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全最新)小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最全最新)小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502012高中化学小高考考前最简精华版版知识点纲要——修订版必修1、必修2.、选修1基础知识点纲要;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纲要——必修1;1.常见的有机物有: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2.常见的混合物有煤,石油,漂白粉,硬铝、黄铜、;4.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等,其在水溶液中能;6.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时氧化还原反;氧化还原反应;7.升失氧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9.摩尔质量的单位g/m必修1、必修2.、选修1基础知识点纲要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纲要——必修11.常见的有机物有: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等。

2.常见的混合物有煤,石油,漂白粉,硬铝、黄铜、钢等合金,氯水,氨水等溶液,胶体。

3.液氯、液氨、冰醋酸属于纯净物。

4.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等,其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5.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丁达尔效应6.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时氧化还原反应。

一般而言,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单质的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7.升失氧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是还原剂 8.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9.摩尔质量的单位g/mol或g.mol-1 10. 22.4mol/L的使用条件:①标准状况下(0℃ 101KPa);②气体。

注: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

11. n =12. c(浓溶液)·V(浓溶液) = c(稀溶液)·V(稀溶液) 1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必需的仪器:XX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14.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主要仪器:漏斗。

15.蒸馏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如: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冷凝水“下进上出”。

16.萃取可用于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萃取剂不能溶于水,如四氯化碳,不可使用酒精。

17.分液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如: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植物油和水。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使用时注意“上倒下放”。

18.蒸发的主要仪器:蒸发皿。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停止加热。

19.氢氟酸应存放在塑料瓶中,不能存放在玻璃瓶中。

20.氢氧化钠溶液在存放时不能使用玻璃塞。

21.金属钠、钾存放在煤油中 22.氯水存放在棕色瓶中 23.托盘天平精确到0.1g,量筒精确到0.1mL。

24.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

25.点燃可燃气体前要验纯。

26.酒精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盖灭,钠、钾着火用细沙盖灭 27 28.钠是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29.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供氧剂。

30.碳31.除杂23332.除杂NaHCO3(Na2CO3)方法:通CO2 33.铝在空气中却能稳定存在是因为铝表面覆盖有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不被腐蚀。

34.既能与HCl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的物质有:Al、Al2O3、Al(OH)3、NaHCO3 35.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36. Al(OH)3的制备: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 37. Al(OH)3不能溶于氨水中。

38.除杂Fe2O3(Al2O 3)试剂:NaOH 39. Fe2O3 红棕色固体 Fe(OH)3 红褐色沉淀 40. Fe(OH)2为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成红褐色Fe(OH)3沉淀 41.除杂FeCl2(FeCl 3)方法:加铁粉 42.除杂FeCl3(FeCl2)方法:通氯气或加氯水 43.单质硅是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硅芯片、太阳能电池板等 44.氯气: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大于空气,有毒 45. Fe在Cl2中燃烧只能生成FeCl3,不能生成FeCl2 46.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HCl和次氯酸HClO 47.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漂白。

48.氯气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且红色不可恢复。

49.多余的氯气用NaOH溶液吸收 50.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 5 1.二氧化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有毒 52. SO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红色可以恢复 53.浓硫酸作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N H3) 54.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能生产氢气 55. NO为无色气体,极易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 56. 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有毒,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57. NH3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形成氨水 58.氨气的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59.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60.硝酸不能与金属生成氢气 61.不能一步实现的转化有:Al2O3→Al(OH)3、Fe2O3→Fe(OH)3、SiO2→H2SiO3、S→SO3 62.电离方程式如H2SO4= 2H++SO4 2- 、Ba(OH)2 =Ba2+ +2OH- 、Na2CO3 = 2Na++ CO32- 63.在离子反应中可以拆开的物质:强酸(HCl、H2SO4、HNO3)、强碱[KOH、NaOH、Ba(OH)2、Ca(OH) 2]、可溶性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除AgCl外的氯化物,除BaSO4外的硫酸盐。

64.离子方程式典型错误:1) 电荷、原子不守恒,如:Fe+Fe3+=2Fe2+、 2) 拆分错误,-如: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不能写成:CO32+2H+ = CO2↑+H2O,应写成:CaCO3+2H+ =Ca2++ CO2↑+H2O3) 化学原理错误,如:Fe和HCl反应不能写成2Fe+6H+=2Fe3++3H2↑,应写成Fe+2H+=Fe2++ H2↑;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不能写成H++OH-+SO42-+Ba2+=BaSO4↓+H2O,应写成2H++2OH-+SO42-+Ba2+ =BaSO4↓+2H2O65.不能与H+共存的离子有:OH-、CO32-、HCO3- 66.不能与OH-共存的离子有:除K+、Na+、Ba2+、Ca2+以外的所有阳离子、HCO3- 67.不能与CO32 -共存的离子有:除K+、Na+、NH4+以外的所有阳离子 68. Cl-不能与Ag+共存69. SO42-不能与Ba2+共存 70.有色离子有:Cu2+(蓝色)、Fe3+(黄色)、Fe2+(浅绿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纲要——必修21.符号,其中:质量数=A 、质子数=Z、中子数=A-Z 电子数=Z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如:其中:质量数=14,质子数=6,中子数=14-6=8 电子数=62.元素周期表的横行称为周期,共有7个周期,1~3周期为短周期共有18种元素。

元素周期表的纵行称为族,共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和1个Ⅷ族。

主族的表示方法: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34.元素金属性越强,越容易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其氢氧化物碱性越强。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越容易与H2反应生成氢化物,其氢化物越稳定,其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

5.周期表中,左下方元素,原子半径大,元素金属性最强。

6.周期表中,右上方元素,原子半径小,元素非金属性最强7.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最小的是H;最活泼的金属是N a,最活泼的非金属是F,最强的碱是NaOH,最强的含氧酸是HClO4,最稳定的氢化物是HF。

8. O元素和F元素没有正价9.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10.判断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方法:离子键存在于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阴离子之间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11.离子化合物:含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离子(NH4+)的化合物。

如:NaCl、CaCl2、NaOH等。

共价化合物: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除铵盐)。

如:H2O、CO2、H2SO4等。

12.电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如:丁烷(C4H10)有正丁烷(CH313.(CH3CH3CH2CH2、异丁烷CH3)CH3)两种同分异构体;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

14.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15.断键吸收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

16.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17.常见的放热反应有:金属与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大部分的化合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钠与水反应,铝与氧化铁反应等 18.常见的吸热反应有: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碳酸钙受热分解、大部分的分解反应 19.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其中活泼金属做负极。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负极到正极。

20.原电池工作原理:Cu-Zn原电池:-+负极(Zn片):Zn-2e=Zn2(Zn片溶解)(氧化反应)+-正极(Cu片):2H+2e=H2↑(Cu片有气泡产生)(还原反应)电子流动方向:从Zn片沿导线流向Cu片电流方向:从Cu到Zn2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有温度(温度越高,速率越大)、反应物的浓度(一般浓度越大,速率越大)、固体表面积(粉状比块状速率大)、催化剂等。

22. H2O2分解的催化剂有MnO2和FeCl3。

23.对于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

24.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①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0;②各物质的量保持恒定;③达到了该条件下该反应所能进行的最大限度;④此时,所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

2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26.石油分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27.工业中的乙烯来自于石油的裂解,苯来自于煤的干馏。

28.甲烷的结构式为HHH29.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30.苯的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31.乙醇的官能团为羟基(—OH) 32.乙酸的官能团为羧基(—COOH) 33.甲烷、乙烯常温下为气体 34.苯、乙醇、乙酸常温下为液体,其中苯不能溶于水,乙醇、乙酸易溶于水。

35.甲烷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36.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可以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37.乙烯可以做催熟剂 38.苯易发生取代反应,可以发生加成,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39.乙醇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易被氧化(高锰酸钾或O2),能与Na反应生成H2 40.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有:纤维素(棉花、麻)、淀粉、蛋白质(羊毛、蚕丝)、聚乙烯 41.乙酸具有酸性,能与乙醇生成乙酸乙酯(取代反应) 42.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A+B→C+D加成反应 A+B→C氧化反应:反应物中有O2、高锰酸钾等物质加聚反应:nA → B43.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CO2,会引起酸雨的气体SO2和NO2 44.金属冶炼的方法: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电解熔融物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常见的还原剂有:H2、CO、C、Al45.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