耳后,耳垂后方的突起是它的顶端.乳突内有薄骨板分隔成蜂窝状,称为乳突气房,可使内耳不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
④咽鼓管连接鼻咽部和中耳,它可以调节中耳与外界气压的平衡,使中耳与外界环境的气压保持一致。
内耳:内耳结构复杂,所以又称为"迷路",由前部的耳蜗、中部的前庭和后部的半规管组成。
声波的振动传到内耳,鼓膜的振动经过听骨链的传递可变成前庭窗的振动,引起内耳耳蜗淋巴液的移动,使听觉毛细胞产生兴奋,形成听觉.耳蜗负责处理声音讯号。
听觉的形成过程
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外界环境中的声音并非都是和谐悦耳的。
那些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叫做噪声。
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听觉会受到影响,并容易患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疾病。
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鼓膜会破裂出血,使人失去听觉。
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减少和消除嗓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