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裁判员培训教程
5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比赛项目
个人赛:百米定向、中距离赛、短距离赛
接力赛 团队赛
6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短距离赛:主要特点是高速度。 路线设计要点:由于在短距离赛中可以允许观众在比赛区
域中活动,路线设计应考虑到着这一点,所有检查点的设计
同样要考虑到这个因素。
地图:ISSOM,地图比例尺应为1:4000或1:5000。
以不同,但必须介于30-60分钟之内。
9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团队赛:主要特点是团队竞争。项目的要求主要在技术方
面,类似于中距离赛。如长度、路线选择。
路线设计要点:基本与中距离赛事相同。
地图:地图比例尺应为1:15000或1:10000。
完成时间:完成时间(完成比赛的总时间)介于30-60分
钟之内。
10
23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检查点设置和器材
定义检查点位置的特征应明显不同于周围的地形,并
标示在地图上。 检查点应设置在运动员能用与地图比例尺一致的精度,
地图上检查点附近的细节定位的位置。
检查点应设置在运动员打卡时不会让正在附近寻找该 点的其它运动员获利的位置。
地图上的检查点应在实地明确标示,并配备能证明运
18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参赛者违反这一规则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禁 止 通 过 不 能 通 行 的 陡 崖 ! 禁 止 通 过 不 能 通 行 的 水 体 !
19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禁 止 通 过 不 能 通 行 的 墙 ! 禁 止 穿 过 或 越 过 房 屋 ! 禁 止 通 过 不 能 通 行 栅 栏 或 栏 杆 !
路线以便测试运动员具备的定向技能。比赛结果必须反映 一个运动员的定向能力和身体素质。 路线设计的黄金规则 定向运动在奔跑中导航的独特性 ; 确保比赛公平性; 体现定向比赛的趣味性; 体现环境及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体现媒体和观众的需要。
27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犯规与处罚
下列情况应给予通报批评或警告: (一)擅自出入控制区、出发区; (二)携带移动电话、对讲机、电脑或其它通讯设备进入控制 区; (三)携带涉及赛场的旧版地图进入控制区; (四)在起点区或终点区不听从裁判员指挥; (五)在出发区影响他人准备比赛; (六)整个代表队完成比赛,离开终点区前未到竞赛中心签到; (七)携带分图用笔进入赛场; (八)第一次出发犯规; (九)有违反环保指南的行为。
15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路线
应遵守《莱比尼茨宣言》、《路线设计原则》和《项 目规格》的要求。 路线的标准应与比赛级别和组别的要求一致,应检验 参赛者的定向技能、集中和奔跑能力。所有路线应涵盖各
种定向技术。
总爬高量应按最短的有效路线的爬高给出,单位为米。
16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路线长度由从起点开始经过各个检查点到达终点的直 线长度决定,如有不能通行的障碍(如高栅栏、湖泊、不
•
• •
12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比赛区域在赛前没有被用作其它A类或B类比赛场地的时
间应尽可能长。如比赛区域在2年内曾被用作A类或B类比赛场
地,应在赛事补充通知中提供最近的旧版定向地图的信息。 比赛区域确定后,应尽快在补充通知中宣告该区域成为
禁区。如不能确保成为禁区,应尽早在补充通知上公布比赛
场地的位置。 不得以任何理由进入禁区。如有特殊情况需进入禁区,
28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下列情况中如果运动员获利,取消比赛资格,否则给予警告: (一)没有将号码布清晰佩戴在胸前和后背显著位置; (二)没有按原样佩戴号码布; (三)在比赛中接受他人帮助; (四)在比赛中为他人提供帮助; (五)在比赛中使用通讯工具; (六)在离开出发线之前从地图箱取得地图; (七)在比赛中使用非组织方提供的地图;
路线设计要点:接力赛队伍之间的激烈竞争为观众所喜爱,
一棒接一棒,最早的冲刺队伍将是优胜队。集体出发的赛制需 要在路线设计中将运动员各自分开 。
地图:地图比例尺应为1:15000或1:10000。 完成时间:完成时间(完成比赛的总时间)女子在120分钟
左右,男子在135分钟左右。在总时间内,不同棒次的时间可
终点一样看到比赛过程。出发区应在竞赛范围内,路线设计应 使运动员在比赛中保证在比赛区域内进行。
地图:地图比例尺应为1:10000。地形图描绘为1:15000
的比例尺然后按制图标准严格的放大。
完成时间:在30-35分钟之间。
8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接力赛:主要特点是团队竞争。项目的要求主要在技术方面,
类似于中距离赛。如长度、路线选择。
17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限制通行区和路线
禁区或危险区,禁止通行的路线,禁止穿越的线状特 征等都应标示在地图上,如有必要,也应在实地中标出。 运动员禁止进入、穿越这些区域、路线或特征,或沿这些 区域、路线或特征行进。
在地图上表示为不能通行的特征禁止通行。
必经路线、通过点和通道都应清晰标示在地图和实地 中,参赛者应通过路线上所有被标记部分的全程。
14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地图印制后,如有可能影响比赛的地图错误或比赛场地变 化,须用叠印符号说明,并同时在领队、教练员和裁判长联席 会议上说明。 地图应防水耐用。 最近的旧版定向地图应在比赛前一天展示给所有运动员。 签到后,未经组织方许可,运动员和代表队官员不得使用 比赛区域的任何地图。 赛事中重复或部分重复使用的赛场,组织方应在补充通知 中说明。如在第一次使用时该赛场地图没有全部收回,组织方 至少应在该赛场第二次使用的前一天公开展示该赛场的地图, 并说明原因。
赛 事 日 期 地 点
赛 赛 事 事 经 名 费 称 预 目 算 的
各 机 构 工 作 方 案
4
定向运动赛事组织与管理
组织委员会 办公室
仲裁委员会
秘书处
竞赛处
后勤保障处
秘 书 组
新 闻 宣 传 组
奖 品 组
竞 赛 组
裁 判 组
场 地 器 材 组
生 活 接 待 组
交 通 组
财 务 组
医 疗 救 护 组
22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组别
路线长度
爬高量
3.(44),小洼地, 深的,3x5米,西 侧
A 检 查 点 编 号
B 检 查 点 代 号
C 哪 个 地 物
D 检 查 点 地
E 地 物 进 一 步 情 况
F 地 物 的 尺 寸
G 点 标 位 置
H 其 它 重 要 情 况
5.(54)东面的林间空地, 丛生的,9x6米,西北 部,饮料站
比赛区域应适合设计竞技性定向比赛路线,应符合 《项目规格》的要求。在选择起点区、赛场和终点区以及 设计路线时应考虑《莱比尼茨宣言》的目标。
11
莱比尼茨宣言
• • • • • • • • • 我们,所有出席2000年8月4日澳地利莱比尼茨第20届国际定联代表大会的成员, 在此共同宣告: 进一步在更多的地区和人群中推广定向运动对提升定向运动的形象,使定向运动 进入奥林匹克运动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主要策略如下: 一、为运动员、政府官员、媒体、观众、赞助商和合作伙伴组织具有吸引力和激 动人心的高质量赛事。 使国际定联赛事对电视和互联网富有吸引力。 我们的目标是: 一、靠近有人的区域组织赛事以增加定向运动的可见性; 二、更加注重器材的设计和质量以使竞赛中心更具吸引力; 三、将起点和终点都放在竞赛中心以增加竞赛中心的气氛和激动人心的场面; 四、确保赛事能为制作刺激的体育节目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以增加电视及其他媒 体的覆盖率; 五、改进媒体服务以更好地适应媒体代表的需要(包括:通讯和交通工具、在起 点、终点和森林中报到运动员的权力,适时的信息反馈,食物和饮料等) 六、进一步关注增进赞助商、合作伙伴与国际定联赛事的联系。 我们,所有国际定联的成员,要求未来的国际定联赛事组织者必须考虑以上策略 和目标。
20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禁 止 通 过 禁 止 穿 越 的 边 界 !
区诸 禁 等如 区 禁私 禁 止宅 止 进区 通 入, 行 的花 区坛 域和 铁 路
禁 止 进 入 危 险 区
依据ISSOM2007
( )
21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检查点说明
应用检查点说明详细描述检查点在实地中的准确位置。 检查点说明应以符号的形式表示,并与《国际检查点说 明》的规定一致。 检查点说明应按各运动员路线的正确顺序粘贴或打印在 比赛地图正面。 总检查点说明可以在领队、教练员和裁判长联席会议之 前发给各运动队。 在间隔出发的比赛中,应在待发区向运动员提供单独的 检查点说明。 在儿童组比赛中,应同时提供文字说明。
(八)在比赛中跟跑; (九)在比赛中进行语言交流。
29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下列情况,取消竞赛资格: (一)没有按规定着装;
(二)拒绝按组织方的要求携带其它必要的装备;
(三)没有佩戴号码布; (四)号码布与秩序册不一致; (五)拿错地图; (六)在赛场中或返回终点时号码布、地图和检查卡不全; (七)第二次出发犯规; (八)被警告后仍接受他人帮助;
30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九)被警告后仍为他人提供帮助;
(十)被警告后仍使用通讯工具;
(十一)被警告后仍带分图用笔进入赛场; (十二)被警告后仍跟跑;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场地
竞赛场地的要求:一、地形起伏不大,丰富多样。一条 路线的总爬高量通常不超过最短有效路线长度的4%。二、 植被覆盖率高。通视性好易于发现检查点,缺少技术含量。 运动员间接获利。三、可通行性好。路线选择多样。 终点区是以观赏检查点、最后一个检查点、最后一个 检查点到终点的必经路线及终点为核心的综合区。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陈云富
1
定向运动赛事组织与管理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